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日立分析:在轻量化的道路上保证材料质量

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和激烈的竞争正在导致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快速变化。当汽车每减轻100公斤重量时,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每100公里减少8.5克,因此减少汽车重量仍然是当务之急。制造商正在努力从每滴燃油中获取更多收益,而对于EV(电动汽车)而言,则只需一次充电即可获得更多收益。图片来源于网络 归根结底,答案是通过在整辆车上使用更轻的部件来减轻重量,而不管您使用的是哪种动力技术,使用更轻的材料替代钢材的作用最大。然而,轻量化之路带来了关键的材料分析和质量控制挑战。 材料分析有四种关键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光发射光谱(OES),热分析(TA)和X射线荧光(XRF)。OES,XRF和LIBS都非常通用,特别是在识别金属时。另一方面,TA研究材料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在这里,我们考虑技术如何使行业确保材料满足质量要求。变革背后的推动力 汽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环境。当前旨在减少排放的立法正在推动汽车零部件材料的创新,并且,随着全......阅读全文

日立分析:在轻量化的道路上保证材料质量

  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和激烈的竞争正在导致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快速变化。当汽车每减轻100公斤重量时,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每100公里减少8.5克,因此减少汽车重量仍然是当务之急。制造商正在努力从每滴燃油中获取更多收益,而对于EV(电动汽车)而言,则只需一次充电即可获得更多收益。图片来源于网络  归根结底,答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轻量化材料介绍

1、采用铝型材箱体特斯拉Model S为首款深入人心的纯电动汽车,作为特斯拉的第一款车型,整包重量近900kg。其电池包箱体为铝质,重量约125kg。通过铝型材的设计(框架是型材的),电池箱体内部可整体的摆放电池模组。图12 特斯拉model S的电池箱体独爱铝材的蔚来ES8的电池包箱体自然也是采用

塑料不再是汽车轻量化最佳替代材料

  日前消息,杜邦公司和WardsAuto公司联合进行的第四次汽车业内人士年度调查,结果是,汽车业正在减重方面取得进展,但塑料和复合材料不再被列为最佳替代材料。  该调查显示,有49%的受访者把减重视为提高燃油效率的首要重点。该调查由Penton市场调研公司受委托进行,并在特拉弗斯城召开的汽车研究中

汽车轻量化材料迎接新挑战 新型材料不断涌现

  据美国化学工业学会的资料显示,目前汽车塑料零部件的重量总和还不及汽车总重量的1/10,因此,可以扩展应用的空间还非常广阔。复合材料唯一的缺点就是阻燃性差,但加入阻燃材料后能得到改善。近年来,为了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各车企纷纷研发并上马采用了轻量化设计的车型。宝马将于今年秋季量产BMWi3纯电动汽车

改性塑料价格让汽车轻量化不知如何

  改性塑料在汽车轻量化上发挥大作用,通过轻量化,能够减少车身重量,进而达到减少油耗。但同时,优质改性塑料居高不下的价格,让轻量化的成本无疑增加许多,本土自主品牌在销量与研发资金上的短板,更使得改性塑料在汽车应用上让车企对其又爱又恨。   改性塑料在汽车轻量化上发挥大作用   面对日益严格的汽车油耗

用轻量化复合材料制造汽车零部件成为主流

  近日,由通广传媒举办的2012年汽车塑化会议在北京长城华冠汽车设计公司成功举行,轻量化是汽车的研发方向,也是本届会议的宗旨。汽车的自重每减少10%,燃油消耗量就降低6%-8%,估计到2013年我国乘用车塑料零

汽车轻量化开启碳纤维应用“蓝海”

  今年初,我国首台配备碳纤维全复合材料车厢的自卸车下线,该车长8.6米,载重50吨,自重4.8吨,比金属厢体减重29%,这是复合材料在国内重卡车厢中首次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开启碳纤维应用的“蓝海”。   汽车轻量化成趋势   汽车轻量化,是指在保

光学轻量化新材料研究迫在眉睫

  “必须高度重视光学轻量化新材料的研究发展,包括主反射镜材料、光学支承结构材料、超轻反射镜镜面材料、光学面形修正的能动器件材料等。”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教授方敬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了解,轻量化光学或光学系统轻量化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材料,推进光学系统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必将更

东北大学:汽车轻量化钢材研发取得新突破

  日前,由东北大学教授许云波团队研发的高强塑积汽车钢在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连退生产线成功下线,力学性能全部达到指标并获得用户订单,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在以“较低冷却速率和一步过时效处理”为特征的传统连续退火生产线上成功研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第三代汽车钢。  近年来,全球各大钢铁企业纷纷加大了第三代汽车钢

潘复生: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轻量化是途径

中新网重庆7月23日电 (梁钦卿)“碳中和、碳达峰需要在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两个方面探索。轻量化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现实途径;新型电池的发展与突破对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协主席、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23日说。作为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系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