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淋病奈瑟菌的检验

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侵袭感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及肛门直肠的黏膜,人类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和传染源。人类对淋球菌无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与染色 淋球菌呈肾形或咖啡豆形,菌体直径0.6~0.8 μm。常成对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稍凹陷,形似咖啡豆。在急性感染的机体内,其形态较典型,通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而在慢性淋病时常位于细胞外。从患者体内新分离的菌株可有荚膜和菌毛,经人工培养后,呈卵圆形或球形,排列不规则。无鞭毛和芽孢。淋球菌革兰染色阴性。用碱性美蓝染色时,菌体呈蓝色。用Pappehheim Saathof染色时,菌体呈红色,背景为天蓝色。 ......阅读全文

淋病奈瑟菌特性

(1)形态与染色:本菌的形态与脑膜炎奈瑟菌很相似。在脓汁标本中,此菌通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而在慢性淋病时常位于细胞外。从患者体内新分离的菌株可有荚膜和菌毛,经人工培养后,呈卵圆形或球形,排列不规则。无芽胞和鞭毛。(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须在含有血液、血清或多种氨基酸和无机盐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长

浅谈淋病奈瑟菌

由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称为淋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更是一种古老悠久的传染病。在我国,公元前2-3世纪,《黄帝内经素问》已有记载曰:“膀胱不和为癃。太阳作初气,病中热涨,脾受积湿之气,小便黄赤,甚作淋”。而国外,在《

淋病奈瑟菌的简介

  引发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奈瑟氏菌”,即俗称的淋球菌。这种病菌拥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够通过变异获得抗药性,或者至少使药物的疗效下降,并且它正在对越来越多种类的抗生素发展出这种免疫力。先是青霉素对它失效,再是四环素,环丙沙星,而现在到了头孢克肟。

淋病奈瑟菌的结构

  菌体结构淋球菌的致病主要与菌体外面的结构有密切关系。淋球菌外面结构为外膜,外膜的主要成分为膜蛋白、脂多糖和菌毛。膜蛋白可使淋球菌黏附于人体黏膜上,通过细胞吞噬作用进人细胞,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崩解,淋球菌扩散到黏膜下层引起感染。菌毛易黏附于子宫腔和口腔上皮细胞表面,有致病力及传染性。

淋病奈瑟菌的检验

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侵袭感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及肛门直肠的黏膜,人类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和传染源。人类对淋球菌无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1  生物学特性1.1 形态与染色  淋球菌呈肾形或咖啡豆形,菌体直径0.6~0.8

淋病奈瑟菌的发现

  1879年,奈瑟从35例急性尿道炎、阴道炎及新生儿急性结膜炎病人的分泌物中,分离出淋病双球菌。1885年,Bumm在人、牛或羊的凝固血清培养基上培养淋球菌获得成功,将菌种接种于健康人的尿道内也可产生同样的症状。至此,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的结论始告成立。

淋病奈瑟菌的检验

 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侵袭感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及肛门直肠的黏膜,人类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和传染源。人类对淋球菌无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与染色  淋球菌呈肾形或咖啡

淋病奈瑟菌的形态

  形态与染色淋球菌呈卵圆形或豆形,菌体长0.6~0.8µm,宽约0.5µm。常成对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稍凹陷,像两粒豆子对在一起。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在急性感染的机体内,其形态较典型,多位于细胞浆内。慢性期则在细胞外。淋球菌革兰染色阴性。用碱性美蓝染色时,菌体呈蓝色。用Pappehheim Saat

淋病奈瑟菌的检验

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侵袭感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及肛门直肠的黏膜,人类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和传染源。人类对淋球菌无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1  生物学特性1.1 形态与染色  淋球菌呈肾形或咖啡豆形,菌体直径0.6~0.8

淋病奈瑟菌:开始出现耐药了吗?

欧洲近年来对淋病的数据分析发现,自2008年以来淋病奈瑟菌的发病率一直在逐年升高,截止到2014年淋病感染人数已增长至2008年时的两倍多,从每10万人中有8人患病,增长至每10万人中20人患病。2014年,欧盟24个国家报告了66143例淋病感染病例,比2013年增长了25%。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