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全基因组测序提高罕见病诊断率

每43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线粒体疾病,并会导致进行性的不治之症。这种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之一,但对临床医生来说很难诊断,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影响许多不同的器官,并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而其中40%的患者未能被目前的基因检测制度诊断。 近日,英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为尚不能被确诊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该研究发现,单次血液检测的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出的罕见遗传疾病病例比标准检测多31%,并支持英国建立一个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国家诊断计划,以更快地诊断更多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11月4日《英国医学杂志》。 虽然之前基于小范围、高选择性队列的研究表明,WGS可以识别线粒体疾病,但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医疗保健系统中检验其有效性。 该研究涉及319个疑似线粒体疾病的家庭,总共345名参与者,年龄范围为0~92岁,平均年龄为25岁,均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通过不同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可以对98个家庭(31%)做出明确或可能的遗传诊断。98个家庭......阅读全文

澳将用基因测序技术诊断罕见基因疾病

  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27日宣布,全澳罕见病患者现在可以通过全基因测序技术获得更准确的诊断。澳大利亚也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向公众提供该项测试的国家。  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将罕见病的确诊几率提高三倍。这项前沿技术现在已经走出实验室,应用于遗传病检测。加文研究所主任、约翰·马蒂克教授认为,这项技术的普

华大基因:基因测序破解罕见病诊断之痛?

  再过两三周,华大基因将揭示婴儿血液呈现乳白色的致病原因。  2014年10月15日,郑州市儿童医院接诊了一个罕见病例,一名46天婴儿的血液呈现异于常人的粉红色,放置几分钟后,其中3/4变成了乳白色。除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高于正常水平数十倍外,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法检出,医生初步判断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

全基因组测序提高罕见病诊断率

  每43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线粒体疾病,并会导致进行性的不治之症。这种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之一,但对临床医生来说很难诊断,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影响许多不同的器官,并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而其中40%的患者未能被目前的基因检测制度诊断。  近日,英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为尚不能被确诊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该

全基因组测序提高罕见病诊断率

每43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线粒体疾病,并会导致进行性的不治之症。这种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之一,但对临床医生来说很难诊断,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影响许多不同的器官,并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而其中40%的患者未能被目前的基因检测制度诊断。 近日,英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为尚不能被确诊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该研

罕见病诊断难:基因测序助力 政策仍陷瓶颈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非营利性组织“罕见病发展中心”主任黄如方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上如此说道。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高速发展,降低了罕见病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成本;但中国仍缺少针对罕见病的专门科研基金和畅通的转诊体系,能够识别罕见病的临床医师,和能解读基因测序报告的

上海儿童医院与浪潮合作推进罕见病基因诊断

  上海市儿童医院正利用浪潮基因一体机G100开展多个儿童罕见病研究项目,而这些项目将让成千上万名罹患罕见病的儿童从中获益。  据了解,目前国际公认的罕见病有近7000种,但仅有不到5%的罕见病能被有效干预或治疗。研究发现,约80%的罕见病由基因缺陷导致。因此,测序罕见病的基因组是预防与治疗此类疾病

上海儿童医院与浪潮合作推进罕见病基因诊断

  上海市儿童医院正利用浪潮基因一体机G100开展多个儿童罕见病研究项目,而这些项目将让成千上万名罹患罕见病的儿童从中获益。  据了解,目前国际公认的罕见病有近7000种,但仅有不到5%的罕见病能被有效干预或治疗。研究发现,约80%的罕见病由基因缺陷导致。因此,测序罕见病的基因组是预防与治疗此类疾病

颈部肿物的罕见诊断分析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主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4个月就诊,无呼吸困难、吞咽障碍或发声困难。体格检查发现颈部左侧存在一柔软、无痛、可活动的肿块。颈部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左叶有一大小为6cm的囊性肿块。实验室检查显示甲状腺功能及血钙水平均在正常范围。颈部CT检查发现左侧甲状腺下有一大小为26mm ✕ 45

罕见病诊断壁垒,怎么破?

罕见病病友程利婷(右)和黄静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小剧场演出后相拥告别。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今年全国两会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完善中,罕见病名列其中,成为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约有7000种,由于患病率和发病率极低、患病人数少、患病人

JAMA:罕见病诊断的新思路

  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都是难题,而测序技术的出现则带来了一丝曙光。一般来说,患者出现一些症状后,通常先看医生,然后开展外显子组测序,并借助研究人员,找到分子机制。然而,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篇文章,这个顺序现在反过来了。  文章讲述了一个荷兰男孩的故事。他叫Vincent 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