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自身免疫药检员BhIL17A小鼠构建EAE模型的实验流程

研究表明Th17细胞以及相关的IL17、IL22 、IL23 等细胞因子参与到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发展过程中[1]。其中IL17家族细胞因子可以动员、募集及活化中性粒细胞,从而介导炎症反应的产生,并参与到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如图1)。所以针对于IL17靶点相关的抗自身免疫药物一直是研发的热点。目前IL17抗体药物已经应用在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中。而IL17抗体药物针对于多发性硬化症的研究也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图1. IL17家族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IL17、IL22、IL23等细胞因子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使用的疾病模型是通过药物诱导使小鼠产生针对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EAE),从而模拟人多发性硬化症发病症状。在小鼠EAE 模型中,其免疫系统受到MOG诱导,攻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蛋白,导......阅读全文

自身免疫药检员 B-hIL17A小鼠构建EAE模型的实验流程

  研究表明Th17细胞以及相关的IL17、IL22 、IL23 等细胞因子参与到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发展过程中[1]。其中IL17家族细胞因子可以动员、募集及活化中性粒细胞,从而介导炎症反应的产生,并参与到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如图1)。所以针对于IL17靶点相关的抗自身免疫药物一直是研发的热点。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知识分享:维真腺病毒系统产品手册

  产品说明书   本产品仅限用于研究,严禁用于疾病诊断。   本产品仅供购买方内部研究使用,未经Vigenebio公司书面许可,严禁转售。   产品有限责任担保   Vigenebio保证您收到的产品符合产品目录上的规格。本担保规定了Vigenebio更换产品的责任。Vigenebio不提

刘昌孝:认识SARS-CoV-2,抗病新药研发策略该从“何”说起

  过去100年发生的多起事件让世人密切关注未来发生传染病大流行的风险。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计有数千万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现在拥有比一个世纪前更好的干预措施,季节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预防。每年需要接种或选择接种的人所占比例较小。世界上还有抗生素可以帮助治疗细菌

exFoxp3 Th17细胞对自身免疫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是柏拉图提出的经典哲学三大问,小编每天早上起床前都要用这个问题叫醒我沉睡的灵魂。在本期带来的经典文献回顾中,请跟随本文作者一起听一听ex Foxp3 TH17细胞的深刻哲学独白吧!   一、故事背景   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由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

Immunity:OX-40调控IL-17分化机制

  T细胞共刺激因子(co-stimulatory factor)对于天然CD4 T细胞的激活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信号与TCR以及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能够引导CD4 T细胞的分化。CD4 T细胞能够分化成为多种类型,包括Th1、Th2、Th9、Th17、Tfh等等。这一过程依赖于精细的转录调控以及系

Natureasia聚焦:CRISPR/Cas研究进展Top2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其以消灭外来的质体或者噬菌体并在自身基因组中留下外来基因片段作为“记忆”。  CRISPR/Cas系统全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exFoxp3 Th17细胞对自身免疫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一)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是柏拉图提出的经典哲学三大问,小编每天早上起床前都要用这个问题叫醒我沉睡的灵魂。在本期带来的经典文献回顾中,请跟随本文作者一起听一听ex Foxp3 TH17细胞的深刻哲学独白吧!一、故事背景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由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产生干扰素17的辅

案例解析 | 抗病毒生物大分子制药治疗

  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应的病毒为SARS-CoV-2)突出了开发有效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在近期的公众号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的工作机制[1],在此,我们结合疫苗、血清、多肽和单抗的研究案例,向大家继续介绍靶向病毒的大分子治疗和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如何推动下

2018年微生物领域都有哪些惊人发现?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一个成年人的细胞数量大约是10的13次方,而与人体共生的细菌比人体细胞还要多10倍,其中肠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种不同的细菌。早在1886年,就有学者发现了大肠杆菌对消化有辅助作用。由此而展开的,对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常见肠道菌的发现和功能探索也开启了早期人类对

微核实验在染色体水平检测DN A损伤实验

实验步骤 一、材料 1. 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 2. 微核的着丝点检测 (1)从硬皮病 C R E S T 亚型的患者中取得的血清样本。 (2) F I T C 标记的兔抗人 I g G 二抗。 (3) 过氧化物酶

微核实验在染色体水平检测DN A损伤实验(二)

2 用阿糖胞苷微核实验检测人淋巴细胞 (V G 1 期 DNA 剪切修复损伤的方法在对暴露于各种遗传毒物的人 G 。期淋巴细胞的 M N 进行检测后发现,对于主要引起碱基损伤和 DNA 加合物而不是 DNA 链断裂或者纺锤体损伤的化学物质和紫外辐射而言, MN 的形成与细胞毒性相比明显程度较

江湖你我——2018年国内CRO/CDMO行业回顾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大侠,带着几代人的武侠梦,随风而逝。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武林侠客行走江湖,或为民族大义,或为国恨家仇,或为儿女情长。有人追逐武功绝学,有人追逐武林至尊,有人追逐名利双收,也有人独孤求败,退隐江湖,超然世外……一幕幕大戏在你我脑海回荡。  CR

白介素-27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27(IL-27)是IL-12家族中的一员,这个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家族还包括IL-12、IL-23和IL-35。这些细胞因子中的每一个都由一条α链(p19、p28或p35)和一条β链(p40或EBI3)组成,并通过在T细胞和/或自然杀伤细胞上高表达的受体传递信号。IL-27是由p28和E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淋巴结靶向纳米疫苗免疫机制

  3月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朱明昭课题组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Article论文:Dual-targeting nanoparticle vaccine elicits a therapeutic antibody re

肿瘤如何利用代谢途径繁荣昌盛?

  代谢异常是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肿瘤或机体代谢产物或者代谢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小编盘点了近期关于肿瘤代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大家分享。  【1】新研究揭示表观遗传和代谢如何在癌症发育中发挥作用  DOI: https://doi.org/10.1093/bfgp

【综述】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免疫治疗肥胖的新靶点?

  一、引言  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人体多个组织器官,它能识别外来病原体,在固有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1993年Hotamisligil等发现肥胖动物模型脂肪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增加,首次将肥胖与炎症相联系,直到2003年Xu

第二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贵阳举办(上)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8月16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样品制备专业委员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贵阳举行。本次大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2015学术年会同期举办,参会200余人。张玉奎院士担任会议名誉主席,关亚风研究员担任会

引发伦理争议和忧虑 基因编辑CRISPR/Cas9新技术路在何方?

正在生物体内发挥功能的CRISPR/Cas9系统  ■新视野  CRISPR/Cas9这项新技术使人们能更精准地对DNA代码进行控制,引发了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革新,科学家们对它寄予厚望,希望借助它的力量,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疾病并进一步解开人类细胞身上笼罩的谜团。  但这一基

与瑞典科研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瑞典科研与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瑞典科研与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STINT)的双边合作协议,双方在2015年共同资助中国与瑞典科研人员之间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合作交流项目。2015年7月,我

最新RNAi技术可媲美转基因小鼠模型

  基因编辑技术一直都是生命科学的热门研究领域,近来编辑领域出现了可与转基因小鼠技术相媲美的新RNAi干扰技术,该技术由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首次对小鼠进行RNAi筛查研究,并在数月内发现了导致表皮肿瘤生长的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RNAi技术筛查致病基因

原子光谱新技术及应用分会场:深究机理推动应用极限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1月1日,第21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 2020年光谱年会,在四川成都世外桃源酒店继续召开。在第一天大会报告后,组委会安排了精彩的分会报道,分设了原子光谱新技术及应用、拉曼光谱新技术及应用、红外光谱新技术及应用和荧光光谱新技术及应用5个分会场。原子光谱

Cell聚焦中国免疫学之自身免疫篇

  Cell推出了新一期《聚焦中国》,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免疫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本期《聚焦中国》作为Cell旗下《Immunity》的特殊增刊,展示了华人科学家在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特异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的新成

第六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林炳承教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功能化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构建设想。   林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一系列主要的分析化学操作模式已经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原则上讲,几乎所有的分析化学操作模式均可以在微流控芯片及其周边完成。微流控芯片分析化学实

近期帕金森疾病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帕金森疾病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Sci Transl Med: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疗法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u6870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

推开GPCR靶点与代谢性疾病研究的敲门砖-动物模型

   基因编辑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方面的应用。随着经济发展,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我国居民全部死因的40%以上,死亡率居于首位[1]。通过构建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领域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并进行多种深入研究,可以找到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研

微生理系统模拟新冠病毒感染和肺组织损伤研究获进展

  近日,我所秦建华研究员团队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郑永唐研究员团队合作,利用器官芯片技术建立了一种体外肺器官微生理系统,模拟了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导致的肺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等,为新冠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和快速药物评价等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已导致全球大流行,新冠肺炎

推进精准医疗 聚焦分子诊断 2019标免峰会分论坛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6月27日-29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协同医疗健康基金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分会协办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峰会在江苏苏州举办。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合作媒体全程参与报道。  28日下午,分子

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用户取得新成果

  一、揭示NLRC4蛋白自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Molecular Mechanisms)   6月14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柴继杰教授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NLRC4蛋白自抑制机制的结构基础》(Crystal structure of NLRC4 reveals its aut

2019年3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2019年3月份即将结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人体微生物组研究揭示出数千种新型微生物物种  doi:10.1016/j.cell.2019.01.001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意大利特兰托大学计算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