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化学:有机室温磷光材料通用设计策略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田禾院士和马骧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利用离子型聚合物外部重原子效应和刚性离子键网络的掺杂纯有机室温磷光(RTP)体系,构建了能直接从传统荧光染料出发,不经化学修饰设计磷光材料的普适策略。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室温磷光是一种不同于荧光的发光现象,在防伪材料、分子开关和生物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无机或金属—有机磷光体系相比,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具有毒性低、成本低和可加工性好等优势。纯有机RTP材料可以通过结晶诱导磷光机制获得。近年来,通过共聚等策略实现的无定形RTP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晶态材料需要严格生长条件和重复加工方面的缺陷。然而,上述种种方法大部分都需要精巧的分子设计和复杂的合成手段。有机发光材料领域迫切需要直接从现有的荧光染料出发、无需任何化学修饰来设计纯有机磷光材料的构建策略。 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具有外部重原子效应和刚性网络的离子型......阅读全文

近室温高热电性能材料研究获重要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137.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数据分析团队与合作者在热电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中子散射技术以及理论计算探究了α-MgAgSb反常低热导率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应用物理

近室温高热电性能材料研究获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数据分析团队与合作者在热电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中子散射技术以及理论计算探究了α-MgAgSb反常低热导率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应用物理评论》。  热电材料因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在温差热发电和固态制冷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基于α-Mg

中国科大发现手性选择能量转移奇特现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161.shtm 中新网合肥3月27日电 (记者 吴兰)“用左手把能量传递给左手”与“用左手把能量传给右手”哪个效率更高? 这种在分子尺度下的奇特现象的比较结果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破

基于新原理的高性能有机发光材料研发成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14.shtm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新一代信息显示技术,具有低能耗、柔性轻薄、超强感官体验等优势,可满足丰富的场景化应用,为可穿戴、车载、教育、医疗等智能终端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揭示手性选择能量转移的秘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张国庆团队揭示了在分子尺度下,“用左手性分子把能量传递给左手性分子,或者用右手性分子把能量传递给右手性分子”这种同手性分子能量转移的效率,要远高于“用左手性分子把能量传递给右手性分子,或者用右手性分子传递给左手性分子”的奇特现象,并为高效的手性识别提

新型近室温热电材料αMgAgSb机制研究获进展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材料,能够直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同时还具有体积小、无噪音、寿命长、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等优点,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兴趣。热电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主要是由热电材料的性能决定的,能量转换效率η决定于热电材料的ZT 值,该值定义为:ZT

激光诱导非磁性材料室温下产生磁性

科技日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和意大利威尼斯卡福斯卡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证明激光如何在室温下诱导量子行为,并使非磁性材料具有磁性。这一突破有望为更快更节能的计算机、信息传输和数据存储铺平道路。该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在斯

新型稳定有机化合物室温下成功合成

近日,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的科学家在室温下成功分离和表征了一种新型、高反应性的有机化合物。这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上。 有机化学中,材料的化学性质基本上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官能团决定的。大多数官能团,尤其是那些有机物质中富含的元素(碳、氮和氧)组成的官能团,都得到

有机热电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合作,在提升材料热电性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一系列二维热电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研究思路。   有机热电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分子多样性、无毒、易加工等优点,被认为是可穿戴传感器和便携式冰箱的理想材料。同时,二维过渡金属

碳基纳米发光材料室温发射调控与应用研究获系列进展

  室温长寿命发光材料由于特有的发光过程而被广泛应用于新一代光电器件、光学防伪、化学/生物传感、时间分辨成像等领域。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室温长寿命发光材料(主要包括有机小分子、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稀土基长余辉材料)普遍具有制备纯化过程繁杂、需要昂贵的原料、潜在的生物毒性或苛刻的长寿命产生条件等缺

碳基纳米发光材料室温长寿命发射调控与应用研究获进展

  室温长寿命发光材料由于特有的发光过程而被广泛应用于新一代光电器件、光学防伪、化学/生物传感、时间分辨成像等领域。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室温长寿命发光材料(主要包括有机小分子、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稀土基长余辉材料)普遍具有制备纯化过程繁杂、需要昂贵的原料、潜在的生物毒性或苛刻的长寿命产生条件等缺

会发光隐形墨水研制成功

  “了无痕迹”的墨水可以加密信息,还能超长发光?谍战大片里经常出现的隐形墨水如今变成了现实,而且功能更强大。日前,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封伟团队国内首次制备出氟氮双掺杂碳量子点(FNCDs),并基于此造出了可以隐形且具有自保护超长室温磷光性能的神奇墨水。该成果在最新一期《Advanced Functio

美开发出探测核辐射新材料-能在室温下工作

  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到9·11恐怖袭击,从日本福岛核危机至今日的法国核泄漏,核等危险物质难免让人谈虎色变。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2日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发出一种能探测到核辐射的新材料,能用来制造检测核武器和核物质的手持式探测设备。相关研究将发表在9月22日的《先进材料

250K逼近室温超导,这个神奇材料有何秘诀?

  自从1911年,Onnes等人首次在水银中发现超导现象以来,科学家便开始了对室温超导长达一个世纪的追寻。一百多年来,越来越多的超导材料被发现,所达到的最高临界温度的也从4K一直提高到250K,直接逼近室温超导。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马普化学所Drozdov和M. I. Eremets团队于201

室温Skyrmion材料FeGe磁性临界行为研究取得新进展

  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人员对接近室温Skyrmion材料FeGe的磁性临界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新进展。研究发现,FeGe体系中的自旋耦合属于短程相互作用,并且存各项异性的磁性相互作用。该研究成果以“Critical phenomenon of the near room temperature

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

  分子和原子一样,也有它的特征分子能级,分子内部的运动可分为价电子运动、分子内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和分子绕其重心的转动。因此分子具有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就能引起分子能级的跃迁,即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分子吸收能量同样具有量子化的特征,即分子只能吸收等于二个能级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涉及光子的吸收和再发射两个过程。 1.激发过程 分子吸收辐射使电子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能级,同时伴随着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在分子能级跃迁的过程中,电子的自旋状态也可能发生改变。应用于分析化学中的荧光和磷光物质几乎都含有π→π*跃迁的吸收过程,它们部含有偶数电子。根据泡里不相容

有机铁电薄膜材料的介绍

  有机铁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旋涂法(Spin-Coating)、分子束外延技术及Langmuir-Blod-get膜技术等。与传统的无机材料相比,有机聚合物材料具有易弯曲、柔韧性好、易加工、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铁电体,铁电高分子聚合物的研究主要以聚偏氟乙烯(Poly

双喜临门!侯贤灯吴鹏团队研究成果刊登《德国应用化学》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侯贤灯教授和吴鹏教授团队分别发表的2篇高水平文章刊登在《德国应用化学》(德国应用化学)。侯贤灯教授团队发表的文章题目是“Low power, low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induced

室温下二维有机导体也会发生库仑阻塞现象获证实

  日本大阪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成功证明,在二维有机导电聚合物薄膜上存在库仑阻塞现象,他们还通过量子计算和电导率模型实验验证了相关理论依据。该研究结果或可颠覆对有机导体传导机制的传统理解,并有助于设计有机分子器件的性能。  当颗粒尺度达到纳米级,体系电荷便“量子化”,即充电放电过程是不连续的,导致电

室温下二维有机导体也会发生库仑阻塞现象获证实

  日本大阪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成功证明,在二维有机导电聚合物薄膜上存在库仑阻塞现象,他们还通过量子计算和电导率模型实验验证了相关理论依据。该研究结果或可颠覆对有机导体传导机制的传统理解,并有助于设计有机分子器件的性能。    当颗粒尺度达到纳米级,体系电荷便“量子化”,即充电放电过程是不连续的,

理化所金属配合物长余辉发光研究取得进展

  长余辉(LPL)材料因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在信息加密防伪、传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纯有机室温磷光是实现长余辉最有前途的策略之一,但因系间窜越速率小,通常导致发光效率低。金属配合物中重原子的引入,可以增加系间窜越速率,提高发光量子产率,但会缩短磷光寿命。因此,利用金属配合物来实现长余

发现铁电材料中室温电极化斯格明子晶格

  2015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马秀良、朱银莲和博士唐云龙等通过PbTiO3/SrTiO3铁电多层膜的设计实施应变调控,发现铁电材料中的通量全闭合畴结构并成功制备出由顺时针和逆时针闭合结构交替排列所构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阵列(Science 2015)。该项工作发表后迅速激发了国际上关于新型铁

科研人员发现近室温制备范德华块体材料新方法

范德华块体材料,如六方氮化硼和石墨,在导热和高温结构材料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这类范德华块体材料通常需要在高于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结制备、能耗巨大。3月15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深圳理工大学(筹)合作团队的成果发表于《自然—材料》。研究

科研人员发现近室温制备范德华块体材料新方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360.shtm范德华块体材料,如六方氮化硼和石墨,在导热和高温结构材料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这类范德华块体材料通常需要在高于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结制备、能耗巨大。3月15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

Nature:原子尺度调控实现材料的室温铁电、多铁性

  日前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Darrell G. schlom(通讯作者)报道了一种构建室温条件下铁电和磁性耦合的单相多铁材料的新方法。作者采用LuFe2O4作为表面矩阵,在合成过程中引入特殊的FeO单层材料,这样实现了(LuFeO3)m/(LuFe2O4)1超晶胞的构建。由于相邻的LuFeO3的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1

1.            测量过程概述:  1.1  测量方法及评定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G139-1999拉力、压力和试验机机定规程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JJF1103-2003试验机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评定1.2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试验一

南京工业大学团队研制出世界首例长寿命有机发光材料

  自古以来,“夜明珠”被认为是稀世珍宝,其因含有特殊的无机矿物元素而长时间发光的长余辉现象,也为历代人所热衷。  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成功观察到长余辉现象,并研制出纯有机的“夜明珠”。4月6日,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发表。  “有机光电材料单线态和

上海有机所在有机半导体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有机晶体管由于质量轻,可大面积制备和可应用于柔性基底的特点,在柔性显示、电子标签、传感器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有机晶体管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有机晶体管应用的基础。近期,上海有机所李洪祥课题组在p-型和n-型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p-型高性能有机半导体

上海有机所在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有机晶体管由于质量轻,可大面积制备和可应用于柔性基底的特点,在柔性显示、电子标签、传感器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有机晶体管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有机晶体管应用的基础。近期,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李洪祥课题组在p-型和n-型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p-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