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对染色体组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着丝点的位置以及次缢痕、随体的有无等形态特征作一描述。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该细胞的核型。 染色体的排列原则:①染色体的大小(即长度),②着丝粒的位置,③特殊标记。实验材料 小鼠仪器、耗材 剪子镊子刻度尺园规实验步骤 一、材料和方法 1. 材料及用具:小鼠染色体显微照片,剪子、镊子、刻度尺、园规。 2. 方法:测量-计算相对长度及臂比-染色体粗剪配对-排列-剪贴-翻拍与绘图。 二、步骤 1. 染色体制片→显微照相→放大。 2. 测量:染色体长度,粗剪。 3. 计算:臂比、着丝粒指数、相对长度。 4. 配对:根据形态特征。 5. 排列:......阅读全文

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对染色体组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着丝点的位置以及次缢痕、随体的有无等形态特征作一描述。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该细胞的核型。 染色体的排列原则:①染色体的大小(即长度),②着丝粒的位置,③特殊标记。实验材料 小

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每一生物细胞内特定的染色体组成叫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分析也称核型分析。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得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玻片标本,经显微照相,冲洗放大等步骤获得染色体照片。从染色体玻片标本和染色体照片的对比分析,进行染色体分组,并对组内各染色体的长度,

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每一生物细胞内特定的染色体组成叫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分析也称核型分析。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得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玻片标本,经显微照相,冲洗放大等步骤获得染色体照片。从染色体玻片标本和染色体照片的对比分析,进行染色体分组,并对组内各染色体的长度,着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概要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大小、着丝粒位置和随体等形态特征,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细胞学证据。实验原理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每一生物细胞内特定的染色体组成叫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分析也称核型分析。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得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玻片

染色体组型的形态特征

  以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来表示染色体组的特性,称为染色体组型。虽然染色体组型一般是以处于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来表示,但是,也可以其他时期,特别是以前期或分裂间期的染色体形态来表示。另外,为了表示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还可采用“V”形、“J”形等名称,或者采用由A.Levan等(19

染色体组型分析(Karyotype-Analysis)

Human chromosome dimensionsChromosome # Relative length Centromere index 1 9.08 48.0 2 8.45 38.1 3 7.06 45.9 4 6.55 27.6 5 6.13 27.4 6 5.84 37.7 7 5.2

染色体组型的形态特征

以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来表示染色体组的特性,称为染色体组型。虽然染色体组型一般是以处于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来表示,但是,也可以其他时期,特别是以前期或分裂间期的染色体形态来表示。另外,为了表示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还可采用“V”形、“J”形等名称,或者采用由A.Levan等(1964

染色体组型的表示符号

  关于整个染色体的情况可作下列记载而加以表示:各自的长度、粗细;着丝粒的位置;随体及次缢痕的有无、数目、位置;凝缩部不同的部分以及异染色质部分、常染色质部分;染色粒、端粒的形态、大小及分布情况;小缢痕的数目、位置;由于温度和药品处理所产生的染色体分带(band)的形态、数目、位置等等。对于染色体组

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人类的体细胞为二倍体,具有46条染色体(图13-1)。女性为46,XX(图13-2);男性为46,XY,配子为单倍体,含有23条染色体。根据着丝点的位置,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3类,即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在染色体未经显带处理的情况下,很难全部识别每一条染

植物染色体组型和带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比和随体等形态特征,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了解和掌握不同物种染色体组型和带型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进一步鉴别染色体结构和染色体组。要求至少利用一种方法制备出一个物种的合格的染色体标本,进行组型分析或进行不同的带型,如G-带、C-带等分析。练习

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人类的体细胞为二倍体,具有46条染色体(图13-1)。女性为46,XX(图13-2);男性为46,XY,配子为单倍体,含有23条染色体。根据着丝点的位置,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3类,即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在染色体未经显带处理的情况下,很难全部识别每一条

染色体组型的基本信息介绍

  染色体核型: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称为染色体核型。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体细胞的核型一般可以代表该个体的核型。这种组型技术可用来寻找染色体歧变同特定疾病的关系,比如: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加、形状发生异常变化等

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_观察法

实验方法原理染色体组型分析是对染色体组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着丝点的位置以及次缢痕、随体的有无等形态特征作一描述。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该细胞的核型。 染色体的排列原则:①染色体的大小(即长度),②着丝粒的位置,③特殊标记。实验材料小鼠仪

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其组型实验

在真核生物中, 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具有物种的特异性一直可以作为此物种分类的基本依据之一。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进化和个体发生, 以及细胞的增殖和生理过程的平衡控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个物种的细胞一般都有一定数目、形状和大小的染色体。将体细胞核中全部染

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态结构(包括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大小等)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植物种质资源遗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长度、染色体臂比、着丝点位置、次缢痕等。染色体的长度差异有两种,一种是不同种、属间染

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其组型实验2

3.3.5. 磷酸缓冲液:1/15 mol/L Na2HPO4•12H2O: 2.39g 溶于100ml双蒸水中。1/15 mol/L KH2PO4 0.907g 溶于100ml双蒸水中。取1/15 mol/L Na2HPO4•12H2O液80ml、1/15 mol/L KH2PO4液 20ml混合

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其组型实验3

4.2 染色体的组型实验4.2.1. 选择染色体清晰的照相底片,用放大机制作出放大10倍的清晰照片。4.2.2 将染色体逐一剪下,并对每个中期染色体逐一进行测量,包括每条染色体的长度和每个臂的长度。4.2.3.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每对染色体平均的相对长度、臂指数与着丝粒指数。4.2.4 把相对长度

进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有何意义

  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态结构(包括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大小等)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植物种质资源遗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长度、染色体臂比、着丝点位置、次缢痕等.染色体的长度差异有两种,一种是不同种、属间染

染色体组简介

  染色体组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现已作为专门的术语广泛使用。通常各种生物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如水稻是24条染色体,而人类则具有46条染色体,有性生殖过程中,正常配子具有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组,这样水稻和人类的一套染色体组分别包括12对和23对。

染色体组的定义

细胞中的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助,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的定义

  细胞中的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助,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一个染色体组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现已作为专门的术语广泛使用。

染色体组的特征

  不论一个染色体组内包含有几个染色体,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连锁群都彼此不同,但它们却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会造成不育或性状的变异。

染色体组的定义

  细胞中的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助,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的特征

不论一个染色体组内包含有几个染色体,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连锁群都彼此不同,但它们却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会造成不育或性状的变异。

染色体组工程的应用

染色体组工程的应用诱导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是有限度的。由于作物类型不同,对多倍性诱变反应也不同。原来的倍性水平、染色体组的结构、繁殖方式、多年生性、植株实用部位,所有这些都关系到育种的成败。最适宜用染色体加倍方法改良的作物应该具有:①染色体数目较少,②以收获营养体为主,③异花授粉,④多年生和营养

染色体组的概念起源

H.Winkler(1920)最初提出,单倍体的一整套染色体即为一个染色体组。这一组染色体与从属于它的原生质一起应成为分类学上的一个单位。这是最先所给与染色体组的概念。木原均(1980)又赋于此概念以功能上的含义,即把各种生物为保持其生活机能协调谐和而不可或缺的一组染色体作为一个染色体组。在一个染色

染色体组的概念起源

  H.Winkler(1920)最初提出,单倍体的一整套染色体即为一个染色体组。这一组染色体与从属于它的原生质一起应成为分类学上的一个单位。这是最先所给与染色体组的概念。木原均(1980)又赋于此概念以功能上的含义,即把各种生物为保持其生活机能协调谐和而不可或缺的一组染色体作为一个染色体组。在一个

染色体组的异源多倍体和人类染色体组的相关介绍

  异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生物学名词,指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常见的多倍体植物大多数属于异源多倍体,例如,小麦、燕麦、棉、烟草、苹果、梨、樱桃、菊、水仙、郁金香等。对应的有同源多倍体,同一物种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  人类染色体组  在有丝分

染色体组的判断组数的相关内容

  判断几倍体实际上是判断某个体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由于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则同源染色体个数成为判断染色体组数即判断某个体为几倍体的主要依据。A与A,a与a是相同基因,分列于同源染色体上,A与a,是等位基因,也分列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字母(不论大小写)有几个就有几个同源染色体。因此,Aa

关于染色体组的概念起源

  H.Winkler(1920)最初提出,单倍体的一整套染色体即为一个染色体组。这一组染色体与从属于它的原生质一起应成为分类学上的一个单位。这是最先所给与染色体组的概念。木原均(1980)又赋于此概念以功能上的含义,即把各种生物为保持其生活机能协调谐和而不可或缺的一组染色体作为一个染色体组。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