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肌酸激酶的测定

肌酸激酶(CK)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正常人体中有三种同工酶: CK~BB(CK1):主要存于脑组织、前列腺、肠、肺、膀胱、子宫、胎盘及甲状腺中; CK~MB(CK2):主要存于心肌; CK~MM(CK3):主要存于肌肉组织。 CK作用后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阅读全文

肌酸激酶的测定

肌酸激酶(CK)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正常人体中有三种同工酶:CK~BB(CK1):主要存于脑组织、前列腺、肠、肺、膀胱、子宫、胎盘及甲状腺中;CK~MB(CK2):主要存于心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CK~MM(CK3):主要存于肌肉组织。CK作用后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

肌酸激酶的测定

肌酸激酶(CK)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正常人体中有三种同工酶: CK~BB(CK1):主要存于脑组织、前列腺、肠、肺、膀胱、子宫、胎盘及甲状腺中; CK~MB(CK2):主要存于心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CK~MM(CK3):主要存于肌肉组织。 CK作用后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

肌酸激酶(CK)简介

  分子量为86KD,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该酶催化体内ATP与肌酸之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生成磷酸肌酸和ADP的可逆反应,为肌肉收缩和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来源。在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肝、胰、红细胞等CK的含量极少。胞浆CK的酶蛋白部分由两个亚基组成,不同亚基的组合

肌酸激酶的测定

  肌酸激酶(CK)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正常人体中有三种同工酶:  CK~BB(CK1):主要存于脑组织、前列腺、肠、肺、膀胱、子宫、胎盘及甲状腺中;  CK~MB(CK2):主要存于心肌;  CK~MM(CK3):主要存于肌肉组织。  CK作用后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

肌酸激酶的原理

  本法采用酶偶联反应测定CK活性浓度。  在340nm监测NAD(P)H的生成量,可计算出CK的活性浓度。

什么是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分子量为86KD,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该酶催化体内ATP与肌酸之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生成磷酸肌酸和ADP的可逆反应,为肌肉收缩和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肝、胰、红细胞等CK的含量极少。  胞浆CK的酶蛋白部分由两个亚基组成,

肌酸激酶同工酶分类

CK是由M和B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两种不同的亚基组成三种同工酶。CK-BB(CK1)主要存于脑组织。CK-MB(CK2)主要存于心肌。CK-MM(CK3)主要存于骨骼肌组织。此外在线粒体中还存在一种同工酶(CK-MiMi)。心肌不同部位CK-MB含量也不尽相同,前壁>后壁,右心室>左心室,所以不同部

肌酸激酶检验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25-200U/L 临床意义:增高:心梗4-6小时开始升高,18-36小时可达正常值的20-30倍,为最高峰,2-4天恢复正常,另外,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损伤,肌营养不良,心包炎,脑血管意外及心脏手术等都可以使CK增高。

肌酸激酶的注意事项

1.测定标本应该用血清而不是血浆。2.避免溶血,使细胞内腺苷酸激酶干扰降至最小。3.在操作中,要注意避免引起酶失活的因素,如加热、光照等。4.要防止二氧化碳丢失导致PH升高而影响测定结果。

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增高(1)生理性增高:①运动后可导致肌酸激酶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酸激酶升高越明显。②分娩者和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高于正常值。③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心脏按压、心导管检查、泌尿系检查等,可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④男性肌肉容量大,血清肌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