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免疫期刊:炎症反应的“度量衡”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关键分子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控制机制。这一关键分子是p110delta,它能够对炎症反应进行微调,以避免过度反应对机体产生的危害。这一发现将于九月三十日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将有望帮助人们开发新疫苗和癌症治疗药物。 健康的免疫系统会对危险信号做出反应,这些危险信号包括细菌、病毒和机体内一些在使坏的细胞(例如癌细胞)。这种受到严格调控的反应会发出警告让机体对危险信号做出反应,并起始炎症反应。一旦警报解除,机体就要及时关闭炎症反应以避免反应过度,正所谓过犹不及,这一点非常关键。 整个炎症反应的时机控制非常必要,而且在许多疾病中这种控制在都受到了阻碍。炎症触发过快或者炎症控制不当会导致致命的内毒素(感染性)休克,或者以慢性发炎的形式引发癌症、关节炎、哮喘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进一步了解机体炎症反应的协调控制机制,将有助于为多种疾病开发目的性更强更好的治疗方式。 ......阅读全文

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的介绍

  1.概念: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简称DC疗法,下文均称DC疗法)是机体内最有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  2.它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  3.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捕获抗原及迁移能力;  4.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  5.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单细胞mRNA测序揭示早熟树突状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单细胞mRNA测序揭示早熟树突状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单细胞测序在发现通常隐藏在海量细胞样本中的稀有细胞群的重要性波士顿和南旧金山,加州,2014年6月30——在本月Natur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Broad 研究所和FLUIDIGM的科学家使用C1TM单细胞自动制备系统

量子点示踪树突细胞并激活免疫应答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在向淋巴器官T细胞呈递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自身的荧光特性使其非常适合双光子显微镜成像。加州大学欧文分校Michael D. Cahalan课题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树突状细胞启动“经典免疫”调控机理被揭示

  免疫系统中,成熟树突状细胞像个“起搏器”,让T淋巴细胞“动起来”,启动经典免疫。《自然—免疫学》杂志22日刊登文章揭示了对树突状细胞“起搏”有调控作用的一种蛋白质分子Siglec-G及其作用机理,这项研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完成。   据介绍,树突状细胞有不成熟和成熟两

曹雪涛团队发现树突状细胞迁移与炎症调控的新靶标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和专制性抗原提呈细胞,在激活机体抗病原体免疫应答及维持自身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DC的体内迁移对于其成熟活化及功能调控至关重要,DC迁移紊乱可导致DC在炎症部位的过度聚集及活化,导致组织过度炎症,甚至引发炎症性疾病的发生【1】。探索DC迁

印度药监局批准首个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疗法产品

  4 月 5 日,据外媒消息报道,一家印度生物技术公司 APAC Biotech 研发的基于树突状细胞免疫产品 APCEDEN 获得印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DSCO)批准上市,这也是印度药监局品批准的首款该类药品,该药品的适应症是针对四种癌症征兆:即前列腺、卵巢、结肠直肠和非小细胞肺癌。  据了

树突状细胞特点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形状不规则的非单核吞噬系统细胞,特点是胞浆有许多长突起呈触须状,使整个细胞的形态象一个蜘蛛。树突状细胞分散于全身的上皮组织和实质性器官,其细胞数量不超过局部细胞总数的1%;也可迁移到血液和淋巴,其数量不超过血液有核细胞总数的0.1%.在不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有不同名称,例如血液中的树

树突状细胞简介

1973年,Steinman和Cohn在小鼠脾脏中发现具有树枝状突起的独特形态的细胞,并将之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随着对不同组织来源DC研究的深入,目前已知的DC的亚群包括存在于淋巴组织、血液和非淋巴组织的经典DC(conventional DC,cDC

《自然—医学》:天然免疫细胞炎症反应研究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感染免疫中心的研究人员在T细胞抑制天然免疫细胞炎症反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9月23日的《自然—医学》。 天然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病毒感染的数小时内,天然免疫系统首先识别病毒并产生抗病毒的干扰素,

树突细胞的分离实验

实验步骤基 本 方 案 1 塑 料 黏 附 和E A 玫 瑰 花结 富 集DC此种技术用于分离DC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其间只经过了微小的修改(Steinman衫aZ., 1979)材 料(带V 项 目 见 附 录 1)胶原酶消化的脾脏细胞悬液(见辅助方案)高密度牛血清白蛋白(BSA) 溶液R P M

什么是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英语:dendritic cell)又称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一种白细胞。它存在于血液和暴露于环境中的组织中,如皮肤和鼻子、肺、胃和小肠的上皮组织。它们的作用是调节对当前环境刺激的先天和后天免疫反应。它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抗原处理后展示给免疫系统的T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人体内大部分DC处于非成熟状态,表达低水平的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体外激发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较低,但未成熟DC具有极强的抗原吞噬能力,在摄取抗原(包括体外加工)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时即分化为成熟DC,而成熟的DC表达高水平的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DC在成熟的过程中,由接触抗原的外周组织

树突状细胞的类型

  树突状细胞:  1.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dendritic cell,FDC) FDC定居于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FDC与抗原抗体复合物高度亲合力,能够捕获和滞留抗原,并在记忆B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是参与再次免疫应答的APC.  2.淋巴样树突状细胞(Lymphoi

树突细胞对B细胞的号令

免疫系统的哨兵—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有一个特殊的名声,就是能切碎任何所遇见的外来蛋白(foreign protein)。并且,它们会将剩下需要处理的物质指点给T细胞,帮助协调免疫反应过程。现在,美国的研究者发现:树突细胞还能直接而完整地捕获“战俘”并拖运它们,整个过程

影响组织炎症癌症转变及免疫治疗响应的免疫细胞

  2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细胞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隶属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组的论文“Immune cell types and secreted factors contributing t

树突细胞的分离实验(一)

基 本 方 案 1 塑 料 黏 附 和E A 玫 瑰 花结 富 集DC此种技术用于分离DC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其间只经过了微小的修改(Steinman衫aZ., 1979)材 料(带V 项 目 见 附 录 1)胶原酶消化的脾脏细胞悬液(见辅助方案)高密度牛血清白蛋白(BSA) 溶液R P M I 16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来源

  人树突状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DC的来源有两条途径:①髓样干细胞在GM-CSF的刺激下分化为DC,称为髓样DC(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也称DCl,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包括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研究

  人体内大部分DC处于非成熟状态,表达低水平的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体外激发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较低,但未成熟DC具有极强的抗原吞噬能力,在摄取抗原(包括体外加工)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时即分化为成熟DC,而成熟的DC表达高水平的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DC在成熟的过程中,由接触抗原的外周组织

树突状细胞物种起源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因其表面具有星状多形性或树枝状突起而得名,是科学家 Ralph M. Steinman于1973年首先发现的。DC尚无特异性细胞表面分子标志,主要通过形态学、组合性细胞表面标志、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能激活初始T细胞等特征进行鉴定。DC起源自骨髓多

树突状细胞的分布范围

  它们通常少量分布于与外界接触的皮肤(黏膜)部位,主要为皮肤(在皮肤上的,称为Langerhans细胞[注:Paul Langerhans (1847-1888), German anatomist]),和鼻腔、肺、胃与肠的内层。 血液中也可发现他们的未成熟型式。他们被活化时,会移至淋巴组织中与T

树突状细胞的分布情况

它们通常少量分布于与外界接触的皮肤(黏膜)部位,主要为皮肤(在皮肤上的,称为Langerhans细胞[注:Paul Langerhans (1847-1888), German anatomist]),和鼻腔、肺、胃与肠的内层。 血液中也可发现他们的未成熟型式。他们被活化时,会移至淋巴组织中与T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来源

  人树突状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DC的来源有两条途径:①髓样干细胞在GM-CSF的刺激下分化为DC,称为髓样DC(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也称DCl,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包括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

树突状细胞分化主要途径

分化主要有两条途径:①髓样干细胞在 GM-CSF的刺激下分化为DC,称为髓样DC( 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也称DC1,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②来源于淋巴样干细胞,与T细胞和NK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称为淋巴样DC( Lymphoid dendriti

树突细胞的分离实验(二)

1.将2 管 I m l 的 4000U /m l 胶 原 酶 D 稀 释(足够用于2 0 个脾脏): Im l 加 入 9m l H B S S(稀 释 至 400U /m l ,步 骤 8 使用), I m l 加 入 39m l 的 H B S S (稀 释 至 100U /ml)。置

树突状细胞的分布范围

  它们通常少量分布于与外界接触的皮肤(黏膜)部位,主要为皮肤(在皮肤上的,称为Langerhans细胞[注:Paul Langerhans (1847-1888), German anatomist]),和鼻腔、肺、胃与肠的内层。 血液中也可发现他们的未成熟型式。他们被活化时,会移至淋巴组织中与T

树突状细胞的来源途径

人树突状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DC的来源有两条途径:①髓样干细胞在GM-CSF的刺激下分化为DC,称为髓样DC(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也称DCl,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包括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特点

人体内大部分DC处于非成熟状态,表达低水平的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体外激发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较低,但未成熟DC具有极强的抗原吞噬能力,在摄取抗原(包括体外加工)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时即分化为成熟DC,而成熟的DC表达高水平的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DC在成熟的过程中,由接触抗原的外周组织迁移

免疫学实验中性炎症细胞吞噬试验介绍

  中性炎症细胞吞噬试验介绍: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直接吞噬和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本试验主要用于诊断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障碍性疾病。   中性炎症细胞吞噬试验正常值:   吞噬率(n=50);(91.04±5.77)%   杀菌率(n=50):(32.

树突状细胞的基本信息

树突状细胞(也称DC细胞)是由加拿大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发现的,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

关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简介

  人体内大部分DC处于非成熟状态,表达低水平的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体外激发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较低,但未成熟DC具有极强的抗原吞噬能力,在摄取抗原(包括体外加工)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时即分化为成熟DC,而成熟的DC表达高水平的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DC在成熟的过程中,由接触抗原的外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