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欧美多项空间计划或被迫延期

技术人员组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图片来源:Chris Gunn/NASA 世界上最昂贵的望远镜如今成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的最新受害者。美国宇航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原定于2021年3月发射,但病毒暴发导致该项目及其他项目推迟,包括将宇航员送回月球,以及今年7月对火星的一次重要任务。 据《自然》报道,上周,NASA停止了耗资88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继任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研究。后者一直在南加州进行最后的组装和测试。该州现被封锁,以防新冠病毒传播。NASA在3月20日的一份声明中说:“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工程师一直在努力完成韦伯太空望远镜,这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太空望远镜。发射后,它将展开并露出其6.5米长的主镜,观测遥远的行星和星系,以提供有关早期和现代宇宙的线索。 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进行最后一轮测试——震动整个望远镜,以重现它在搭乘火箭飞向太空时承受的压力。在NASA因......阅读全文

国家航天局局长:我国空间探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瞭望》新闻周刊从国防科工委获悉,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实施。 目前,一期“绕”月探测工程的首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已通过评审出厂,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发射,卫星预期在轨运行一年;二期“落”月探测也已通过论证。 以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中国空间探测活动已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成果综述

空间探测里程碑   “尽管双星计划数据采集早就结束了,但这些数据今天依然进行在空间科学研究,以及与其他探测数据配合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史建魁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为发展我国空间探测,1997年初,中科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获国际宇航科学院杰出团队成就奖

  9月26日,在第58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开幕前夕,在国际宇航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IAA)举行的年度奖励晚会上,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联合团队获得了2010年度的杰出团队成就奖(The Laurels

2012至2014年太阳进活动峰年 太阳风暴将袭地球

  近二十年来,科学家们逐渐证明了空间天气变化和地球电磁灾害之间的联系。他们频繁警示,如果不采取行动,包括太阳风暴在内的各种空间天气事件,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严重的空间天气灾害本身是一种低概率的事件,它对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比如北美与欧洲)影响更加显著。但随着社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

中加空间环境地基探测合作研讨论会在京举行

  5月5日至7日,中国和加拿大空间环境地基探测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中心等单位的中方专家代表,以及来自阿尔伯塔大学(

中科院空间引力波探测:亦步亦趋?独树一帜!

  “如果把引力波探测看作交响曲的话,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成果,是一段美妙的序曲。它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天文学随之诞生。但是,弹奏引力波主乐章的地点,还应该在空间。”16日,在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媒体见面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胡文瑞勾勒出了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

《科学新闻》:“中国哈勃”迟发内幕

  中国需要有一个如同NASA或欧洲空间局那样的独立机构,直接负责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   “作为科学家,我感觉到一种耻辱,新华社早已向全世界公布了中国2010年的发射计划,如今各国学者都在关注,我们却发射不了!”说话人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李惕碚,他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坚守空间科学的国家使命

  “空间科学卫星计划”是中科院牵头实施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第一批启动的项目之一。负责该计划的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再次站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大路口,义不容辞地扛起了发展我国空间科学的大旗,成为在我国牵头实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核心科研机构。 空间中心怀柔新园区   从“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到国家重

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会议聚焦“天琴计划”

   引力波作为探测宇宙的全新手段,将为人类描绘一幅前所未见的宇宙图景。9月26日至27日,以“天琴计划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学术讨论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我国自主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科学目标、关键载荷及卫星平台技术、关键技术在轨验证与地面模拟等中心议题

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会议聚焦“天琴计划”

  引力波作为探测宇宙的全新手段,将为人类描绘一幅前所未见的宇宙图景。9月26日至27日,以“天琴计划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学术讨论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我国自主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科学目标、关键载荷及卫星平台技术、关键技术在轨验证与地面模拟等中心议题进

引力波探测者:LIGO与天琴计划不矛盾

  近日,LIGO“引力波”项目证实了物理学界的百年猜想,在引起科学家们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公众对于这项研究的兴趣。昨天下午,一场约2000人互动的引力波讨论在“科学来帮忙”的8个微信群同步展开,这场讨论邀请了分别来自美国加州的陈雁北和德国的胡一鸣两位“引力波”项目参与者,和媒体、科学爱好者进行了一

“空间信息网络”重大研究计划2014指南发布

关于发布“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4〕12号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工作安排,现公布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请依托单位及申请人按要求提出项目申请。   国家自然科

想在空间探测引力波?中科院发起“太极计划”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 中国科学院16日举行“空间引力波探测与研究”媒体见面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科学院从2008年开始发起“太极计划”。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在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就提出了引力波存在预言。百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为寻找和发现引力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建造了多种实验装置。20

双星璀璨,振兴梦圆——悼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

  我国空间科学卫星探测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振兴先生3月23日逝世。悼念活动昨天在北京举行,原计划去北京参加,因故未能成行;今天是头七,特以此文悼念。  刘先生是我国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但我出国前主要从事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很少知道空间物理界的前辈学者。到美国后因为申请了 JHU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宇宙研究重要平台

  空间天文学家在北京说,中国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将为空间天文提供重要平台,进行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天体物理研究,认识宇宙基本规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张双南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期间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计划于2014年发射的空间实验室“天

国家航天局局长:我国空间探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空间探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孙来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开展空间探测活动坚持六条原则。这六条原则是:坚持崇尚科学勇于探索创新,与人类不断增长的探索需求相统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与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相结合;坚持“大航天”的观点,与各类航天活动的开展相统筹;坚持大科学大系

国际遥感领域最高规格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

  由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IEEE GRSS)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复旦大学协办的第36届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简称IGARSS 2016)在北京国家会

2008年十大绿色科技:从绿色水泥到太阳能岛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3日消息,美国《连线》杂志日前评选出2008年人类在“绿色科技”领域取得十项重大突破,绿色水泥、 低成本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岛等入选,以下就是这十项重大绿色科技进展:     1、清洁环保的绿色水泥   清洁环保的绿色水泥   卡莱拉公司

科学家提出探索太空的未来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引力波探测“空间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应邀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徐淑岩团队以及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同事联合在《自然》(Nature 562,185-187,2018)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Explore space using swarms of

引力波探测征途上,中国在争夺这些“第一”

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荣耀桂冠,已经被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摘取。16日凌晨LIGO公布的新发现,也打消了那些关于引力波事件会否成为“孤证”的担忧。 大洋彼岸的新消息,也给中国科学研究者带来信心。“这更确证引力波的存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岳良告诉科技

开普勒望远镜进入紧急模式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 图片来源:NASA   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日前出人意料地进入了紧急操作模式,这也给万众期待的系外行星搜索工作能够顺利开局画上了问号。工程师们如今正在努力尝试让探测器恢复正常工作。  该项目负责人Charlie Sobeck于4月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莫菲特场N

空间科学舞台上的中国“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带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奔向太空。那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也是中国科学院在空间科技领域初显身手。  2000年前后,中科院的科学家们提出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国航天事业的宏图上,增加了科学的颜色。  此后,中国航天经历了空间科学

印度公布宇宙探测计划:2015年把载人飞船送往火星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日前公布的宇宙探测计划时间表显示,印度计划2013年把首位本国宇航员送上太空,2015年把载人飞船送往火星。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计划从2012年至2015年展开一系列太空探测项目。根据时间表,印度计划于2012年前实施“月球2号”项目,把一个探月机器人送上月球表面采样;2013年,首

中国科学家:继续争夺引力波的“首次”

  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16日宣布,继2015年底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后再次有所获,科学家称全新的引力波天文学时代由此开启。  “LIGO的发现更确证引力波的存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岳良在受访时说,但这不会对中国科学家的既定计划造成影响,因为“空间探测和地面探测的科

投资将10亿元!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立项启动

  “天琴计划”实施进入新阶段。30日,广东省首个自主提出、自主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立项暨可研报告编制正式启动。该设施是“天琴计划”的一部分,落户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投资将超过10亿元。  据介绍,“天琴计划”是中山大学发起的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实验本身将由3颗全同卫

科研工作没有假期 这个春节 高校的科研脚步未曾停歇

  春节,这个国人最注重的传统习俗,对大部分人来说意味着休闲放松,意味着开心过年。  然而,对高校中的部分科研人员来说,春节是他们无数个科研日中的一段平常时光。中国引力波探测工程、胆碱能神经元纤维研究、球状星团中年轻的恒星如何形成……这些科研工作没有假期。  在万家灯火、家人团聚的节日,有许多科学家

天琴计划”牵头国内引力波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

  记者2月14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正牵头国内引力波研究,计划用20年时间,完成总投资约为150亿元的“天琴计划”。目前,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正在建设引力波研究所需的地面基础设施。已经启动山洞超静实验室和激光测距地面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技术研究已有具体进展。  据了解,引力波是加速中的质量在时空中所

美国新财年地球科学预算分析

  在美国政府建议的2011财年经费预算计划中,与地球科学相关的政府机构主要有美国能源部、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本文对美国2011财年经费预算报告中上述4个部门涉及地球科学项目的经费预算增减情况进行了分析。  在美国2011财年经费预算中,

是谁“听到”了13亿年前那声响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已经探测到引力波,我们找到它了。”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执行主任戴维·赖茨2月1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记者会上,终于说出了几个月以来人们最想听到的那句话。13亿年前两个黑洞相撞产生的“巨响”从此刻开始传遍整个地球,而LIGO这个名字,也开始响遍世界。这是美国路易斯

“天琴计划”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激光测距技术实现突破

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日前,记者从在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天琴空间科学任务研讨会上获悉,自今年6月8日以来,“天琴计划”科研团队已经多次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测量,并在国内首次得到月球上全部五个激光反射镜的回波信号。目前,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仅有五个国家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