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克隆载体介绍

用来构建所有这三种Ph.D.文库的载体,M13KE,是可以购买到的。M13KE是M13mp19的衍生株,其pIII基因的5’端构建了限制性酶切位点,用户可以将设计好的人工基因盒(synthetic cassette)插入此处构建自己的肽库。因为M13KE是噬菌体,而不是噬菌粒载体,所以在已加工病毒子上的所有5个拷贝的pIII蛋白均携带有展示肽序列。另外,大于20-30个残基的展示多肽会影响噬菌体的感染力,所以此载体仅适合展示短的多肽,而不能展示大的蛋白分子或cDNA文库。......阅读全文

文库克隆载体介绍

用来构建所有这三种Ph.D.文库的载体,M13KE,是可以购买到的。M13KE是M13mp19的衍生株,其pIII基因的5’端构建了限制性酶切位点,用户可以将设计好的人工基因盒(synthetic cassette)插入此处构建自己的肽库。因为M13KE是噬菌体,而不是噬菌粒载体,所以在已加

EZT克隆载体介绍

EZ-T Simple载体环形图和多克隆位点区序列EZ-T载体环形图和多克隆位点区序列   EZ-T载体全序列信息1 CTGACGCGCC CTGTAGCGGC GCATTAAGCG CGGCGGGTGT GGTGGTTACG51 CGCAGCGTGA CCGCTACACT TGCCAGCGCC C

分子克隆的常用载体介绍

DNA片段的克隆需要合适的载体,载体或是质粒,或是噬菌体,或是病毒,通常大多经过人工改造[地的。作为载体必须具备两条件:一是该载体在细胞内必须能自主复制,即必须具备复制原点;二是该载体必须具备适合的酶切位点,且这些酶切位点不在复制原点区域内。以上两条,保证了载体的可繁殖性和可利用性。为了便于获得阳隆

EZBlunt载体克隆介绍

EZ- Blunt载体环形图谱和多克隆位点 EZ-Blunt载体克隆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克隆载体的功能作用及常见的载体介绍

克隆载体通常采用从病毒、质粒或高等生物细胞中获取的DNA作为克隆载体,在载体上插入合适大小的 外源DNA片段,并注意不能破坏载体的自我复制性质。将重组后的载体引入到宿主细胞中,并在宿主细胞中大量繁殖。常见的载体有质粒、噬菌粒、酵母人工染色体。

分子克隆常用载体

分子克隆常用载体  DNA片段的克隆需要合适的载体,载体或是质粒,或是噬菌体,或是病毒,通常大多经过人工改造[地的。作为载体必须具备两条件:一是该载体在细胞内必须能自主复制,即必须具备复制原点;二是该载体必须具备适合的酶切位点,且这些酶切位点不在复制原点区域内。以上两条,保证了载体的可繁殖性和可利用

关于T载体克隆的显色反应介绍

  LacZ基因是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的一个基因,可以编码β—半乳糖核苷酶。β—半乳糖核苷酶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可催化乳糖的水解.用X-Gal为底物进行染色时,呈蓝色。  一些特定的质粒(比如pUC/pBS等),常带有β—半乳糖核苷酶的调控序列和β—半乳糖核苷酶N端146个氨基酸(α肽段)的编

分子克隆化载体DNA的选择介绍

  ①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DNA呈环状,大小为1-200千碱基对(kb)。在细胞中以游离超螺旋状存在,很容易制备。质粒DNA可通过转化引入寄主菌。在细胞中有两种状态,一是“紧密型”;二是“松弛型”。此外还应具有分子量小,易转化,有一至多个选择标记的特点。质粒型载体一般只能携带10kb以

筛选质粒载体构建表达文库实验

            试剂、试剂盒 封闭缓冲液 氯仿 裂解缓冲液 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所用试剂 SM TNT 缓冲液 洗涤缓冲液

筛选质粒载体构建表达文库实验

检测结合抗体的方法有以下 3 种:放射化学筛选,生色反应筛选及化学发光反应筛选。3 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本章导言中有所论述。本实验来源于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下册,作者:〔美〕J. 萨姆布鲁克 D.W. 拉塞尔。试剂、试剂盒封闭缓冲液氯仿裂解缓冲液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所用试剂SMTNT 缓冲液洗涤缓

筛选质粒载体构建表达文库实验

试剂、试剂盒 封闭缓冲液氯仿裂解缓冲液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所用试剂SMTNT 缓冲液洗涤缓冲液 125I 标记的蛋白质 A 或 125I 标记的免疫球蛋白放射性碘化第二抗体第一抗体LB 或 SOB 琼脂平板仪器、耗材 空气培养箱平头镊子 装有防水黑墨水(印度墨水)并带有 18 号针头的注射器硝酸纤维

克隆载体的准备实验

试剂、试剂盒 氯仿-异戊醇酚:氯仿-异戊醇(25:24:1)氯化锂 (LiCl10mol L)酚(Tris-饱和)TE 缓冲液乙醇碱性磷酸酶平末端限制性内切酶和反应缓冲液克隆载体仪器、耗材 水浴锅真空干燥机 琼脂糖凝胶电泳设备和试剂实验步骤 一、材料1. 缓冲液、溶液和试剂氯仿-异戊醇(24:1)酚

克隆载体的准备实验

许多载体及其衍生物被开发出来用于克隆 PCR 产物,其中包括典型的 pBluescript 类载体。它们具有多克隆位点和简化的多克隆位点,PCR-Script Direct 质粒也是这样。简化的多克隆位点允许使用者把常用的限制酶位点整合到 PCR 引物中,同时还避免了相同的目标序列同时出现在质粒载体

基因克隆的载体类型

①在宿主细胞中能保存下来并能大量复制,且对受体细胞无害,不影响受体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②有多个限制酶(Restriction enzymes)切点,而且每种酶的切点最好只有一个,如大肠杆菌pBR322就有多种限制酶的单一识别位点,可适于多种限制酶切割的DNA插入。③含有复制起始位点,能够独立复制;通

克隆载体的技术要求

①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繁殖,而且最好要有较高的自主复制能力。②容易进入宿主细胞,而且进入效率越高越好。③容易插入外来核酸片段,插入后不影响其进入宿主细胞和在细胞中的复制。这就要求载体DNA上要有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④容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来, 这才便于重组操作。⑤有容易被识别筛选的标志,当

克隆载体的准备实验

            试剂、试剂盒 氯仿-异戊醇 酚:氯仿-异戊醇(25:24:1) 氯化锂 (LiCl 10mol L) 酚(Tris-饱和) TE 缓冲液

分子克隆的常用载体

DNA片段的克隆需要合适的载体,载体或是质粒,或是噬菌体,或是病毒,通常大多经过人工改造[地的。作为载体必须具备两条件:一是该载体在细胞内必须能自主复制,即必须具备复制原点;二是该载体必须具备适合的酶切位点,且这些酶切位点不在复制原点区域内。以上两条,保证了载体的可繁殖性和可利用性。为了便于获得阳隆

关于T载体克隆的基本信息介绍

  重组的DNA分子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有Mg2 、ATP存在的连接缓冲系统中,将分别经酶切的载体分子与外源DNA分子进行连接。  DNA连接酶有两种:T4噬菌体DNA连接酶和大肠杆菌DNA连接酶。两种DNA连接酶都有将两个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分子连在一起的功能,而且T4噬菌体DNA连接酶

分子克隆化DNA片段与载体连接介绍

  DNA分子与载体分子连接是克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方法有:  ①粘性末端连接,DNA片段两端的互补碱基顺序称之为粘性末端,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可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可恢复原样,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不同顺序,却能产生相同末端。  ②平头末端连接,用物理方法制备的DN

关于人工染色体克隆载体的介绍

  人工染色体克隆载体实际上是一种穿梭克隆载体,含有质粒克隆载体所必备的第一受体(大肠杆菌)源质粒复制起始位点,还含有第二受体(如酵母菌)染色体DNA着丝点、端粒和复制起始位点的序列,以及合适的选择标记基因。这样的克隆载体在第一受体细胞内可以按质粒复制形式进行高拷贝复制,在体外与目的DNA片段重组后

cDNA文库组标准流程四:载体制备

1.pBlueScriptII的提取1.取1ul商品的pBlueScriptII,转化入大肠杆菌宿主菌中,取5ul转化产物均匀涂布在含AMP的LB平板上,37℃培养过夜。2.第二天取一只无菌的50ml离心管,加入10ml AMP抗性的LB液体培养基,挑单克隆于离心管中,37℃,250rpm,培养过夜

PCR产物的T载体克隆

(一)重组T质粒的构建一.原理外源DNA与载体分子的连接就是DNA重组,这样重新组合的DNA叫做重组体或重组子。重组的 DNA分子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有Mg2+、ATP存在的连接缓冲系统中,将分别经酶切的载体分子与外源DNA分子进行连接。DNA连接酶有两种:T4噬菌体DNA连接酶和大肠杆菌

分子克隆实验DNA片段与载体连接方法介绍

DNA分子与载体分子连接是克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方法有:①粘性末端连接,DNA片段两端的互补碱基顺序称之为粘性末端,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可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可恢复原样,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不同顺序,却能产生相同末端。②平头末端连接,用物理方法制备的DNA往往是平头

应用黏粒载体构建基因组DNA文库

在 λ 噬菌体中构建基因组 DNA 文库的步骤与在黏粒载体中的步骤基本一致。在这两种系统中,真核 DNA 在体外与载体 DNA 连接,形成能包装到 λ 噬菌体颗粒中的多联体。构建在 λ 噬菌体中的文库以具有感染性的重组噬菌体形式贮存和增殖。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实验方法原理

应用黏粒载体构建基因组DNA文库

            实验方法原理 在 λ 噬菌体中构建基因组 DNA 文库的步骤与在黏粒载体中的步骤基本一致。在这两种系统中,真核 DNA 在体外与载体 DNA 连接,形成能包装到 λ 噬菌体颗粒中的多联体。构建在 λ 噬菌体中的文库以具有感染性的重组噬菌体

应用黏粒载体构建基因组DNA文库

实验方法原理 在 λ 噬菌体中构建基因组 DNA 文库的步骤与在黏粒载体中的步骤基本一致。在这两种系统中,真核 DNA 在体外与载体 DNA 连接,形成能包装到 λ 噬菌体颗粒中的多联体。构建在 λ 噬菌体中的文库以具有感染性的重组噬菌体形式贮存和增殖。实验材料 T4 噬菌体 DNA 连接酶牛小肠碱

有关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克隆

在构建融含蛋白表达载体时除了要注意插入片段的方向、读码框架与载体保持一致外,注意以下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外源片的插入载体起始密码的后面,另一个基因的前面时,注意检查插入后基因的两端是否引入了新的终止密码,特别是用到Klenow mung bean 核酸酶,T4 Polymerase

T载体克隆的DNA序列分析

实验目的: 了解常规DNA序列分析技术(Sanger双脱氧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DNA的序列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和改造目的基因的基础。目前用于测序的技术主要有Sanger等(1977)发明的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和Maxam和Gilbert(1977)发明的化学

分子克隆实验载体DNA的选择

①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DNA呈环状,大小为1-200千碱基对(kb)。在细胞中以游离超螺旋状存在,很容易制备。质粒DNA可通过转化引入寄主菌。在细胞中有两种状态,一是“紧密型”;二是“松弛型”。此外还应具有分子量小,易转化,有一至多个选择标记的特点。质粒型载体一般只能携带10kb以下的

无缝克隆:让载体构建如此简单

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是应用酶学方法在体外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重新组装成杂合分子,并使之在适当的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大量子代DNA分子的过程。基因克隆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传统的DNA连接酶介导的平粘末端克隆及TA克隆技术,到基于拓扑异构酶的TOPO克隆技术,再到基于DNA重组酶的Gate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