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DNA片段在质粒载体中的克隆实验原理和步骤

DNA重组技术包括载体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获得及纯化、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体外连接、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等内容。DNA片段的克隆技术是分子操作的核心部分。 实验目的: 学习DNA的酶切、纯化及外源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将BAC克隆所携带的外源DNA酶切片段亚克隆到pUC18载体上。 实验材料: 外源片段来自一个含有水稻DNA片段的BAC克隆的酶切片段;克隆载体为PUC18。 实验原理: 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特定位点并切割DNA产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经DNA的纯化处理后用于连接反应;选择克隆载体pUC18多克隆位点上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防止载体自连;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外源片段连接到载体上,实现外源片段的克隆。 实验步骤: 1.载体pUC18和外源DNA片段的限制性酶切: (50 ml反应体系,用1.5ml tube,冰上操作): DNA 30 ml ......阅读全文

分子克隆实验载体DNA的选择

①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DNA呈环状,大小为1-200千碱基对(kb)。在细胞中以游离超螺旋状存在,很容易制备。质粒DNA可通过转化引入寄主菌。在细胞中有两种状态,一是“紧密型”;二是“松弛型”。此外还应具有分子量小,易转化,有一至多个选择标记的特点。质粒型载体一般只能携带10kb以下的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定向克隆实验

大多数常用质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内切酶识别的多克隆位点。由于可供选择的克隆位点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的 PSE280 质粒的克隆位点有 46 个之多,而且还可以设计含有更多克隆位点的多聚接头(Brosius 1992 ) ],因此一般来说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带有与某一特定外源 DNA 片段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定向克隆实验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定向克隆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大多数常用质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内切酶识别的多克隆位点。由于可供选择的克隆位点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定向克隆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大多数常用质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内切酶识别的多克隆位点。由于可供选择的克隆位点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的 PSE280 质粒的克隆位点有 46 个之多,而且还可以设计含有更多克隆位点的多聚接头(Brosius 1992 ) ],因此一般来说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带有与某一

重组质粒(dna-recombinant-plasmid)的连接、转化及筛选1

第一节 概 述质粒具有稳定可靠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如果要克隆 较小的DNA 片段(<10kb)且结构简单,质粒要比其它任何载体都要好。在质粒载体上进行克隆 ,从原理上说是很简单的,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 然后体外使两者相连接, 再用所得到重组质粒转化细菌,即可完成

重组质粒的连接、转化及筛选

第一节 概 述质粒具有稳定可靠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如果要克隆 较小的DNA 片段(<10kb)且结构简单,质粒要比其它任何载体都要好。在质粒载体上进行克隆 ,从原理上说是很简单的,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 然后体外使两者相连接, 再用所得到重组质粒转化细菌,即可

重组质粒的连接、转化及筛选

第一节 概 述质粒具有稳定可靠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如果要克隆 较小的DNA 片段(<10kb)且结构简单,质粒要比其它任何载体都要好。在质粒载体上进行克隆 ,从原理上说是很简单的,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 然后体外使两者相连接, 再用所得到重组质粒转化细菌,即可完成。但在实

重组质粒(dna-recombinant-plasmid)的连接

质粒具有稳定可靠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如果要克隆较小的DNA 片段( <10kb) 且结构简单,质粒要比其它任何载体都要好。在质粒载体上进行克隆,从原理上说是很简单的,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然后体外使两者相连接,再用所得到重组质粒转化细菌,即可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

用核酸内切酶构建亚克隆

实验概要所谓亚克隆就是对已经获得的目的DNA片段进行重新克隆,其目的在于对目的DNA进行进一步分析,或者进行重组改造等。亚克隆的基本过程包括:(1)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制备;(2)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3)连接产物的转化;(4)重组子筛选。主要试剂1.LB液体培养基:胰化蛋白胨(细菌培养用

DNA片段的亚克隆实验——凝胶块中DNA连接

实验材料DNA试剂、试剂盒TAE琼脂糖仪器、耗材电泳仪离心机实验步骤1.  重复基本方案中的步骤1~5。 2.  在高质量的低融点胶中分离久DNA(0.7%,TAE缓冲液),切下体积尽可能小的所需DNA条带(20~50 μl )至小离心管中。3.  在70℃融化低融点胶10 min 以上,每个连接反

DNA片段的亚克隆实验——基本方案

所谓亚克隆就是对已经获得的目的DNA片段进行重新克隆,其目的在于对目的DNA进行进一步分析,或者进行重组改造等。亚克隆的基本过程包括:(1)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制备;(2)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3)连接产物的转化;(4)重组子筛选。实验材料DNA试剂、试剂盒CIPdNTPDNA聚合酶T4聚

你可能提过很多质粒-却不一定知道这些

经常提质粒吗?熟练之后,提质粒乃至质粒构建都很简单。但如果真问起一些质粒的细节,可能很多人回答不了。不信随我看看。 质粒组成要素 一个合格的质粒含有以下组成部分: 复制起始位点 Ori 即控制复制起始的位点。原核生物 D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而真核生物 DNA 分子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

阅读质粒图谱

载体主要有病毒和非病毒两大类,其中质粒DNA是一种新的非病毒转基因载体。一、一个合格质粒的组成要素  复制起始位点Ori 即控制复制起始的位点。原核生物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而真核生物DNA分子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以便于加以检测,如Amp+ ,Kan+  多克隆

质粒图谱的阅读

载体主要有病毒和非病毒两大类,其中质粒DNA是一种新的非病毒转基因载体。一、一个合格质粒的组成要素  复制起始位点Ori 即控制复制起始的位点。原核生物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而真核生物DNA分子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以便于加以检测,如Amp+ ,Kan+  多克隆

阅读质粒图谱的方法

载体主要有病毒和非病毒两大类,其中质粒DNA是一种新的非病毒转基因载体。一、一个合格质粒的组成要素  复制起始位点Ori 即控制复制起始的位点。原核生物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而真核生物DNA分子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以便于加以检测,如Amp+ ,Kan+  多克隆

基因工程的载体3

⑷基因组成 lDNA至少包括61个基因,大多基因按功能相似性成簇排列,其中一部分为噬菌体生命活动的必须基因,另一部分约1/3为非必须区段。 3. l噬菌体载体的类型 插入型 (Insertion vectors )

DNA重组(DNA-recombination)技术:DNA重组的载体1

载体(vector)是携带靶DNA(目的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的运载工具。常用的载体是通过改造天然的细菌质粒、噬菌体和病毒等构建而成。目前已构建成的载体主要有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病毒载体和人工染色体等多种类型,亦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二类。载体的构建和选择应考虑以下

DNA重组(DNA-recombination)技术:DNA重组的载体2

二、噬菌体载体作为细菌寄生物的噬菌体,大多数具有编码多种蛋白质的基因,能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进行生长和增殖。构建的噬菌体载体,以λ噬菌体、M13和粘粒最为常用。㈠ λ噬菌体载体野生型λDNA是一种基因组为4.8 kb的线性双链DNA,全部序列已知,共编码50多个基因。其中约一半基因参与

分子克隆技术(质粒DNA和DNA插入片段的制备、连接反应...1

克隆(Clone)是指通过无性繁殖过程所产生的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群体。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是指由一个祖先分子复制生成的和祖先分子完全相同的分子群,发生在基因水平上的分子克隆称基因克隆(DNA克隆)。其基本原理是:将编码某一多肽或蛋白质的基因(外源基因)组装到细菌质粒(

分子克隆技术(质粒DNA和DNA插入片段的制备、连接反应...2

PCR引物决定PCR的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已知DNA序列设计引物为例介绍设计引物应考虑的几个方面:1、GC比值:众所周知,碱基对中的GC之间有三条氢键,AT之间有两条氢键,GC和AT在引物序列中的合理比例是设定PCR中退火温度的重要依据。通常在一个引物中GC和AT各半即可。2、长

外源DNA片段未的性质

1.带有非互补突出端的片段  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进行消化可以产生带有非互补突出端的片段,刀就是最容蜴 克隆的片段。常用的大多数质粒载体均带有由几个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组成的多克隆位点。由于现有的多克隆位点如此多样,因而几乎总是能找到一种带有与外DNA片段未匹配的限制切位点的载体。于是,采用所谓的定向

DNA重组技术

连接反应的策略    可以采用几种策略来进行外源DNA片段和质粒载体的连接。对此,可依据外源DNA片段未的性质,以及质粒载体与外源DNA上限制酸切位点的性质来作出选择。(一)外源DNA片段未的性质带有各种未的外源DNA的克隆方法见下表:────────────────────────────────

目的基因的亚克隆1

所谓亚克隆就是对已经获得的目的DNA片段进行重新克隆,其目的在于对目的DNA进行进一步分析,或者进行重组改造等。亚克隆的基本过程包括:(1)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制备;(2)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3)连接产物的转化;(4)重组子筛选。 一、试剂准备 1.LB液体培养基:胰化蛋白胨(细

目的基因的亚克隆

目的基因的亚克隆所谓亚克隆就是对已经获得的目的DNA片段进行重新克隆,其目的在于对目的DNA进行进一步分析,或者进行重组改造等。    亚克隆的基本过程包括:(1)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制备;(2)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3)连接产物的转化;(4)重组子筛选。 一、试剂准备1.LB液体培养基:

克隆化酵母DNA的操作实验——穿梭质粒

实验材料酵母实验步骤1.  构建其必需基因的染色体拷贝已被破坏的单倍体菌株,及带有完整的必需基因和URA3选择标志的YEp质粒。2.  将必需基因亚克隆到YCp载体(带有URA3以外的选择标志),取约10~20 μg 用羟胺或其他技术进行诱变。3.  转化至步骤1的菌株中,在添加了尿嘧啶的省却成分平

快速鉴定插入外源片段的克隆(从转化子中筛选重组名)

由于载体自身环化会产生大量的不含插入片段的转化子,给鉴定重组子带来一些麻烦。通常用双酶切(即插入片段两端酶切位点不同)载体去磷酸化,或者蓝白斑筛选有助于减少这种麻烦,但有的时候还是会需要大量筛选转化子中的重组子。A.Epicertre 公司提供一种快速连接和筛选试剂盒。可在转化子分布不是太密时(

如何阅读基因载体图谱

  基因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也是基因治疗中强有力的生物工具,我们先来认识和阅读载体图谱吧。   一、载体分类及载体组成元件   载体分类   1、按属性分类: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是一种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可将遗传物质带入细胞,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传送其基因组进入目的细

如何阅读基因载体图谱

  基因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也是基因治疗中强有力的生物工具,我们先来认识和阅读载体图谱吧。   一、载体分类及载体组成元件   载体分类   1、按属性分类: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是一种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可将遗传物质带入细胞,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传送其基因组进入目

如何阅读基因载体图谱?

基因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也是基因治疗中强有力的生物工具,我们先来认识和阅读载体图谱吧。 载体分类及载体组成元件 载体分类 1、按属性分类: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是一种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可将遗传物质带入细胞,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传送其基因组进入目的细胞,进行感染的分子机制。

基因克隆载体需要有哪几个条件

用人工方法取得目的基因的适宜载体,即质粒(一种环状双链DNA)或病毒。基因克隆载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具有能使外源DNA片段插入的克隆位点;能携带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或游离在细胞质中进行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复制;必须具有选择标记,以便筛选承载外源DNA的受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