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出版发行

生物入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目前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日,一套包括68科224属402种、共5卷的《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从2014年开始,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资助下,我国开启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的编研。经过近5年的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志书编写,共5卷的《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出版发行。其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和王发国在该项目中主要负责广东和海南地区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并主编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第二卷)。......阅读全文

清除入侵植物利于当地生物

  清除入侵性物种可谓是一件永无休止的苦工,一些生态学家质疑是否值得付出这些努力。被人引入新生态系统的植物和动物往往会受到指责,因为它们会让本地动植物受到排挤,还会扰乱重要的交互作用,比如传粉。但科学家没有足够数据帮助他们判断清除入侵性植物是否会产生作用,并重塑健康的生态系统。  来自非洲塞舌尔群岛

外来入侵植物几乎“攻陷”中国全境

  热带的微甘菊、南方的凤眼蓝、西南的紫茎泽兰……近年来,这些被曝光的外来入侵植物给我国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有外来入侵植物逾500种。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联合沈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西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等全国8家科研单位,经过3年的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出版发行

生物入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目前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日,一套包括68科224属402种、共5卷的《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从2014年开始,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资助下,我国开启了《中国

富营养化和福寿螺入侵对外来植物入侵影响新进展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导致许多生态系统经历着外来植物与外来动物的同时入侵。“入侵崩溃假说”(Invasional meltdown hypothesis)认为,多种外来生物在入侵同一生态系统时会相互促进彼此的入侵进程,加剧对本地群落的负面影响。尽管该假说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对于水生

武汉植物园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逃逸了与其协同进化的专食性昆虫。与此同时,入侵植物会与入侵地的植物和广食性昆虫建立新的互作关系。这可能导致入侵地种群在同时应对竞争胁迫和昆虫取食时采取与原产地种群不同的策略。传统的天敌假说强调天敌对入侵植物的控制作用,但这种影响并不一定导致入侵植物的竞争力提高。所以

昆明植物所发现一种外来入侵植物椴叶鼠尾草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胡国雄、向春雷博士和刘恩德博士在对鼠尾草属(Salvia L.)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确认了一种近年来在昆明附近有迅速蔓延趋势的外来鼠尾草——椴叶鼠尾草(Salvia tiliifolia Vahl)。该种鼠尾草此前在我国曾被报道为宾鼠尾草或杜氏鼠尾草(S

夜间灯光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或促外来植物入侵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夜间灯光造成的光污染对周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科研团队联合德国同行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给出答案称,光污染不仅可能促进外来植物对本地群落的入侵,还可能加剧本地群落内常见种对稀有物种的竞争排斥。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介

武汉植物园揭示植物入侵性与化学防御物质演化关系

  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逃逸了与其协同进化的专食性昆虫但是又面临新的广食性昆虫的取食,所以入侵植物的防御策略在入侵地会发生改变。由于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面临的昆虫取食压力较小,所以将用于防御的资源转移到生长繁殖,从而竞争能力增强(EICA竞争力增强进化假说)。很多研究已经报道了入侵植物防御与

武汉植物园入侵植物与昆虫互作关系研究取得进展

  国际权威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Resource allocation to defence and growth are driven b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gener

武汉植物园在入侵植物生长繁殖等研究中取得进展

  入侵植物通常在入侵地范围内占据广泛的栖息地,面临的气候条件和生物压力等显著不同。大地理尺度环境中的异质性可以促进入侵植物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地理,同时也可能促进植物入侵后期的快速进化。研究入侵植物生长、繁殖和防御等性状的纬度梯度格局有利于增加人们对多种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如何驱动植物入侵过程的理解,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