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视路胶质瘤的诊治分析

视路胶质瘤(optic pathway glioma,OPG)临床少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诊治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收治的8例OPG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OPG的诊断、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6~50岁,平均27.5岁;病程1个月~9年。 1.2 临床表现 8例均有视力损害,伴随视野缺损2例,单眼失明1例,伴头痛、呕吐4例,烦渴多尿1例;术前检查发现视神经萎缩3例、视乳头水肿1例。所有病例身体和性发育均正常。 1.3 影像学资料 术前CT平扫显示鞍区略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增强后轻度强化,肿瘤边界清楚,部分瘤内可见囊变及钙化,可有鞍结节、前床突的骨质吸收。8例中,呈2例呈实性,5例为囊实性,1例为囊性。4例见视神经管扩大。MRI T1WI呈与脑实质一样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视神经增厚。......阅读全文

视路胶质瘤的诊治分析

视路胶质瘤(optic pathway glioma,OPG)临床少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诊治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收治的8例OPG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OPG的诊断、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6~50岁,平均27.5岁;病程1个

点评文献: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

脑干胶质瘤如何治疗是一个难题,临床大夫之间需要互相交流治疗经验。以下是对《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的个人见解: 本文中采纳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病例30例,其中25例采取手术治疗。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及分析患者预后。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

蛔虫视物不用眼

  尽管没有眼睛,这种毫米长的蛔虫也能“看到”光线。近日,研究人员宣布找到了答案。   2008年,研究人员就发现,蠕虫能远离紫外线,他们推测大概是它们在野外以此避开至死剂量的太阳辐射。但当科学家分析蠕虫的光线躲避行为时,结果发现起作用的蛋白质既不是视蛋白也不是隐花色素。目前,动物体内发现的

视比色法介绍

目视比色法是标准系列法。 这种方法就是使用一套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大小形状相同的平底玻璃管 ( 称为比色管 ) ,于管中分别加入一系列不同量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再加入等量的显色剂和其他试剂,至一定刻度 ( 比色管容量有 10 , 25 , 50 , 100 等几种 ) ,然

神视传感器

  功能及特点   1、小型设计,省空间:将高精度,多功能凝缩于W57×D24×H38mm的紧凑机身中,根据使用设备可选择电缆型和连接器型2种。对现有设备也非常简单地使用。   2、按钮锁定功能:若使用按钮锁定功能,为了使传感器设定项目不被错误更改,该功能能够限制输入操作。并且它也可以

神视传感器

  功能及特点   1、小型设计,省空间:将高精度,多功能凝缩于W57×D24×H38mm的紧凑机身中,根据使用设备可选择电缆型和连接器型2种。对现有设备也非常简单地使用。   2、按钮锁定功能:若使用按钮锁定功能,为了使传感器设定项目不被错误更改,该功能能够限制输入操作。并且它也可以进行只允许

Cell封面文章:视杆纤毛

  利用一种称作低温电子断层扫描术(cryo-electron tomography,cryo-ET)的新技术,来自贝勒医学院的两个研究小组构建出了一个三维图谱,使得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遗传突变导致视杆纤毛(rod sensory cilium,眼睛中一种光感受器的部分)结构改变以及影响感

脑胶质瘤病例报告

脑胶质瘤指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按肿瘤的恶性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将胶质瘤分为Ⅰ~ 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LGGs),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s,HGGs)。其中,LGGs约占脑胶质瘤的15%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是人体内的一类将视黄醇从肝中转运至靶组织以及实现视黄醇在细胞内运转代谢的特异性运转蛋白,在协助视黄醇储存、代谢及发挥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经研究表明其与肾脏疾病、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营养性疾病等多疾病相关。检测方法:免疫

胶质瘤干细胞培养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病因不清。切除后容易复发,放射治疗和化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从成年的脑组织中可以培养出神经干细胞,传统的观点认为,胶质瘤中只含有胶质细胞,没有神经元。近期的研究证明,胶质瘤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证明了胶质瘤中存在干细胞的可能性。这种细胞能够同时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