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菌奴卡菌简介

一、病原介绍奴卡菌病由星形奴卡氏菌、巴西奴卡菌或豚鼠奴卡菌引起,病菌为需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星形奴卡菌为主要致病菌。检验方法:星形奴卡菌96h BAC(接种血平板+中国兰);涂片革兰染色;培养革兰染色;涂片抗酸染色:弱阳性二、感染途径带菌的灰尘、土壤或食物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然后局限于某一器官或组织,或经血循环散播至脑、肾或其他器官。三、易感人群本病的发生和传播途径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密切关系。常在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基础上并发,如白血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结缔组织病、结核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者等。四、奴卡菌病是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原发感染在肺,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肺部症状,有时也可经血源播散侵犯胸膜、脑、肾脏而成为系统性感染,以中年患者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组织损伤多为本病致病条件之一。约70%的病例有肺部症状,呈小叶或大叶肺炎改变,常为慢性。但也可以是单个孤立的肺脓疡。病理变化:主要为化脓性肉芽肿样......阅读全文

少见菌奴卡菌简介

一、病原介绍奴卡菌病由星形奴卡氏菌、巴西奴卡菌或豚鼠奴卡菌引起,病菌为需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星形奴卡菌为主要致病菌。检验方法:星形奴卡菌96h BAC(接种血平板+中国兰);涂片革兰染色;培养革兰染色;涂片抗酸染色:弱阳性二、感染途径带菌的灰尘、土壤或食物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然后局限

奴卡菌性足菌肿病例分析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6 岁。因左腹股沟术后皮肤红肿、破溃半年就诊。患者于 2015 年 2 月因右小腿肿物于某医院行“右小腿肿物切除+左腹股沟皮瓣转移术”,术后 3 个月出现左腹股沟供皮区及右小腿植皮区皮肤红肿、破溃,后右小腿逐渐溃烂,肌肉外露坏死,并出现贫血、血小板明显升高,考虑“恶性溃疡”于

奴卡菌的生物学特性

1. 革兰氏染色革兰阳性或不定,无芽孢和鞭毛,菌体呈多向的分枝丝状。2. 严格需氧,可在普通琼脂上室温或35℃缓慢生长,初代分离常需孵育1周。在不同培养基或培养时间菌落形态差异大,可出现光滑到颗粒状、不规则、皱褶或堆积的菌落。都能形成气生菌丝,使菌落表面出现粉状或天鹅绒样气生菌丝体,菌落有泥土气

诺卡菌属简介

一、    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诺卡菌属细胞壁含分枝菌酸,是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需氧性放线菌。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不属于人体正常菌群,故不呈内源性感染。分为星形诺卡菌、短链诺卡菌、鼻疽诺卡菌、肉色诺卡菌、巴西诺卡菌、越橘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南非诺卡菌、苦味诺卡菌等9种。对人致病的主要

慧眼识菌——少见菌之侵蚀艾肯菌

侵蚀艾肯菌(Eikenella corrodens)为革兰阴性细长杆菌(个人感觉镜下跟铜绿假单胞菌差不多),属于HACEK群苛养菌,归入艾肯菌属,奈瑟菌科。标本来源:患者,男,70岁,缘于10天前,弯腰起身后突发左侧头痛,继之出现左眼睑肿胀疼痛,流泪,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患者症状

一例皮肌炎合并播散型奴卡菌病病例分析

患者女,47岁,因"皮疹11个月,四肢无力8个月余,咳嗽、咳痰3个月余,间断发热11 d"于2015年12月5日收入我院。患者于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眶周、右侧颈部及前胸处皮疹,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效。8个月前出现四肢无力,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谷丙转氨酶为2

治疗诺卡菌病的简介

  1.局部治疗  皮肤脓肿、脑脓肿、脓胸等,可辅以切开排脓及切除坏死组织。  2.药物治疗  首选磺胺类药物。常用磺胺嘧啶,至少用到全部症状和体征消失6周以后。有迁徙性脓肿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连续治疗1年,以防止潜在病变复发。联合甲氧苄啶(TMP)可提高疗效。其他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噻唑(ST),

关于诺卡菌病的简介

  诺卡菌病为诺卡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多数为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少数为肉芽肿性疾病。可侵袭皮肤和内脏,以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诺卡菌病并不常见,但分布于世界各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中年以后为多见,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淋巴网状系统恶性疾病、器官移植、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

诺卡菌属

一、    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诺卡菌属细胞壁含分枝菌酸,是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需氧性放线菌。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不属于人体正常菌群,故不呈内源性感染。分为星形诺卡菌、短链诺卡菌、鼻疽诺卡菌、肉色诺卡菌、巴西诺卡菌、越橘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南非诺卡菌、苦味诺卡菌等9种。对人致病的主要

关于诺卡氏放线菌的简介

  诺卡氏菌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菌丝体,剧烈弯曲如树根或不弯曲,具有长菌丝。这个属的特点是在培养15小时至4天内,菌丝体产生横隔膜,分枝的菌丝体突然全部断裂成长短近于一致的杆状或球状体或带杈的杆状体。每个杆状体内至少有一个核,因些可以复制并形成新的多核的菌丝体。此属中多数种无气生菌丝,只有营养菌丝,

诺卡菌属的防治

  由星形诺卡菌引起的诺卡放线菌病,若不治疗常致死。用适宜抗生素治疗的病人中死亡率最高的(>50%)是有弥漫性感染伴免疫受损的病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最低的(15%死亡率)是免疫功能正常并且病变局限于肺部的病人。因为大多数病例对治疗反应缓慢,氨苯磺胺的剂量应维持血浓度12~15mg/dl(如磺胺

诺卡氏菌属概述

  诺卡氏菌属(Nocardia)它又名原放线菌属,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菌丝体医学教育|网,剧烈弯曲如树根或不弯曲,具有长菌丝。这个属的特点是在培养15小时至4天内,菌丝体产生横隔膜,分枝的菌丝体突然全部断裂成长短近于一致的杆状或球状体或带杈的杆状体。每个杆状体内至少有一个核,因些可以复制并形成新的

诺卡菌感染临床分析

诺卡菌为一种革兰阳性需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海水、淡水中,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损伤的皮肤直接接触感染,可引起感染部位的化脓性炎症、坏死,严重者可通过血液播散至全身,进而形成脓毒血症,对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群感染机会相对较高[1-3]。临床上诺卡菌感染较少见,但近年来诺卡菌感染病例报道数量呈上升趋势

诺卡放线菌病的症状体征

   诺卡菌侵犯皮肤和内脏,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1、肺奴卡菌病约75%的病例侵犯肺部,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小叶性或大叶性肺炎,以后趋向于慢性病程,可类似肺结核病表现。咳嗽,开始为干咳,无痰,继而产生黏脓性痰,也可在痰中带血;若有空洞形成,可有大量咯血。常伴有发热、盗汗、

诺卡放线菌病的症状及并发症

  症状体征   诺卡菌侵犯皮肤和内脏,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1、肺奴卡菌病约75%的病例侵犯肺部,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小叶性或大叶性肺炎,以后趋向于慢性病程,可类似肺结核病表现。咳嗽,开始为干咳,无痰,继而产生黏脓性痰,也可在痰中带血;若有空洞形成,可有大量咯血。常伴有

诺卡放线菌病的流行病学及症状体征

  流行病学  诺卡菌病见于世界各地。在美国1年诊断本病500~1000例,大多为成人,男女比例约2∶1,发病季节和患者职业无差异。诺卡菌寄 生于土壤腐物中,可在空气中形成菌丝体,人吸入菌丝片段是主要传染途径,亦可经破损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感染。通常为散发性发病,但文献记载有4起诺 卡菌小规模暴

分析诺卡菌病的病因

  诺卡菌属共百余种,广布于土壤,大多为需氧菌。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不属于人体正常菌群,故不呈内源性感染。对人致病的主要有3种:星形诺卡菌、豚鼠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以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多见,后者致病力强,可引起暴发流行。

诺卡氏菌属的概述

诺卡氏菌属的概述:诺卡氏菌属(Nocardia)它又名原放线菌属,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菌丝体,剧烈弯曲如树根或不弯曲,具有长菌丝。这个属的特点是在培养15小时至4天内,菌丝体产生横隔膜,分枝的菌丝体突然全部断裂成长短近于一致的杆状或球状体或带杈的杆状体。每个杆状体内至少有一个核,因些可以复制并形成新

简介/集菌仪

集菌仪是一次性使用全封闭集菌培养器或可反复使用集菌培养器的配套使用设施,.图册供试品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实施正压过滤并在滤器内进行培养,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供试品通过进样管道连续被注入集菌培养器中,利用集菌培养器内形成的下压,通过0.45µm孔径的滤膜过滤,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截留

甲烷菌的简介

  甲烷菌属于原核生物,是专性严格厌氧菌、生长繁殖特别缓慢、培养分离比较困难。产甲烷菌不能在有氧气处生存,因此它们只能在完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被发现。只有产甲烷和发酵作用能够在只有含碳化合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情况下发生。产甲烷作用对人类也有用处。通过产甲烷作用,有机废物可以转化成有用的甲烷(“沼气”)。产

酪酸菌的简介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属于芽孢杆菌科,梭菌属,革兰氏阳性,有芽孢,孢子卵圆,偏心或次端生。可抵抗不良环境。  丁酸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其直径为(0.6~1.2)×(3.0~7.0)µm,两端钝圆,中间部分轻度膨胀,细菌呈直杆状或稍有弯曲,单个或

志贺菌属简介

 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根据生化反应与血清学试验该属细菌分为痢疾、福氏、鲍氏和宋内志贺菌四群。CDC分类系统(1989)将生化性状相近的A、B、C群归为一群,统称为A、B、C血清群,将鸟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均阳性的宋内志贺菌单列出来。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的

沙门菌属简介

(一)沙门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本属菌为(0.7~1.5)μm×(2.0~5.0)μm,无芽胞,无荚膜的革兰阴性直杆菌。除鸡沙门菌外都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多数有菌毛。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上即能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在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5℃

艰难梭菌简介

一、流行病学1、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ifficile)为专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产生A、B两种毒素,为条件致病菌,可导致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CDAD)。2、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

放线菌的代表属诺卡氏菌属的介绍

  诺卡氏菌属(Nocardia)它又名原放线菌属,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菌丝体,剧烈弯曲如树根或不弯曲,具有长菌丝。这个属的特点是在培养15小时至4天内,菌丝体产生横隔膜,分枝的菌丝体突然全部断裂成长短近于一致的杆状或球状体或带杈的杆状体。每个杆状体内至少有一个核,因此可以复制并形成新的多核的菌丝体

黄蜂蛰伤致巴西诺卡菌性原发性皮肤诺卡菌病病例报告

摘要:本文报道了一例既往史无特殊的87岁女性患者,因“黄蜂蛰伤右手背后10天,右前臂疼痛性结节性红斑7天”就诊。患者右前臂皮损于就诊前一周迅速恶化,在先后接受多种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后病情均无改善。在详细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后,我们对患者皮损部位先后进行了穿刺检查及脓肿切开引流,并对所得分泌物分别进行细菌、

诺卡菌属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奴卡菌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

诺卡菌属的防治方法介绍

诺卡菌属的防治方法介绍:由星形诺卡菌引起的诺卡放线菌病,若不治疗常致死。用适宜抗生素治疗的病人中死亡率最高的(>50%)是有弥漫性感染伴免疫受损的病人,最低的(15%死亡率)是免疫功能正常并且病变局限于肺部的病人。因为大多数病例对治疗反应缓慢,氨苯磺胺的剂量应维持血浓度12~15mg/dl(如磺胺嘧

形形色色的诺卡菌感染

诺卡菌(Nocardia)是一种机会致病菌,不是人体正常菌群,不会内源性感染。诺卡菌可引起诺卡菌病(Nocardiosis),其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肉芽肿性病变,多由呼吸道吸入病原菌或经外伤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缺陷病人。诺卡菌为严格需氧菌,革兰染色阳性或不定,抗酸染色呈弱抗酸性,存在于土壤、腐物和有

诺卡菌的生物学特性

诺卡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与放线菌属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革兰染色阳性。部分诺卡菌抗酸染色呈弱阳性,但如延长脱色时间则变为阴性,据此与典型的结核杆菌相区别。诺卡菌属为专性需氧菌,能形成气生菌丝。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或沙保培养基上于室温或37℃均可生长。但繁殖速度慢,一般需5~7天可见菌落。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