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海海洋所吲哚倍半萜生物合成研究取得新进展

海洋来源的放线菌一直是新颖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次级代谢产物重要来源,目前已经有很多海洋放线菌来源独特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报道。吲哚倍半萜是很有特色的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已报道的吲哚倍半萜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和真菌,直到最近两年,才有一些来源于放线菌的吲哚倍半萜类化合物被发现。最近,依托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LMB)张长生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海洋放线菌来源的吲哚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发现及其生物合成方面取得一些阶段性进展。 研究人员从中国南海880米深的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SCSIO 02999的发酵液中,获得了吲哚倍半萜类化合物xiamycin A(XMA,1),以及4个新的结构类似物oxiamycin(OXM,2),dixiamycin A(DXM A,3)和dixiamycin B(DXM B,4),和chloroxiamy......阅读全文

中科院科研进展2017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非晶形成的机理以及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是材料科学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物理所汪卫华小组与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Wu Yue研究小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统研究了微量元

深海来源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力挖掘研究获进展

  高压、高盐及低温的深海环境曾被认为是生命的荒漠。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深海的探索能力日益增强,发现了深海(甚至万米深的马里亚拉海沟)也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并从深海沉积物样品中分离鉴定了多个种属的放线菌。基因组测序表明,一些深海来源的放线菌基因组中还蕴藏着许多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但大部

南海海洋所在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海洋生态系统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海洋微生物形成了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独特机制,进化出基因型、代谢途径和生理生态功能的多样性,蕴藏着大量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十年来,海洋微生物逐渐成为药物研发的新源泉。   2009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工业生物技术领域重要方向项目“南海海洋工业微生物的资源开

Nature子刊:抗肿瘤非典型角环素二聚体形成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揭示了非典型角环素类海洋天然产物二聚体形成的关键机制。5月25日,该研究成果以Molecular basis of dimer formation during the biosynthesis of benzofluorene-

Nature:梳理衰老研究指出人类最终有望健康衰老

  几十年来,对衰老和限制寿命的过程的了解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三十年前,通过鉴定延长多细胞模式生物寿命的基因变异,衰老生物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可信度。  在本文,我们总结了标志着这一科学成就的里程碑事件,讨论了不同的衰老途径和过程,并提出衰老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具有独特的医学、商业和社会意义的新时代。

南海海洋所深海微生物资源及其次生代谢和遗传研究获进展

  来自深海极端环境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备受科学家的关注,目前来自大于1000 m深海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只有108个,对于这一战略新资源及其利用前景,人们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较早地开展了深海微生物的研究开发工作,2009年报道了两个放线菌新属的发现和鉴定,其中一个为来自南海386

2018年度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日前,化学化工界重要媒体,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化工新闻》依照惯例,总结了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化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笔者特将其中主要内容编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机器学习在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人工智能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化学家们关注

2018年度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日前,化学化工界重要媒体,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化工新闻》依照惯例,总结了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化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笔者特将其中主要内容编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机器学习在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人工智能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化学家们关注的焦

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

今日推荐文章作者为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专家洪伟教授,本文选自《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发表于《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学与技术若干前沿问题评述专刊》,射频百花潭配图。引言随着对电磁波谱的不断探索, 人类对电子学和光学

南海海洋所组团参加第八届全国微生物学青年学者研讨会

  7月23日至26日,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张长生、鞠建华等一行7人参加“第八届全国微生物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该会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云南省微生物学会和云南大学共同承办,主题为“微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会议设博士论坛,赵国屏、邓子新院士,曲音波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

2017年5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IV通

姚建年院士:中国化学给世界带来诸多惊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建年  改革开放30年来,与国内各行各业一样,我国的化学科学研究获得了全方位发展,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无论在基础、应用基础研究还是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

广州生物院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胡文辉研究组在手性磷酸催化的C3-位取代的吲哚与b,g-不饱和-a-酮亚胺酯的C2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在线发表在《有机化学通讯》(Organic Letters, DOI: 10.1021/ol5035222)。  含

《应用化学》-中科院化学所-生物分子马达组装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德国马普胶体界面研究所合作在生物分子马达的分子组装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工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6996-7000))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大连化物所惰性化学键催化活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二环吡啶酮类化合物合成示意图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余正坤研究组、孙承林研究组和陈吉平研究组合作的惰性化学键催化活化研究最近取得新进展。  通过在烯烃分子的一端引入给电子的二硫烷基、在另一端引入吸电子的羰基来活化内烯烃碳-氢键的策略,研究人员

昆明植物所等在桃金娘新颖间苯三酚杂萜研究中取得进展

  桃金娘科 (Myrtaceae) 植物约100属3000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大洋洲及亚洲热带。该科植物中含有结构复杂且活性多样的间苯三酚衍生物,引起了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家的极大关注。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化学生物学团队刘海洋

南海沉积环境来源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仲伟茂及其团队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科研人员合作,在南海沉积环境来源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Organic Letters (DOI: 10.1021/acs.orglett.8b01880)和

盘点2014年度十大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

  基因编辑更快更准更简单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方法,成功将蛙的DNA插入到细菌中。20世纪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带有一

广州生物院在β-氨基烯丙醛衍生物合成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博士组在利用铜/铁共催化的炔丙基胺衍生物通过类Meyer−Schuster重排反应合成β-氨基烯丙醛衍生物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经于2014年12月2日在《有机化学通讯》(Organic Letters, 2014, 16, 6288– 6289)上

兰州化物所吲哚类杂环化合物羰基化反应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吲哚类化合物的直接羰基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人员以钯为金属催化剂,碘为氧化剂,在一个大气压的一氧化碳压力下,高效地实现了各种吲哚与醇类、酚类化合物直接氢酯基化得到相应的吲哚-3-甲酸酯。在现有的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2014年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 医学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大化所植物源萜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源萜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赵宗保研究员领导的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1816组)在植物源萜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成果以全文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12, 134

2018年糖尿病专题盘点

  2018年即将过去,年末为大家献上生物谷本年度糖尿病专题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Nature:利用细胞替换疗法治疗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进展!胞外基质组分决定着胰腺祖细胞的命运DOI: 10.1038/s41586-018-0762-2  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破坏胰腺中产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南海海洋所利用生物合成技术获得强效抗结核抗生素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广东医科大学合作的研究论文,以Biosynthesis of ilamycins featuring unusual building blocks and engineere

化学的贡献将得到更加极致的体现

  姚建年:化学的贡献将得到更加极致的体现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制备及其应用,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作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医药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

1100学者齐聚杭州 第二届质谱大会开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质谱大会)在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体育馆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化学系承办。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教授、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