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电离辐射引起核内染色质结构调控的新证据

染色质是真核生命遗传物质DNA在细胞核内的存在形式,染色质根据细胞的活动状态和响应过程,如DNA复制、基因转录、DNA损伤响应和修复等,进行结构调节.染色质结构受电离辐射发生双链断裂(DSB)后的解聚现象已有报道,但是学界缺乏关于核内原位的染色质结构改变的证据支持,DNA发生双链断裂后,损伤响应和修复蛋白形成的修复聚合体亚结构图像亦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单分子定位显微镜STORM发现,HeLa细胞受X射线辐照后,其核内染色质由200~400 nm致密的不规则骨架组织发生解聚并重塑为分散的亚100 nm纤维结构.借助研究人员开发的单分子定位漂移和双色校正算法,双色纳米成像实验显示,H2AX的磷酸化过程主要依赖染色质结构,DSB修复复合体中γ-H2AX、MDC1和53BP1等修复因子,表现为微米尺度的共定位和纳米尺度的交错亚结构.这些数据揭示体内染色质组织的多态性和随细胞DNA损伤应激响应的动态行......阅读全文

中国学者发表6篇Nature,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iNature  2019年9月4日,中国学者在Nature连续发表了6项成果,涉及生命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不同的领域,iNature系统介绍这些成果:  【1】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家族的甲基转移酶  -包括MLL1,MLL2,MLL3,MLL4,SET1A和SET1B-在赖氨

年度巨献:2017年Science杂志重磅级突破性研究成果

  时光总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经开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国际著名杂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旧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寻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编首先对2017年Science杂志发表的重磅级亮点研究进行盘点,分享给大家!与各位一

清华大学生科院最新Nature子刊文章

  2016年7月1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柱成课题组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染色质重塑因子SWI/SNF基态的结构》(Structure of chromatin remodeler Swi2/Snf2 in the

我国学者发现植物DNA甲基化和H3K9me2之间的新关联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和杜嘉木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Arabidopsis AGDP1 links H3K9me2 to DNA methylation in hetero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哪些干细胞项目资助金额最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

尚永丰院士连发PNAS,PLoS文章揭示癌细胞机制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市医学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istone demethylase KDM5B is a key regulator of genome stability”的文章,发现KDM5B是对DNA损伤应答至关重要的一个蛋白,而且这种酶也是基因组

太赫兹(THz)光谱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一)

 汪一帆1) 尉万聪2) 周凤娟1)** 薛照辉1)**(1)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2)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     摘要 太赫兹(THz)辐射是一种新型的远红外相干辐射源,近年

MALDI技术在质谱成像中的应用

  一、质谱成像技术简介  成像质谱(IMS)是一种非常灵敏的分子成像技术,可提供组合的分子信息和空间分辨率。它允许从组织切片、单细胞或其他物质表面直接鉴定和定位化合物分子。成像质谱研究的核心特点是质谱仪的高灵敏度、技术的无标签性、对肽和蛋白质的成像能力,以及从个体水平(几百微米)到细胞水平(几十纳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是检验技师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如下: 细胞涂片,在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之前需要固定和染色。固定是将细胞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联凝固,以保持其原有结构不发生变化。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的主要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染上不同的颜色,便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细胞涂片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研究解读DNA损伤领域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报道,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DNA损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1】Nature:重大进展!揭示修复酒精引起的DNA损伤的新机制  doi:10.1038/s41586-020-2059-5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胡布勒支研究所和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分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实验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

植物凋亡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生物学意义。 2、掌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3、掌握诱导和观察细胞凋亡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概念 凋亡(apoptosis)一词来自希腊语,apo指分离,ptosis指落下。凋亡的原意是枯萎的树叶或花瓣自然

“芯片消化系统”技术为发现新的抗辐射药物带来了希望

  科研人员利用“芯片消化系统”技术研究(肿瘤的放射治疗、宇航员遭受的太空射线、意外遭受核事故等)对人体消化道细胞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可用于预防辐射损伤的保护性治疗。芯片消化系统微流体培养装置内包含人小肠绒毛上皮和血管内皮,两者相互连接。图片来自论文  Cell Death and Diseas

Nature子刊:CRISPR发现表观遗传对染色体的影响

  *本研究所使用的靶向表观基因组编辑技术由赛业生物提供   染色质的3D结构会随着细胞的生活周期而变化,对我们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发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染色质折叠让一些DNA片段彼此靠近并发生互作,他们将这样的区域称为拓扑相关结构域TAD。大脑中TAD结构与神经精神

Nature子刊:CRISPR发现表观遗传对染色体的影响

染色质的3D结构会随着细胞的生活周期而变化,对我们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发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染色质折叠让一些DNA片段彼此靠近并发生互作,他们将这样的区域称为拓扑相关结构域TAD。大脑中TAD结构与神经精神疾病的患病风险息息相关,但这一研究领域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来自西

Nature子刊:CRISPR发现表观遗传对染色体的影响

  *本研究所使用的靶向表观基因组编辑技术由赛业生物提供   染色质的3D结构会随着细胞的生活周期而变化,对我们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发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染色质折叠让一些DNA片段彼此靠近并发生互作,他们将这样的区域称为拓扑相关结构域TAD。大脑中TAD结构与神经精神

双氧水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双氧水诱导法

实验材料Hela细胞系试剂、试剂盒DMEM培养基生理盐水台盼蓝染色液DAPI染料青霉素链霉素Rnase A硫酸亚铁仪器、耗材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细胞培养瓶电泳仪高速离心机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细胞记数器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细胞凋亡的一般过程和形态特征,了解诱导细胞凋

蛋白质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实施已改变生命科学的重心,在相当短的时期内,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已被测定. 1995年,流感嗜血杆菌基因组序列首次被破译,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近50个细菌的基因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这仅仅是理解有机物功能的一个起点. 在基因组时代,许多DNA序列信

蛋白质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实施已改变生命科学的重心,在相当短的时期内,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已被测定. 1995年,流感嗜血杆菌基因组序列首次被破译,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近50个细菌的基因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这仅仅是理解有机物功能的一个起点. 在基因组时代,许多DNA序列信息仅

肿瘤标志物 7 种检测方法大比拼

  肿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转移率和高复发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诊断肿瘤的传统方法有病理组织活检、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线胸片、内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肿瘤早期

肿瘤标志物 7 种检测方法大比拼

  肿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转移率和高复发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诊断肿瘤的传统方法有病理组织活检、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线胸片、内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肿瘤早期

研究揭示H2A.Z染色质组装的机制

  1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政课题组的研究论文“Role of a DEF/Y motif in histone H2A-H2B recognition and nucleosome editing”。该研究揭示了SWR复合物亚基Swc5特异

蛋白质谱分析方法特点及其在蛋白组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褚福亮,王福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全军艾滋病与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 100039项目负责人 王福生, 100039 ,北京市丰台路2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全军艾滋病与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 fswang@public.b

1月10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早期脊椎动物的颅面发育和演化  “八目鳗类鱼”是现存最原始的脊椎动物,其解剖和发育能为了解最神秘的结构——脊椎动物大脑——的演化提供线索。“八目鳗类鱼”胚胎极难获取,但几年前Shigeru Kuratani及其同事想办法培育了一些,而且自1899年以来首次开始了关于“八目鳗鱼

盘点丨问鼎诺贝尔奖的10大检测技术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该奖项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个人和23个团体。今天我们将盘点

遗传调控核心复合物 PRC2 基因组上重要位点的分子机制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Nature(《自然》)在线刊登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占新教授课题组 发表 的题为“Polycomb-like proteins link the PRC2 complex to CpG islands”的文章,报道了该研究组关于 PC

食品检测需要用到的仪器大全

如今我们国家已经将“质量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食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要保证食品质量就必须做检测,食品检测的项目有农残、添加剂、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毒素微生物、常规理化等等,检测不同的项目需要用到不同的仪器,下边河南质佳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食品检测都需要用到哪些仪器?1.电子天平:食品检验用试剂、

服了!一种新药打尽所有癌症相关DNA、RNA和蛋白质

  今年癌症研究成果格外引人注目,各领域英雄大显神通,早前几个月我们刚报道过:Benjamin F. Cravatt蛋白质组学研究组与辉瑞公司历时多年研制而成的肺癌小分子抑制剂;Marcus Peter课题组发现的人体天然存在的广谱癌症杀手siRNAs;欧竞雄肝癌研究课题组报道的能绕开肿瘤耐药的自噬

当质谱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

  质谱技术 (mass spectrometry) 是分离和检测带电粒子质荷比的分析技术。随着离子源及质量分析器技术的变革、质谱仪器设计的快速改进等,质谱技术已成为化学分析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和深入。  由于质谱技术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单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