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血培养假阳性的原因及对策

色原法血培养系统采用比色计传感器和反射光原理,监测溶于培养基中的二氧化碳(CO2)的产生和存在状况。样本中存在的微生物在新陈代谢或分解糖类过程中产生CO2导致培养基酸碱度(PH)改变,从而导致培养瓶底部的半透硅胶材料(Liquid Emulsion Sensor , LES)颜色变浅,通过照射感应器连续采集信号后形成反应曲线进行分析,采用初始阈值法、斜率法及加速度法三种运算法则及时得到阳性信号。 临床工作中仪器显示阳性报警,而涂片染色未见细菌,转种平板无菌生长为假阳性。导致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一、环境因素: 1.温度:实验室室温的变化(如开关空调导致的温度骤然变化、空调直对仪器吹风等)导致反应曲线下滑或上升引起仪器报阳。 2.供电:仪器连接的电源电压不稳定或同一电源下连接其它频繁使用的大功率......阅读全文

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

一、血培养检测 采血指征: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1. 发热(≥38℃)或低温(≤36℃)。2. 寒战。3. 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4. 粒细胞减少(成熟

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世上最全基本操作流程)

一、血培养检测 采血指征: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1. 发热(≥38℃)或低温(≤36℃)。2. 寒战。3. 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4. 粒细胞减少(成熟

血培养的污染问题及其鉴别

要求:为了将血培养污染最小化,每个实验室必须具有以下措施:     a 注重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的培训提高,减少污染的发生    b 采集合适的血培养套数以便有效检出病原微生物,并能正确区分血培养污染;    c 结合医院血培养开展

脓毒血症金标准-血培养操作规范

血标本的采集和培养 (一)血培养采集的时间 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采集2套(每套包括1只普通血培养瓶及1只厌氧血培养瓶)以上血培养标本。 说明:实验数据表明细菌入血后约1小时,寒战和发烧开始

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

血培养检测 采血指征:     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 发热(≥38℃)或低温(≤36℃)。2. 寒战。3. 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

特殊血培养

1.分枝杆菌血培养要求:必须用特殊的商品化分枝杆菌血培养瓶。所有培养都必须孵育至少4周。培养温度为25~30℃。说明:虽然分枝杆菌并不需要特别复杂营养的微生物,但是为了更好地从血标本中分离出分枝杆菌,需要在肉汤培养基中补充脂肪酸(如油酸)、白蛋白和二氧化碳。一些分枝杆菌菌种(如日内瓦分枝杆菌、嗜血分

血培养的质量控制与生物安全保证

实验室安全保证为了将实验室人员的损伤或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风险最小化,应按如下要求进行:1. 洗手:手或其他皮肤表面在直接接触血液或任何潜在传染性物质后,必须立即清洗。脱掉手套之后,完成工作后,离开实验室或进入实验室洁净区时都必须洗手。2. 防护屏障:在采集血样本时必须戴手套,而且在接触不同的

实验室对血培养污染的评估方案

近年来,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充分地认识到血培养的重要性,血培养成为诊断严重系统感染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方法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血培养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大家也清楚,近年来的血培养污染问题十分普遍,它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使实验室付出大量的额外工作,进行了许多不必要的试验和药敏测试,也经常误导临床医生的诊

血培养操作指南

第一节 血培养的含义及临床意义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统称血流感染),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临床上应该进行急症处理,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血培养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病原微生物,是诊

血培养操作指南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统称血流感染),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属临床医学急症,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资料显示,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发病率近10年来持续增加,2007年美国共报告菌血症发生66万例,在各种感染中居首位,且死亡率高(20%~50%)

血培养报阳,转不出菌是什么原因?

 对于血培养的假阳性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问题,而且判断假阳性比较困难,很难确认是否是假阳性还是其他种种原因造成的转种失败,因而目前将血培养常见的假阳性和转种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判断。环境原因1、剧烈的温度变化    实验室环境温度剧烈变化造成血培养的生长曲线波动而导

血培养分析的质量控制

1.血培养分析前质量控制  包括:病人评估、检测项目的选择和申请、样本采集、样本运送、样本接收和处理。1.1 病人评估  要求:定期统计以下数据,作为质量评估(QA)指标:  a 按照推荐血培养采集数量采血培养的患者所占比例。 &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见双峰热;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血培养的污染问题及其鉴别

血培养的污染问题及其鉴别要求:为了将血培养污染最小化,每个实验室必须具有以下措施:  a 注重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的培训提高,减少污染的发生b 采集合适的血培养套数以便有效检出病原微生物,并能正确区分血培养污染;c 结合医院血培养开展状况,建立能客观、准确评估血培养阳性菌株是病原菌

实验室对血培养污染的评估方案(二)

结果一、血培养细菌分离情况:  从1999年10月到2003年9月,北京天坛医院共进行血培养和其它无菌部位的体液培养9139次,分离出的细菌总数为1995株。阳性分离率为21.8%。其中各种细菌为1888株,占总分离微生物的94.6%;深部真菌为107株,占5.4%。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1863株,占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见双峰热;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

分离胶促凝管联合MALDI-TOF MS直接检测血培养阳性细菌

引言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种侵入性诊疗手段的普遍应用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日益增加, 血流感染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 血流感染连续多年位于疾病死亡率排名前10位。国内报道院内血流感染的总死亡率平均为30%~40%。相对传统培养鉴定流程,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

你真的了解血培养吗?

  血培养和早期的正确抗菌治疗被视作是优先采取的措施。导致血流感染的细菌或真菌的快速准确鉴定可为诊断和治疗脓毒血症提供极其重要的临床信息。临床医生尤其是重症监护医生几乎天天和感染、抗生素打交道,血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你真的了解“血培养”吗?     什么

血培养——标本采集

采血指征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患者: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 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白细胞增多)、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昏迷,休克、多器官衰竭、C

血培养,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

 血流感染(BSI)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流,随血行播散的感染,可以表现为菌血症、真菌血症、病毒血症和脓毒症。血流感染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疾病,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

血培养的临床常见问题解析

血流感染(BSI)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流,随血行播散的感染,可以表现为菌血症、真菌血症、病毒血症和脓毒症。血流感染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疾病,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

医生如何解读培养结果?

  严重感染及其并发症是ICU中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针对重症感染,早期充分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相关指南推荐,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应当留取培养以便鉴别致病微生物。通常,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3 天后,即可得到培养结果包括细菌鉴定和药敏。此时,临床医生应

临床医生如何解读培养结果?

 严重感染及其并发症是ICU中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针对重症感染,早期充分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相关指南推荐,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应当留取培养以便鉴别致病微生物。通常,在经验性抗生素 治疗2-3 天后,即可得到培养结果包括细菌鉴定和药敏。此时,临床医生应

血培养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最佳实践

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重症感染以及判断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重要工具。规范血培养的操作,避免血标本污染,可以保证报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s)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明确真正的病原菌,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根据最新研究进展,从分析前的采血、处理标本及血培养操作过

常见的尿细菌学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尿细菌学检查对诊断尿路感染具有重要价值。主要有以下二种方法:    (1)尿涂片找细菌:尿路细菌感染时尿中含有大量细菌 ,尿液涂片镜检易找到细菌。涂片方法是:将清晨第一次新鲜中段尿10mL,取3000rpm离心后之沉渣做涂片,火焰固定,进行革兰氏染色,必要时行抗酸染色。每高倍视野细

预防血培养污染的五个技巧

假阳性及污染是血培养公认的医疗质量问题,这两者的出现导致 ICU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高、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及原本可避免的药物毒性。血培养污染的发生率是 2-3%,美国成人住院患者出现血培养污染的几率是 2.5%。  美国田纳西州 HCA公司的 Septimus等进行了一项比较

预防血培养污染的五个技巧

假阳性及污染是血培养公认的医疗质量问题,这两者的出现导致 ICU 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高、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及原本可避免的药物毒性。血培养污染的发生率是 2-3%,美国成人住院患者出现血培养污染的几率是 2.5%。美国田纳西州 HCA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质谱应用的广阔前景

  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应用前景  【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起, 质谱技术就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用于蛋白分析的强大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使用, 其在微生物检验常规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

你真的了解血培养吗?

血培养和早期的正确抗菌治疗被视作是优先采取的措施。导致血流感染的细菌或真菌的快速准确鉴定可为诊断和治疗脓毒血症提供极其重要的临床信息。临床医生尤其是重症监护医生几乎天天和感染、抗生素打交道,血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你真的了解“血培养”吗?什么时候进行血培养?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血症时,应该做常规

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2)

第六节 自动化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鉴定的自动化技术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数码分类技术集数学、计算机、信息及自动化分析为一体,采用商品化和标准化的配套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卡或条板,可快速准确地对临床数百种常见分离菌进行自动分析鉴定和药敏试验。目前自动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已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