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原理和应用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铁的测定。在pH3〜9条件下,低价铁离子与二氮杂菲生成稳定的橙色络合物,在波长510 nm处有最大吸收。二氮杂菲过量时,控制溶液pH为2. 9〜3. 5,可使显色加快。水样先经加酸煮沸溶解难溶的铁化合物,同时消除氰化物、亚硝酸盐、多磷酸盐的干扰。加入盐酸羟胺将高价铁还原为低价铁,消除氧化剂的干扰。水样过滤后,不加盐酸羟胺,可测定溶解性低价铁含量。水样过滤后,加盐酸溶液和盐酸羟胺,测定结果为溶解性总铁含量。水样先经加酸煮沸,使难溶性 铁的化合物溶解,经盐酸羟胺处理后,测定结果为总铁含量。所用设备、耗材:具塞比色管、锥形瓶、分光光度计......阅读全文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原理和应用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铁的测定。在pH3〜9条件下,低价铁离子与二氮杂菲生成稳定的橙色络合物,在波长510 nm处有最大吸收。二氮杂菲过量时,控制溶液pH为2. 9〜3. 5,可使显色加快。水样先经加酸煮沸溶解难溶的铁化合物,同时消除氰化物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原理和应用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六价铬的测定。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可与二苯碳酰二肼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比色定量。所用设备、耗材: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有何区别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1. 基本原理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即朗伯 - 比尔定律,这是吸收光谱法定量的理论依据,其关系式如式 3-1 : A = E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原理和应用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总汞、镉、铅测定。①汞的测定原理:汞离子与双硫腙在0. 5 mol/L硫酸的酸性条件下能迅速定量螯合,生成能溶于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等有机溶剂的橙色螯合物,于485 nm波长下比色定量。②镉的测定原理:在强碱

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原理和应用

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本法适用于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总硒的测定。在酸性条件下,3,3’-二氨基联苯胺与硒作用生成黄色化合物,pH在7左右时能被甲苯萃取,比色定量。水样需经混合酸液消化后,将四价以下的无机和有机硒氧化至四价硒,再经筮酸消化将六价硒还原至四价硒,然后测定总硒含量。所用设备、耗材:具塞比色

锌试剂—环己酮分光光度法原理和应用

锌试剂—环己酮分光光度法: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锌的测定。锌与锌试剂在pH9.0条件下生成蓝色络合物。其他重金属也能与锌试剂生成有色络合物,加入氰化物可络合锌及其他重金属,但加入环己酮能使锌有选择性地从氰络合物中游离出来,并与锌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所用设备、耗材: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原理和应用介绍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锌的测定。在pH4.0〜5.5的水溶液中,锌离子与双硫腙生成红色螯合物,用四氯化碳萃取后比色定量。所用设备、耗材:具塞比色管、分液漏斗、分光光度计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和应用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铝、铜、镉、铅、银、钼、钴、镍、钡、钒、铍、铊的测定。样品经适当处理后,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所含的金属离子在石墨管内以原子化高温蒸发解离为原子蒸气。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来自同种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其吸收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金属浓度成正比。所用设备、耗材:氩气、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和应用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铜、铁、镒、锌、镉、铅、钾、钠的测定。水样中金属离子被原子化后,吸收来自同种金属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共振线,吸收共振线的量与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测量被吸收后的谱线强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所用设备、耗材:各元素空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铝。在pH6.7〜7.0范围内,铝在聚乙二醇辛基苯醚(OP)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的存在下与铭天青S反应生成蓝绿色的四元胶束,比色定量。所用设备、耗材:具塞比色管、酸度计、分光光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