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后续影响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aleocene Eocene Thermal Maximum,简称PETM)发生在距今约56 Ma前,是早新生代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快速变暖事件,主要表现为快速大幅度的碳同位素负漂(-2‰~-7‰)、大气CO2浓度的快速升高和全球快速增温(5~8℃),同时伴有水循环加快及一定规模的生物灭绝、演替和迁徙等现象。PETM期间全球快速变暖对海洋和陆地环境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温度快速升高,研究PETM事件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气候环境和动植物的变化。尽管在过去三十年里,国外学者对PETM事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相比而言,有关中国PETM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较少涉及,特别是针对该时期中国中部干旱带的植被景观和气候状况的认识还很有限。 江汉盆地西部松滋(图1a)洋溪组下部黑色泥页岩是世界上罕见的早始新世猴鸟鱼化石库,是我国唯一一个早始新世特......阅读全文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后续影响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aleocene Eocene Thermal Maximum,简称PETM)发生在距今约56 Ma前,是早新生代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快速变暖事件,主要表现为快速大幅度的碳同位素负漂(-2‰~-7‰)、大气CO2浓度的快速升高和全球快速增温(5~8℃),同时伴有水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中碳循环、气候变化与风化强耦合

准确而定量地描述碳排放、气候变化与地质碳汇之间的互馈关系,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也是制定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科学基础。然而,目前关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地球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机理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未来大气CO2浓度的急剧变化是否会影响地质碳汇的潜力?大陆硅酸盐风化如何响应快速碳排放? 

水循环塑造新生代哺乳动物地理分布

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新生代显著的全球性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哺乳动物在此环境背景下经历了由古老类群为主向现代类群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受到了水循环的显著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杂志。 中生代末期,包括恐龙在内脊椎动物的

研究揭示急速升温事件背后碳释放的完整记录

   距今约56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新生代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快速升温,导致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历史性事件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该事件与碳释放有关。近三十年来,该事件已成为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揭秘!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到底有多重

  巨犀,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约4000~2200万年前生活于欧亚大陆。它们的体型增长极快,留下了一个重要的演化之谜。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科研团队报道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早渐新世晚期清水营组发现的准噶尔巨犀,并推算了包括其在内的多数巨犀的体重。相

现代鸟类起源可追溯到恐龙时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605.shtm   ?现代鸟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晚白垩纪时期,与恐龙共存。这些生物经历了6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全世界现存大约11000种鸟类。传统理论认为,现代鸟类是在大约6600万

全球正经历3亿年来最快海洋酸化进程

  近日在《科学》杂志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海洋正在迅速酸化,且速率是过去3亿年来最快的,甚至快于5600万年前温室气体急剧增加的时期。   迅速被酸化的海水将腐蚀能给许多动物和植物提供栖息地的珊瑚礁,让贝类和牡蛎难以长出保护性的外壳,还可能损害包括鲑鱼在内的食用鱼类的生长。   据路透社

古脊椎所等揭开巨犀体型演化谜团

  巨犀是犀超科中的独特支系,约4000~2200万年前生活在欧亚大陆,主要在中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也零星发现于东欧等地区。巨犀是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体型增长极快,其体型和体重演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此前对巨犀的体重已有多次探讨,但鲜有关于整个巨犀支系的体型演化的研究

中国发现中新世犬熊属新种-考证欧亚生物远古交流频繁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江左其杲博士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为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

发现温度对二叠纪三叠纪四足动物转换的影响

  最初,古生物学家根据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记录提出地质历史时期存在五次大灭绝事件;后有研究提出,在陆地生态系统同样发生了大灭绝,且可能是基本同时的。然而,在陆地生态系统是否发生过大灭绝事件及海陆同时性,均受到质疑。以往的多样性分析基于全球性的数据库,忽略了不同气候带、不同环境下多样性变化的信息。近年

气候变冷让巨犀长成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作为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巨犀虽然已经灭绝,但其在距今4200万-2200万年间体型不断增大、“吨位”越来越重的演化之谜,一直备受古生物学家关注。 《历史生物学》近日发表了一项关于巨犀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生活在距今约3000万年早渐新世晚期的准噶尔巨犀骨架进

古脊椎所揭示温度对二叠纪三叠纪四足动物转换的影响

  最初,古生物学家根据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记录提出地质历史时期存在五次大灭绝事件;后有研究提出,在陆地生态系统同样发生了大灭绝,且可能是基本同时的。然而,在陆地生态系统是否发生过大灭绝事件及海陆同时性,均受到质疑。以往的多样性分析基于全球性的数据库,忽略了不同气候带、不同环境下多样性变化的信息。近年

火山活动喷出温室气体导致远古地球“发高烧”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发现,5600万年前一次剧烈的全球变暖事件,主要原因是北大西洋形成过程中的火山活动释放出巨量二氧化碳。  这次地球“发高烧”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持续了约15万年,其间全球气温上升了5摄氏度到8摄氏度。科学界一般认为,这次升温事件是大气温室气体含量

我国学者佐证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可能由缺氧事件导致

  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事件造成了当时50%海洋生物物种的灭绝,与这次灭绝事件紧密相关的沉积物是在当时浅海和深海沉积序列广泛分布的Hangenberg黑色页岩。这套黑色页岩被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代表了当时在浅海和深海普遍存在的缺氧事件,这一事件也可能直接导致当时50%海洋生物物种的消失。藏南喜马拉雅-特

防己族植物在晚始新世出现在青藏高原东南缘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9日发布消息称,该园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防己族植物在晚始新世出现在青藏高原东南缘。 现生防己科防己族仅2属4种,其中蝙蝠葛属具有东亚—北美间断的分布格局,风龙属则特产于东亚。由于这两个属的内种子形态具有相似性,所以化石记录多处理为古风龙属。在中始新世之前,欧

晚始新世塔里木盆地的“穿时海退”及其动力机制

  对于亚洲而言,新生代最为显著的宏观地貌演变就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新特提斯海的关闭。塔里木盆地紧邻西构造结的帕米尔高原,虽然现今的塔里木盆地为极端干旱的“死亡之海”,3/4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占据,帕米尔高原构成了分割塔吉克与塔里木盆地的地貌屏障,但在新生代早期,帕米尔与南天山之间在南北方向上至少存在3

南京古生物所一项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日前公布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研究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研究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 “阐明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其复苏模式和原因”入选其中。   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几次影响地球生命演化进程的重大生物

新研究重建东亚上新世至更新世马科动物生态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05.shtm2月1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团队在《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期刊上发表了甘肃临夏盆地马科动物古生态研究的最新进展。该研究着眼于上新世至更新世这一马科动物演化历史

全球海洋学家拟建国际海洋监测网追踪海洋酸化

海洋酸化威胁全球,国际海洋检测网应运而生 全球海洋正在迅速酸化,其速率是过去3亿年来最快的,甚至快于5600万年前极热时期。   据《Nature》网站近日报道,全球海洋学家共同努力追踪海洋酸化状况的计划正在逐步成型,他们将于本周拟定搭建国际监测网络的具体方案,希望借助远程传感器等检

青藏高原大部地区或在始新世已隆升接近最高点

  东西伸展是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的主要特征,其形成常常被认为是高原地表隆升达到临界高度的标志。前人的研究通过测定南北向的正断层、地堑或裂谷和岩墙认为青藏高原东西向伸展的时间是晚第三纪(从18-13 Ma到8 Ma),如高原中部羌塘地区的双湖地堑正断层的形成时代为13.5 Ma,确定了地堑形成于1

版纳植物园发现新生代后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演化证据

  地质历史时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是理解当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全球温度之间关系的重要线索。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学研究组硕士研究生王雨晴在导师周浙昆的指导下与日本千叶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新生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7个化石点的水杉叶片化石

沈树忠院士:气候环境剧变是生物大灭绝原因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院士和张华副研究员近期研究五次生物大灭绝原因获得进展。沈树忠1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剧烈的气候环境变化是导致生物大灭绝发生的原因,触发全球气候和环境剧变的机制成为发生灾难性事件的最大威胁,而并非以往认为的简单火山喷发。  生物大灭绝是指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地球生

3.9亿年前的东方鱼为何能多存活两千万年?

  “这件大约3.9亿年前的东方鱼化石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鳃(囊)特别多,多达45对,比之前命名多鳃鱼的12对还要多很多,又一次刷新了我们对多鳃鱼的认识,也成为目前世界上鳃囊最多的一种鱼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盖志琨研究员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谈及研究团

我国学者揭示青藏高原北缘早渐新世古海拔古气候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柴达木盆地发育有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进程及其机制的理想地区。大量的沉积学证据显示亚洲内陆自晚始新世逐渐变干,并持续至今。驱动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因素包括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后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副特提斯洋的退缩等。对这一地区古近纪古海拔和古气候的

化石校正分子钟揭秘迷鳃鱼类演化谜题

  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的碰撞与随后青藏高原的隆升是新生代以来最重要的地质事件,由此带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亚洲及其周边地区生物区系的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随着印度板块的碰撞、副特提斯海退却、热带和亚热带低地出现、巨大山系发育近而最终隆升为今天面积巨大、海拔高峻的世界第三极。伴随地貌和环

化石校正分子钟揭秘迷鳃鱼类演化谜题

  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的碰撞与随后青藏高原的隆升是新生代以来最重要的地质事件,由此带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亚洲及其周边地区生物区系的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随着印度板块的碰撞、副特提斯海退却、热带和亚热带低地出现、巨大山系发育近而最终隆升为今天面积巨大、海拔高峻的世界第三极。伴随地貌和环

世卫组织:新冠不再构成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地时间5月5日,世卫组织官方网站宣布,世卫组织总干事同意委员会确定,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新冠大流行终于结束了!世卫组织同时指出,自大流行开始以来,至少有2000万人死于新冠。PHEIC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世卫组织所发出的最高级别警

古脊椎所等揭示双棱鲱类历史与西特提斯洋演化关系

  鲱形超目(Clupeomorpha)鱼类分为鲱目(Clupeoformes)(如沙丁鱼和长江刀鱼等)和已灭绝的埃笠姆鲱目(Ellimmichthyiformes)两大类。埃笠姆鲱俗称双棱鲱(double armored herrings),其记录最早见于早白垩世,并延续至渐新世(渐新世材料尚在研

单籽豆化石揭示古近纪的西藏是北半球区系交流枢纽

  单籽豆属(Podocarpium)是豆科一个灭绝属,在欧亚大陆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始新世。然而,一些关键地区(如青藏高原)化石记录的缺乏,使得科学家对于该属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演化过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长期在青藏高原中部开展古植物研究工作,

单籽豆化石揭示西藏曾是北半球植物交流枢纽

单籽豆属(Podocarpium)是豆科一个灭绝属,在欧亚大陆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始新世。然而,一些关键地区(如青藏高原)化石记录的缺乏,使得对于该属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演化过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古生态研究组长期在青藏高原中部开展古植物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伦坡拉盆地上始新统牛堡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