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和测定意义

红细胞是人体中最多的一类细胞,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进行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每天有许多细胞因衰老而死亡,另有许多新生的红细胞取代衰老的,使红细胞数量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持身体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机体发生出血、血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都可发生变化。此时需做红细胞计数以得到红细胞的确切数量。 红细胞英文缩写为RBC。正常人红细胞因性别和年龄差异有所不同: 男 性:(4.0~5.5)×1012/L ; 女 性:(3.5~5.0)×1012/L ; 新生儿:(6.0~7.0)×1012/L (1)红细胞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而使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多,超过参考值上限或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比例失常。常见于以下情况:严重呕吐和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所致的脱水、尿崩症、晚期消化道肿瘤、糖尿病酸中毒等均因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而使红细胞呈现相对增加。 (2)红......阅读全文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规律的科学,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就是描述血液各种流变性质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及其改变程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治疗,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和药物研究及群体普查及亚

血液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

血液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

血液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

血液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六)

3 、红细胞变形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近几年来在临床医学上越来越重视 RBC 变形性的研究,这是因为 RBC 变形性异常,即 RBC 变形性降低时( IR 或 TK 值增大),会使全血粘度,尤其是高剪切率下全血粘度升高,影响微循环和 RBC 寿命。不仅是某些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某些疾病的重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四)

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 HCT 的关系:  有人统计 HCT 在 0.36-0.46 时,脑梗塞发病率为 18.3% , HCT 在 0.46—0.50 时,脑梗塞的发病率为 43.6% ,而 HCT 在 0.51 以上者脑梗塞发生率增加到 63.6% ,所以,随着 HCT 增高,脑梗塞的

红细胞检验基础知识(二)

(二)红细胞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即spherpcyte)  红细胞直径缩小(常<6m)厚度增大、生理性中心淡染区消失,为一膨脏的球形。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多>2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也可见到。  2.椭圆形红细胞(elliptocyte) 红细胞长径增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八)

2 、血小板聚集性测定  血小板是人体内作为促进止血和参与凝血的主要物质,血小板粘附于异物表面后很快即发生聚集。血小板聚集通常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着的能力,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首要基本条件,是反映血小板功能指标之一。血小板膜上存在着 ADP (二磷酸腺苷受体), ADP 可使血小板聚集,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七)

(十)全血相对粘度  全血粘度ηb 与血浆粘度ηp 之比,称为全血相对粘度,用ηr 表示。ηr 是没有单位的纯数。          ηb计算公式为 η r =----------------          ηp  若将全血高切粘度代入上式,则为全血高切相对粘,若将全血低切粘度代入上式,则为全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质内尚存留多少不等的嗜碱物质,RNA,经煌焦油蓝,新亚甲蓝活体染色法染色后,嗜碱物质凝聚成颗粒,其颗粒又可联缀成线,而构成网织状,此种红细胞即网织红细胞,仍于骨髓内停留一定时间,然后再释放入血流。因此骨髓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五)

(五)血沉方程 K 值  血沉快慢与血液成分改变有关,其中直接与红细胞多少(即 HCT 高低)密切相关。血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HCT , HCT 成为影响血沉的主要因素。若 HCT 高, ESR 减慢,反之, ESR 增快 HCT 低, ESR 与 HCT 之间呈一定的数学关系。通过血沉方

尿常规各指标的临床意义

一、一般检查:1、尿量:[正常参考值]  成人:1.0-1.5L/24h,或1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临床意义]  1.尿量减少  (1)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  (2)病理性常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 

尿液常规检验临床意义

一、一般检查:1、尿量:[正常参考值]成人:1.0-1.5L/24h,或1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临床意义]1.尿量减少(1)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2)病理性常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2.尿量增多(1)生理性出汗少、饮

关于血常规检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液检验以前是指血常规检查,是手工操作、显微镜下计数的,它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共有10来个项目。做一个病人的血常规检验最熟练、最快速也要10来分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仪器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

性激素的临床应用

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主要为睾酮及少量的脱氢异雄酮及雄烯二醐。睾酮的主要代谢产物为雄酮。    雄性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1、刺激胚胎期及生后男性内、外生殖器的分化、成熟和发育;2、促进蛋白质合成的

尿液分析试纸原理和临床意义

随着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现将尿液分析试纸原理和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报告如下:一、葡萄糖:1、反应原理:采用酶法测试,用两种酶,分别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主要反应过程如下:现阶段,所有的试纸都是采用酶法,因为酶法相比较于

尿液分析试纸原理和临床意义

随着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现将尿液分析试纸原理和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报告如下:一、葡萄糖: 1、反应原理:采用酶法测试,用两种酶,分别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主要反应过程如下:现阶段,所有的试纸都是采用酶法,因为酶法相比较

尿液分析仪临界值怎么设定

尿常规项目标准操作干化学法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尿常规检验通常以新鲜晨尿为宜,但门诊患者可以随机留尿。尿液标本采集 应使用洁净带盖的一次性容器,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混入。标本留 取后要及时送检。 对于不能立即检查的标本,在冰箱内一般可保存 6-8 小时。要根据检验项目 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防腐及保存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一)

尿液的干化学分析在各级医院甚至诊所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各品牌的尿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虽略有差异,项目代码也略有不同,但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一、葡萄糖(GLU)[反应原理]:采用酶法测试,用两种酶,分别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主要反应过程如下:现在几乎所有的试纸都是采用酶法,因为酶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

性激素六项检测及临床解读!

雌性激素可以促进女性生殖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其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来调节激素的水平。临床上可以通过测定性激素的水平来了解女性的内分泌功能,诊断相关疾病。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李爱斌教授在医生站app进行了《女性性激素的检测及临床解读》的精彩讲座,对性激素六项进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有形血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大类。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又份为: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和无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这样白细胞就一共分出了五个类型,所以检测这白细胞的五个类型的相应血细胞分析仪就叫五份类血细胞分仪。  &nb

异常红细胞显微镜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1.  实验原理用瑞氏染色法,对制备好的血涂片进行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检查。2. 标本采集: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2.2 标本要求:2.2.1 抗凝剂采用EDTA K2抗凝。2.2.2 用手指末梢血作检验时,如手指有冻疮,则主张采用耳垂血。3. 标本储存:取

血小板系列参数无数值的原因及对策

血小板是一个多功能的血细胞,具有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等功能,其最主要的功能是止血、凝血。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导致机体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血小板计数在临床诊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作为间接反映血小板生理功能状态的指标,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和疗效判定中有着重

血小板微粒及其临床应用

   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 PMP)是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释放的一种超微膜性囊泡。其直径小于0.5μm,不能用普通显微镜观察到其形态,不能用包括血小板计数仪在内的常规检测血小板的方法来检测。血小板微粒膜上携带有静息状态下血小板膜上的多数成分

血镁测定的测定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测定方法镁和钙有许多相似的生理功能(存在相互拮抗),钙、镁之一发生紊乱时,另一个也常有紊乱,例如,低血镁症常同时有低血钙症。镁的测定多采用化学法。甲基麝香草酚比色法:镁可与甲基麝香草酚染料结合成蓝紫色复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参考值血清镁:0.74~1.0mmol/L,男性略高于女性。溶血对血清

免疫细胞化学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免疫细胞化学的发展对许多领域的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尤为突出。本章 仅就免疫细胞化学在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方面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一、确定神经递质的性质、定性和分布  早期的神经科学工作者应用传统的神经解剖学研究方法如甲基蓝染色法、镀银染色法等对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做了大量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标本采集要求:1、 采血部位:动脉血可采任何部位, 一般选用容易采取的动脉。2、 采血器材:2ml 或5ml 的注射器,使用前先用100u/ml 的肝素湿润内壁,具体操作如下:将2ml 的浓肝素(12500u/ml)全部加到100ml 的生理盐水瓶中,混匀,用注射器吸取稀释的肝素,湿润内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6)03-0351-02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血小板在执行生理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应用有哪些?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开始向定量科学方向发展。大部分实验的研究重点已经变成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