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疏浚以缓解湖泊蓝藻水华生态机制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沉积物疏浚作为有效缓解蓝藻水华的措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城市湖泊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疏浚背后的生态学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环境基因组学学科组副研究员万文结和杨研究员玉义与德国莱布尼茨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所(IGB)研究人员开展合作,以蓝藻水华严重的武汉南湖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南湖疏浚前后水体的浮游细菌群落组成以及水体与沉积物的理化性质。研究人员使用多种统计学分析方法,从稀有和丰富种的角度分析了浮游细菌对环境扰动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稀有浮游细菌较丰富浮游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稀有和丰富浮游细菌的群落组装受水体含氧量的影响,群落组装可以作为反映浮游细菌群落功能的生物指标。该研究为稀有和丰富浮游细菌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了新见解,丰富了疏浚措施治理蓝藻水华的环境政策理论基础。 研究成果以Stronger environm......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疏浚以缓解湖泊蓝藻水华生态机制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沉积物疏浚作为有效缓解蓝藻水华的措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城市湖泊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疏浚背后的生态学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环境基因组学学科组副研究员万文结和杨研究员玉义与德国莱布尼茨淡

上海母亲河百年大疏浚

  上海市民期盼已久的"母亲河"治本工程、民生工程和景观环保工程----苏州河市中心城区段底泥疏浚工程,今天正式全线启动,标志着沉睡百年的苏州河黑臭底泥将首次进行大规模疏浚。据悉,上海苏州河的目标是打造成东方"莱茵河"。  苏州河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53.1公里。历史上的苏州河,风光旖旎,水产丰

我国自主研发疏浚重器“天鲲号”投产首航

  南京3月13日 记者13日从南京海关获悉,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12日完成通关手续,从江苏连云港开启首航之旅,标志着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疏浚重器“天鲲号”正式投产。  “天鲲号”是现役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天鲸号”的升级版,全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

氧化蓝藻处理系统:吃的是蓝藻-吐的是清水

  9月11日,武汉中山公园内5000平方米人工湖暴发大量蓝藻,沿湖行走就能闻到强烈臭味。  9月9日,南昌市进贤县军山湖水质明显变差,蓝藻暴发,连村民家养的牛都不愿意喝湖水了。  9月8日,温州市政府表示,在供水覆盖500万人的珊溪水库,藻类污染程度有所趋缓。  ……  蓝藻已成为我国湖泊、河流等

我国自主研发疏浚重器“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

新华社天津6月12日电 题:我国自主研发的疏浚重器“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 记者12日从中交天津航道局获悉,经过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这标志着“天鲲号”向着成为一艘真正的

蓝藻的生物毒性研究

图1. 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蓝藻的培养。 由蓝绿藻类原核生物所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物质,日渐成为制药业感兴趣的原料,但与此同时,其潜在的生物毒性可能对环境和食品产生危害,关于它们的鉴定工作亦非轻而易举之事。 蓝绿藻类原核生物(通常亦称蓝藻)指的是具有光合活性的细菌,主要生长于海洋

蓝藻与光合细菌区别

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与光合细菌区别是:光合细菌(红螺菌)进行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应过程不放氧,为厌氧生物,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

上海苏州河首次疏浚底泥-昔日墨河或重现生机

  上海市民期盼已久的“母亲河”治本工程――苏州河市中心城区段底泥疏浚工程,近日全线启动,标志着沉睡百年的苏州河黑臭底泥将首次进行大规模疏浚。   苏州河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53.1公里。1920年前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开始排入苏州河,苏州河水面开始黑臭,鱼虾逐渐绝迹,

太湖治污,多亏这些“医生”

  今年是太湖水危机发生十周年。当年蓝藻堆积、湖水恶臭、自来水厂关停、市民疯抢矿泉水的场景,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令人高兴的是,尽管10年来太湖流域的人口增加了1000多万、GDP翻了一番,但太湖水质没有继续恶化,蓝藻水华也没有大规模暴发。  太湖转危为安,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被称

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硅藻门鉴定-——蓝藻门鉴定

实验材料色球藻属念珠藻属颤藻属藻类试剂、试剂盒I-KI 溶液0.1%甲基蓝溶液浓KOH溶液仪器、耗材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吸水纸实验步骤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光合自养原植体植物。细胞无核膜、核仁及其他细胞器,在细胞中央具有核物质,属于原核生物。蓝藻植物体多为蓝绿色,含叶绿素 a 、藻蓝

太湖2011年蓝藻水华情势会商举行

  3月18日下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与江苏省水利厅举行了太湖2011年蓝藻水华情势会商会。南京地理所有关专家、科技处负责人以及江苏省水利厅相关业务部门领导、江苏省水利科学院和江苏省气象台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商会上,南京地理所孔繁翔研究员分析了2010-2011年太湖

安徽巢湖蓝藻“抬头”恶臭浓浓

  今年入夏以来,随着气温升高,巢湖局部湖面蓝藻又开始“抬头”,部分湖面开始出现蓝藻集聚。在巢湖西半湖,靠近岸边的一些水域基本被蓝藻及其他浮游植物覆盖,在一些靠近岸边的弯道里,聚集起来的蓝藻在烈日的暴晒下已经发黑,散发出浓浓的恶臭味。  多年来,为了减少巢湖水质富营养化对蓝藻生长的影

蓝藻“攻陷”武汉南湖6500亩水面

    昨日,洪山区珞狮路文馨街转角处的南湖湖面上,3艘渔船正在打捞蓝藻。正在忙活的南湖渔场职工称,头天一场大暴雨,又刮大风,蓝藻都沉到水下了。但太阳一出,气温升高,它们又会全部翻上来。     自7月中旬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风力偏小,南湖水域开始局部暴发蓝藻。至8月初,

水利部发布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清淤疏浚情况调研通知

  各流域管理机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河湖中心:  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分工和部领导有关要求,我部定于近期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有关清淤疏浚工作组织开展调研,指导地方科学实施清淤疏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分工  调研工作由水利部河湖司牵头组织,各流域管理机构

欧洲投资开发蓝藻生物能源

  蓝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始单细胞生物。此前美国已有一些研究尝试利用它来生成清洁能源:利用基因改造的蓝藻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生成氧气和醇类有机物,而醇类有机物可以作为能源使用。   据参与项目的帝国理工学院介绍,该项目由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计划在4年内开发一个原型系

蓝藻门(Cyanophyta)结构与功能观察实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蓝藻门代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繁殖和生活史;掌握 蓝藻门的基本特征及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和制片观察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颤藻属、念珠藻属、微囊藻属、色球藻属、0.2%亚甲蓝溶液等。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1.颤藻属(Oscill

扬州大学研发蓝藻“节育”新技术

  蓝藻治理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丛海兵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通过加压沉淀控制蓝藻生长的新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据了解,该技术通过给蓝藻加压,破坏藻细胞内的“气泡”,使其失去悬浮生长的能力,不能再悬浮于水面接受光照而生长繁殖,而是沉入水底在无光或弱光条件下衰亡

植物系统学实验:蓝藻门(Cyanophyta)

一、目的要求   掌握蓝藻门代表植物  细胞的形态、结构、繁殖和生活史;掌握 蓝藻门的基本特征及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和制片观察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颤藻属、念珠藻属、微囊藻属、色球藻属、0.2%亚甲蓝溶液等。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1.颤藻属(Oscillatoria)   植物体为单

宜兴启动太湖蓝藻预警监测

  江苏省宜兴市日前全面启动太湖水污染与蓝藻预警监测工作,全方位动态掌握太湖水质及蓝藻发生情况,为太湖综合治理、湖泛预警和应急防控提供及时、可靠的技术依据。   宜兴市蓝藻监测预警工作主要包括3个方面:对百渎港等12条主要入湖河流断面进行不间断的自动监测。对太湖西部沿岸一带水域的社渎港口等8个点位

水专项成果成“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亮点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3月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展览重点介绍了“十一五”期间落实《科技规划纲要》、实施国家科技计划的成果,其中“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成果展览尤为突出。在展览期间,记者就“十一五”水专项取得的成果和“十二五”水专项要实现的目标及主要任务采访了水专项第一行

转基因蓝藻能生成更多氨基酸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通过改变蓝藻细胞内负责调控生物节律的基因,可使其有用氨基酸的生成量成倍提高。  日本明治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同行合作,对蓝藻中的集胞藻进行了研究。  公报中指出,集胞藻在光线照射下,会吸收二氧化碳,在体内产生能量。研究小组认为,如果改变集胞藻生

太湖蓝藻已是常态-专家呼吁理性看待

近日,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引起了部分群众不必要的惊慌。对此,专家呼吁,要理性看待太湖蓝藻,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治理,不必恐慌。 自去年太湖蓝藻导致无锡发生了饮用水危机之后,蓝藻一直成为敏感的话题。当地政府也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预防蓝藻再次大规模暴发,确保不发生饮用水危机。 

研究发现蓝藻代谢与环境适应新途径

  本报讯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杨琛研究组利用动态代谢流量组与代谢组分析技术发现一条新的代谢途径,揭示了该途径为蓝藻适应环境所必需及其重要的进化及生态学意义。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外界营养环境变化的代谢系统及调控机制。如陆生动物进化出著名的鸟氨酸—

昆明滇池暴发蓝藻--湖水如绿漆

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2010年11月29日,因近日气温回升,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一阵阵腥臭气味。滇池是云南九

蓝藻和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原核的蓝藻和真核植物(包括其他藻类)中的叶绿体,都同样进行放氧的光合作用,这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氧气、能源和原料。对叶绿体和蓝藻的细胞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作分析,证明真核生物的叶绿体可能起源于蓝藻祖先的内共生。这使蓝藻在20多年来已成为光合作用研究的模式生物。蓝藻基因组的作图和测

转基因蓝藻可用于制造化学燃料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化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对蓝藻进行了改造,使其能生产出丁二醇,这是一种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化学品,也是生产生物化工原料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第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论文领导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副教授渥美翔太(音译)说:“大部分化学原

蓝藻和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原核的蓝藻和真核植物(包括其他藻类)中的叶绿体,都同样进行放氧的光合作用,这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氧气、能源和原料。对叶绿体和蓝藻的细胞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作分析,证明真核生物的叶绿体可能起源于蓝藻祖先的内共生。这使蓝藻在20多年来已成为光合作用研究的模式生物。  蓝藻基因组的

太湖蓝藻:问题在水上根子在岸上

目前太湖水域水质稳定,蓝藻浓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高先生经常到无锡出差,这几天,他又到无锡办事。住进宾馆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水龙头,接了些水在手心,仔细闻了闻。“不臭,没什么异味。”他放心地自语。 像高先生这样做的人还不少。这也难怪——去年的5月底,无锡正遭遇不堪的供水危机,那几天,水管里流出来的自

研究发现蓝藻代谢与环境适应新途径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杨琛研究组利用动态代谢流量组与代谢组分析技术发现一条新的代谢途径,揭示了该途径为蓝藻适应环境所必需及其重要的进化及生态学意义。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外界营养环境变化的代谢系统及调控机制。如陆生动物进化出著名的鸟氨酸—尿素循环,用于

转基因蓝藻可用于制造化学燃料

  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化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对蓝藻进行了改造,使其能生产出丁二醇,这是一种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化学品,也是生产生物化工原料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第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论文领导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副教授渥美翔太(音译)说:“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