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卡脖子”技术之后,路该往哪儿走?

初夏的傍晚,微风习习,走出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恩明楼,刚处理完手头工作的谢庆国教授略显疲惫。 “我从毕业开始就决定了要把PET研究当作终生事业,20年过去了,全数字PET终于从0变成了1。”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简称,被视为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的最佳手段。而谢庆国自主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PET,现已在中、美、日、欧等多国和地区申请ZL570余件,授权发明ZL121件。 没有人做技术,谢庆国自己做;没人做产业化,还得自己做。令谢庆国没想到的是,突破了“卡脖子”关键技术后,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走得如此艰辛。 “产品做出来了,却进不了我们的医院。”谢庆国说,“全数字PET要能够真正成功,需要得到更多应用、发现更多问题、迭代更丰富的产品,才有可能真正把这条技术路线趟平、夯实、拓宽,然而现在……”在研究上突破了核心技术,产业化上却屡屡碰壁 攻......阅读全文

突破“卡脖子”技术之后,路该往哪儿走?

      初夏的傍晚,微风习习,走出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恩明楼,刚处理完手头工作的谢庆国教授略显疲惫。 “我从毕业开始就决定了要把PET研究当作终生事业,20年过去了,全数字PET终于从0变成了1。”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简称,被视为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的最佳手段。而谢庆国自主

国产全数字PET成像仪首次出口芬兰

  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团队自主研发的一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装置被送到芬兰国家PET中心用于疾病研究和新药研发,这是该中心首次使用来自中国的PET设备。  这台来自中国的仪器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率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具有中国完全知识产权的全数字PET设备。据谢庆国介绍,PET是继

世界首台数字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问世

  记者12月10日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获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世界首台数字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PET)。利用该数字PET追踪到的肿瘤,仅为目前商用PET能够发现的最小肿瘤的二十分之一,有助于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诊断癌症。   谢庆国介绍说,首台数字PET

我国研制出全球首台癌症早期检测设备-5分钟检测癌症

         中国一科研团队27日宣称,研制出全球首台适用于人体全身的临床全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简称“PET”),可精准检测到最小尺寸病灶,大幅提前癌症发现时间。  该成果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首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超高分辨率PET的开发和应用”,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研究

华中科大数字PET核心器件获欧洲名校点赞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物理研究中的核仪器和方法》在线发表了比萨大学医学物理学院院长阿尔贝托教授的一篇综述论文。在这篇题为《硅光电倍增器的医学应用》的文章结尾,阿尔贝托教授指出,(华中科技大学的)基于标准CMOS工艺集成片上微电子学电路的硅光电倍增器是新一代的方向,一旦成功应用,将使基于越来越定量的

我研制出世界首台小型数字PET-可更早发现肿瘤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部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带领的科研创新团队,攻克全数字PET数字化世界难题,这意味着可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诊断癌症,为人类造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等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该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正电子发

我国研制首台新型成像仪-可大幅提前癌症发现时间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日前宣布,我国首台人体临床“全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PET)”研制成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体临床“全数字PET”,空间分辨率等核心指标比国际同类产品提升近一倍,可精准检测到最小尺寸的癌症病灶,大幅提前癌症发现时间,这标志着我国在此项高端医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公布-“数字PET”入选

近日,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1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我国自主研发临床全数字PET/CT装备获准进入市场”入选,该成果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带领团队完成。此前,该团队先后因“PET数字化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临床全数字PET在武汉研制成功”相关工作,获得2012年、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我国科学家攻克PET数字化难题

  全数字PET成像关键技术4月5日在武汉通过了中国工程院士俞梦孙带领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科学家在PET数字化领域的这一技术突破,意味着可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诊断癌症,为人类造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英文缩写PET)是继超声、CT和核磁共振之后当

中国科学家攻克PET数字化难题-可更早发现肿瘤

  全数字PET成像关键技术5日通过中国工程院士俞梦孙带领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科学家在PET数字化领域的这一技术突破,意味着可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诊断癌症,为人类造福。   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是继超声、CT和核磁共振之后当今先进医学影像技术之

大陆发明的数字PET首次在台湾用于质子束监测

   近日,大陆科学家首次在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将全数字平板PET用于质子束在线监测,并取得良好效果,这项研究表明有了全数字PET的精准追踪,质子放疗精准度将大大提高。  负责这次实验的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了这次研究的意义,他形象比喻说,有着“癌症预警机”之称

数字PET原理创新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

  7月19日,世界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全球奖在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部举行了颁奖典礼,数字PET产业团队瑞派宁公司获奖,成为全球仅有的5个获奖者之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设立“全球奖”,旨在嘉奖那些以知识产权促成全球进步的杰出企业。数字PET产业团队骨干成员陈方在颁奖典礼上表示,团队

世界首台“全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机器在武汉问世

  对病人做全身检测仅需5分钟,耗时仅需要传统设备一半左右。世界首台适用于人体临床的“全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机器,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研制成功,其空间分辨率等核心指标比国际同类产品提升一倍。  没有精准检测就没有精准医疗,而精准检测首要靠影像医学检测和基因检测。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当前

数字PET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首开研讨会

  5月23日,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高分辨率PET的开发和应用”首次项目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来自科技部、湖北省科技厅以及研究单位的数十位相关领导和专家参与学术研讨,交流项目进展情况并协调管理工作。   据悉,PET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立项于201

全球首台全数字PET/CT进入临床试验收关阶段

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由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全球首台临床全数字PET/CT装备进入临床试验收关阶段。据悉,临床全数字PET/CT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肿瘤医院开始向社会大规模征集受试志愿者,对该设备用于影像学诊断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临床验证,

2019华中科教仪器展26日启幕--光谷元素互动多多

2019华中科教仪器展26日启幕  光谷元素互动多多   在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举办专业科教仪器展览会,总会有一些特别的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批包括方圆环保、森塔实验室、赛维尔生物、合知行测试、天禹智控、核成科技、三莱科仪、天虹环保、四亿科仪等本区企业均将精心展出。受武汉东湖区(中国

我国自主研发临床全数字PET/CT正式运行满半年

  由我国科研团队完全自主研发的临床全数字PET/CT,在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已正式投入运行满半年,目前运行情况良好。试运行及正式运行以来,累计检测病例数已突破300人。  据悉,这款临床全数字PET/CT由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带领的数字PET团队研发。团队成员张博介绍,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实现了全

2022华中科教仪器展助力武汉创建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之一,早已经不是新闻,但是最近提升到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则是国际风云变化和历史机遇所赐。       不久前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亲临,传达国家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布局,要聚

刚入选“杰青”发Science,年仅42岁华科大教授积劳成疾去世

  天妒英才!刚入选“杰青”发Science,年仅42岁华科大教授因工作积劳成疾去世  3月14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发布讣告,我国知名材料学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杰青、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光电学院副院长、光谷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周军教授因工作积劳成疾,于2021年

科技“公转”成华中科大新名片

  40多个与企业共建的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10余个入驻地方的研究院,以1000万元成交的首例高校科技成果挂牌转让……5月8日,在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的系列成绩受到高度关注。  “三板斧”闯出横向转化新天地  据介绍,“企业合作”、“

五大主题论剑江城---华中科教装备展11月光谷启幕

       2022高校实验室安全论坛、2022高校科教仪器共享与信息化管理论坛、2022高校产教融合教育论坛、2022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难点与策略、3D打印技术医疗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3-25日将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与同期举办2022第十一届华中科教仪器与技术装备展览会相配

能检测早期癌症-还能破解慢性病成因?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PET扫描仪——“探险家”。研究证实,“探险家”与目前的PET检查相比,可将辐射剂量减少40倍,并仍然获得与现有扫描仪相同的影像信号。据悉,这项研究成果有望在早期癌症检验领域大显身手;而在医学研究的其他领域,如药品研发等方面同样潜力巨大。  PET(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科学城建设共生共兴

  “今年是华中大建校70周年。70年来,我们培养了70余万学子。他们中约50%留在了湖北,其中的60%是在武汉。而留汉的毕业生中,又有50%在光谷就业创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说,名城孕育名校,名校成就名城。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科学城建设,共生、共兴、共强、共发展。  当前,以东湖

华中科大用基因编辑治疗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L)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遗传构成和临床结局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由于对细胞遗传学/基因突变的了解加深,以及相应靶向疗法的引入,在某些白血病亚型的治疗方面已经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但是,许多遗传高风险的亚型,目前用标准方案仍然是难以治疗的,并表现出预后不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

华中科大用基因编辑治疗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L)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遗传构成和临床结局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由于对细胞遗传学/基因突变的了解加深,以及相应靶向疗法的引入,在某些白血病亚型的治疗方面已经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但是,许多遗传高风险的亚型,目前用标准方案仍然是难以治疗的,并表现出预后不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

华中科大与武钢共建联合实验室

8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WISCO)在武汉签署协议,决定依托校方的人才和学科优势,结合武钢的战略发展需求,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内组建“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努力将实验室建成为国内领先的钢铁创新技术研究平台和国内一流的钢铁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将按照共建共管、

华中科大师生姓氏命名新罕见病

  被称为“孤儿病”的罕见病频频引发关注。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罕见病梁-王综合征的研究获得突破,两个新的致病基因突变现身,该疾病以其发现者、华中科大生命学院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教授王擎团队博士生梁丽娜和王擎的姓氏命名。  2月13日,王擎团队在生理学权威期刊Acta Physiologica发表相关

华中科大学研发肝炎免疫抑制新药

近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研究了植物衍生的金线莲苷(kinsenoside,KD),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的治疗效果。在伴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T细胞介导性肝炎,以及装载肝癌细胞(DC/Hepa1-6)的树突状细胞(DCs)诱导的小鼠AIH中,经过KD治疗,可大幅减少淋巴细胞浸润

高校获奖比例再创新高-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达100%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及名次(未注明则为独立完成)100肾癌外科治疗体系创新及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王林辉,孙颖浩,曲  乐,杨  波,吴震杰,孙树汉,刘  冰,徐  红,杨  富,时佳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1)101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何建行,姜格宁,支修益,高树庚,

“国科大”:承载国家科学梦

  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生来说,在学院楼里走动时,“一不留神”就会见到那位高个子老师——他们的“院士院长”席南华教授。  实际上,这所大学里将充满这样“惊喜的偶遇”。一个月前,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名后首次开学典礼上,席南华、高鸿钧、万立骏、朱日祥、傅伯杰、康乐、李国杰、吴一戎、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