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北京冬奥人工造雪不影响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

近日,北京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赵卫东在回答“如何看待使用大量人造雪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时表示,人工造雪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赵卫东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主要设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山区,这两个地区有独特的气候条件,有较多天然降雪。 “从全球范围雪上项目举办情况看,为保障比赛用雪质量,国际重大赛事基本采用人工造雪。人工造雪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赵卫东说。 据了解,延庆赛区造雪所需水资源由佛峪口水库和白河堡水库联合供给,生活与造冰供水所需自来水由佛峪口水库坝下集中供水厂供给。 北京市水务局的数据显示,冬奥会赛时需水量占延庆区现状用水总量的1.6%,占延庆区本地水资源量的4‰;赛后需水量占延庆区现状用水总量的2.3%,占本地水资源量的6‰。“因此,延庆赛区并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冬奥会赛时和赛后用水量不会对延庆区用水安全产生影响。”赵卫......阅读全文

北京冬奥人工造雪 不影响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

  近日,北京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赵卫东在回答“如何看待使用大量人造雪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时表示,人工造雪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赵卫东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主要设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山区,这两个地区有独特的气候条件,有较多天然

冬奥会将会消失?原因竟是这一重大环境问题

导读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程接近尾声,即将在2月20日闭幕。四年之后的2026年,奥运健儿们将相聚意大利米兰。再四年之后,又会在哪儿呢?放眼全球,气候变暖,冰雪正在消融,冬季运动的未来将会怎样?冬奥会又将何去何从?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程接近尾声,即将在2月20日闭幕。  在这场精彩绝伦的冰

冬奥人工造雪,竟然有这么玄学的“癖好”

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中有一个可能让不少人感到奇怪的现象: 很多雪上项目反而“怕下雪”。这是因为天然雪的松软质地会 增大赛道的摩擦力,下雪天的升温则会 影响赛道的雪温和雪质,同时,降雪天气造成的能见度降低也会 影响运动员和裁判的视线。今天,我国选手谷爱凌参加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比赛就因大雪而延迟。为了

“冬奥史上最快的冰”就是中国制造!

  2月5日下午,国家速滑馆的“首金”诞生。来自荷兰的选手伊雷妮·斯豪滕获得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决赛冠军。这个臻于完美的冰雪场地背后隐藏着硬核新科技——天然工质二氧化碳技术。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张信荣带队,成功挑战冰面温差和造雪温度的极限,让温室气体化身为高效资源,在赛场上实现环保节能最大化,助

雪界“冰墩墩”,冬奥会的雪道保障!

王飞腾(中)在首钢大跳台储雪堆监测雪质变化。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供图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为世界展现了超级大回转、滑降等高难度动作的魅力,冰状雪赛道功不可没。冰状雪赛道用的可不是普通的雪,它们是雪界的“冰墩墩”——被一层薄薄冰壳包裹住的雪,以减小赛道对滑雪板的摩擦。 

气候检测:冬奥高山滑雪条件适宜,今日启动造雪工作

  北京11月15日电 (陈杭 徐婧)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15日正式开展冬奥会赛时高山滑雪项目造雪工作。国家高山滑雪中心10日18时启动试造雪工作,15日启动正式造雪。  明年1月完成所有造雪任务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延庆场馆建设处处长刘利锋表示,因延庆赛区的

冬残奥会秦大河院士团队从容应对升温挑战

   冬残奥会接近尾声,除了冰雪健儿们的精彩发挥,幕后的各个环节都有科技护航。  中国的冬残奥会究竟储存了多少人造雪?造雪的成本是多少? 这些储备雪用上了吗?估计这是很多人都感兴趣的问题。  实际上,从3月6日开始,气温上升很快,温度升至十几度,冬残奥会在张家口崇礼赛区的雪融化加速,而造雪机在气温高

2022北京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

  10月20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  此前,北京冬奥会火种于18日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遗址采集成功。19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希腊首都雅典的帕纳辛奈科体育场(大理石体育场),正式由希腊奥委会交接给北京冬奥组委,并由北京冬奥组委带回中国。

北京冬奥会关注啥

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近日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的《冬奥简史》新书分享会上,作者季成提醒读者关注北京冬奥会中几个特别的地方。雪上项目第一次“反攻城市”    从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开始,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正式分开。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有什么区别?就是滑冰与滑雪的区别吗?    季成解释说

“山东科技”助力“北京冬奥”

 “山东造”我国首台智能雪蜡车   山东省科技厅供图2月的“双奥之城”北京,在洁白的冰雪下熠熠生辉,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处处闪现着高新科技的光芒。“山东科技”的身影也随处所见。在冰雪装备、场馆、运行、安保、医疗、交通、转播等关键场景,山东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多项新技术成果得以落地应用,为北京冬奥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