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研究团队发现2′3′cGAMP新的结合蛋白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洪课题组在Cell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A Photoaffinity Labeling Strategy Identified EF1A1 as a Binding Protein of Cyclic Dinucleotide 2′3′-cGAMP”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鉴定出EF1A1是2′3′-cGAMP的结合蛋白,发现2′3′-cGAMP通过结合EF1A1 in EF1 complex来抑制细胞翻译过程。 环二核苷酸2′3′-cGAMP是细胞天然免疫中的第二信使分子。当细胞受到病毒感染,病毒DNA暴露在细胞质中时,cGAS(cyclic GMP-AMP synthase)被激活并催化ATP和GTP合成2′3′-cGAMP。然后2′3′-cGAMP 将信号传导到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激活下游IRF3和......阅读全文

这个研究团队发现2′3′cGAMP新的结合蛋白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洪课题组在Cell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A Photoaffinity Labeling Strategy Identified EF1A1 as a Binding Protein of Cyclic Dinucleotide

蒋争凡组报道细胞凋亡维持“天然免疫沉默”的分子机制

  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能够激活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包括:1)抗感染I-型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产生;2)炎性小体(inflammasome)的活化;3)细胞凋亡(apoptosis)活化以杀死被感染的细胞【1】。虽然三者对于清除病原微生物都很重要,但任何一条通路的过度活化均会引起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如系统

蒋华良,李洪林等PNAS获研究新技术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Free energy landscape for the binding process of Huperzine A to acetylcholinesterase”的文章,研发出了配体-受体结合自由能全景

健康所在RNA结合蛋白调节信使RNA翻译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所核酸与分子医学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展:AU-Rich Element-Dependent Translation Repression Requires the

北大蒋争凡小组解密人体免疫系统新机制

  10月13日,美国顶尖科学杂志《细胞》在线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蒋争凡团队的人体免疫系统最新研究成果——STAT6蛋白竟然同时参与“开启”两类完全不同的免疫途径,犹如一把钥匙同时打开两把锁! 偶然发现的震撼成果  故事要追溯到两年前。  2009年一个秋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一年级学

发现线粒体翻译与细胞质翻译协调机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与中科院动物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以及天津科技大学等机构合作,揭示了线粒体翻译与细胞质翻译之间的“协调”机制。研究还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男性不育发病途径,对男性不育临床干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相关成果4月1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结构域分子生物学》期刊。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秦燕为通讯作者,该所

诱骗RNA结合蛋白不与癌细胞中的天然RNA分子结合

  科学家也开始变得“狡猾”,开始用欺骗来对抗癌症。希伯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诱饵,可以阻止癌症用于转移的RNA结合蛋白。  近年来,RNA结合蛋白在肿瘤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些蛋白在所有细胞中都很活跃,尤其是在癌细胞中,它们与RNA分子结合,加速癌细胞的生长。不幸的是,目前还

PLoS-Pathog: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TBK1的活化机制

  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机体通过RLR-MAVS和cGAS-STING信号通路分别感受RNA病毒和DNA病毒的入侵并通过活化转录因子IRF3和NFκB,启动包含I型干扰素(IFN)在内的众多抗病毒细胞因子的产生……  国际著名免疫学术期刊PLOS Path

北大蒋争凡教授连发Immunity等两篇文章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蒋争凡研究组发现炎性小体能负调控I型干扰素通路,首次揭示cGAS蛋白N端序列在识别细胞质DNA并活化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改变了人们对cGAS功能机制的理解。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14日的Immunity杂志上。  同时蒋争凡研究组与苏晓东研究组合作,,系统性的比较

TATA结合蛋白

TBP用β-折叠结合到DNA双螺旋的小沟上,能使TATAbox弯曲80°。主要结合在A、T碱基上,因为这样有利于扭曲使小沟开放。

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模板

不同mRNA序列的分子大小和碱基排列顺序各不相同,但都具有5ˊ-端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架区、和3ˊ-端非翻译区;真核生物的mRNA的5ˊ-端还有帽子结构、3ˊ-端有长度不一的多聚腺苷酸(polyA)尾。帽子结构能与帽子结合,在翻译时参与mRNA在核糖体上的定位结合,启动蛋白质生物的合成;帽子结构和p

Science:蛋白质翻译的真相

  Yeshiva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个新荧光标记技术,首次确定了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和地点。该技术允许研究者在活细胞中直接观察mRNA分子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有助于揭示蛋白质合成异常引发人类疾病的具体机制。这项研究发表在三月二十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过去我们一直没能确切查明mRNA翻译成蛋

无细胞翻译系统的组成

无细胞系统要包含以下成分:核糖体、各种tRNA、各种氨酰-tRNA合成酶、蛋白质合成需要的起始因子和延伸因子以及终止释放因子、GTP、ATP、20种基本的氨基酸。

原核细胞翻译的调控介绍

  在整体上,原核细胞可通过改变核糖体结合位点(RBS)序列或者在RBS邻域制造二级结构来阻止小亚基和mRNA的结合进而阻止翻译的起始。一方面由于RBS序列固定,改变其序列将会造成所有mRNA停止翻译。另一方面由于改变序列并非快速准确的调控方法,针对单个转录本,原核细胞倾向于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控

真核细胞翻译的调控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原核生物细胞内,翻译的起始过程依然有IF1、IF2、IF3三类因子的参与(真正耗能的步骤是IF2介导的起始tRNA入位和大亚基招募),但原核细胞几乎没有以这些蛋白因子为靶点进行的调控模式。在真核细胞内,由于大量翻译起始因子的参与,大量对于翻译的调控也是以这些蛋白因子为靶点进行

简述真核细胞翻译起始过程

  A. 核糖体的前期准备  (1)eIF1,3,5围绕E位点结合至小亚基,eIF1A围绕A位点结合至小亚基;  (2)eIF2·GTP在胞质中结合Met-tRNA形成三原复合物;  (3)三原复合物进一步结合到小亚基复合物(小亚基以及eIF1,1A,3,5)中小亚基P位点上形成43S复合物;  B

蒋华良院士,人工智能结合DNA编码开发创新药

  阿尔脉生物牵手再鼎医药  2021年3月12日,再鼎医药与阿尔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尔脉生物”)签订新药发现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阿尔脉生物将利用其人工智能(AI)技术、大数据和其独特的Intelligence DNA编码化合物库(iDEL)平台,以及相关设计、合成和筛选技术,与再鼎医药

细胞水平小分子结合相应靶向蛋白的验证

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当Alpha®遇上CETSA®小分子药物研发中,筛选能有效结合目标蛋白的分子是非常耗时耗(财)力的一个环节,但又是必须进行的工作。高失败率源于结合情况的错综复杂,体外生化实验的结合效果,往往不能很好的在细胞水平进行重现。这其中可能是因为分子在穿越细胞膜时,出现了被修

Cell聚焦中国免疫学之天然免疫篇

  Cell推出了新一期《聚焦中国》,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免疫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本期《聚焦中国》作为Cell旗下《Immunity》的特殊增刊,展示了华人科学家在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特异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的新成果。并专门介绍了中国

蛋白质易位之共翻译易位

大多数分泌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是共翻译易位的。驻留在内质网(ER)、高尔基体或内体中的蛋白质也使用共翻译易位途径。这个过程开始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时,此时信号识别粒子(SRP)识别新生蛋白质的N端信号肽。SRP的结合会暂时停止合成,而核糖体-蛋白质复合物会转移到真核生物ER上的SRP受体和原核生物的质

Cell解析蛋白质翻译调控机制

  一个细胞的内部运作涉及到不计其数的单个分子,它们参与到重复循环的相互作用之中来维持生命。蛋白质形成就是这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oshua B. Plotkin教授说,由于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基础构件,科学家们一直以来对于细胞生成蛋白质的机制都极其地感兴趣。   “蛋白质

蛋白质易位之翻译后易位

尽管大多数分泌蛋白是共翻译易位的,但有些分泌蛋白在胞质溶胶中翻译,然后通过翻译后系统转运到ER/质膜。在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需要某些辅助因子,例如SecA和SecB,并由Sec62和Sec63(两种膜结合蛋白)促进。嵌入ER膜中的Sec63复合物导致ATP水解,使伴侣蛋白与暴露的肽链结合,并将多肽滑

常见的无细胞翻译系统有

常见的无细胞翻译系统有:大肠杆菌无细胞翻译系统、兔网织红细胞无细胞翻译系统、麦胚无细胞翻译系统和某些肿瘤细胞制备成的无细胞翻译系统。

原核细胞体外翻译系统

实验材料 适用于杯状 DNA 的 S30 提取物 适用于线状 DNA 的 S30 提取物 适用于环状 DNA 的 T7S30 提取物 试剂、试剂盒 无核酸酶的水 [35S] 标记的甲硫氨酸 1 mmol L 缺少中硫氨酸的氨基酸混合物 缺少氨基酸的 S30 反应混合液 仪

原核细胞体外翻译系统

            实验材料 适用于杯状 DNA 的 S30 提取物 适用于线状 DNA 的 S30 提取物   适用于环状 DNA 的 T7S30 提取物

原核细胞体外翻译系统

实验材料 适用于杯状 DNA 的 S30 提取物 适用于线状 DNA 的 S30 提取物 适用于环状 DNA 的 T7S30 提取物试剂、试剂盒 无核酸酶的水 [35S] 标记的甲硫氨酸 1 mmol L 缺少中硫氨酸的氨基酸混合物 缺少氨基酸的 S30 反应混合液仪器、耗材 —70℃ 冰箱 微量移

关于原核细胞翻译的终止过程

  A.肽链的释放  (1)释放因子RF1/2 (tRNA结构类似)结合A位点,识别并匹配终止密码子;  (2)RF1/2的GGQ 基序(tRNA受体臂结构类似)催化肽链的脱离(以HOH替代HO-进行反应);  (3)RF1/2进一步招募RF3·GDP结合到核糖体大亚基上;  (4)RF3将GDP换

原核细胞的翻译起始过程介绍

  (1)翻译起始因子IF3结合到小亚基的E位点,同时也横跨至P位点;(这一过程在起始之初就已经完成)起始因子IF1结合至A位点;  (2)起始因子IF2·GTP被IF3和IF1招募至P位点;  (3)起始fMet·tRNA一方面被mRNA起始密码子AUG招募,另一方面被已经结合到P位点的IF2·G

关于真核细胞翻译的终止过程

  A. 肽链的释放  (1)eRF3充当类似于eEF1(或EF-Tu)的作用,以GTP结合状态结合到eRF1/2上;  (2)通过eRF3的介导,eRF1/2被运输到A位点;  (3)eRF1/2识别终止密码子(类似于tRNA的密码子配对),正确的构象传递使得核糖体FBS和eRF3的GTP结合位点

曹雪涛受邀发表天然免疫与炎症调控综述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与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娟、钱程受邀为新一期《免疫》杂志撰写了题为《天然免疫的翻译后修饰调控》的综述性文章。文章评述了天然免疫分子的PTM调控作用方式、机制和意义,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天然免疫应答及调控机制是免疫学界的前沿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