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在正常塞曼效应中,每条谱线分裂为3条分线,中间1条为π组分,其频率不受磁场的影响;其他两条称为组分,其频率与磁场强度成正比。在反常塞曼效应中,每条谱线分裂为3条分线或更多条分线,这是由谱线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反常塞曼效应,是原子谱线分裂的普遍现象,而正常塞曼效应仅仅是假定电子自旋动量矩为零,原子只有轨道动量矩时所有的特殊现象。......阅读全文

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在正常塞曼效应中,每条谱线分裂为3条分线,中间1条为π组分,其频率不受磁场的影响;其他两条称为组分,其频率与磁场强度成正比。在反常塞曼效应中,每条谱线分裂为3条分线或更多条分线,这是由谱线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反常塞曼效应,是原子谱线分裂的普遍现象,而正常塞曼效应仅仅是假定电子自旋动量矩为零,原子只有

塞曼效应的起源和历史

塞曼效应,英文:Zeeman effect,是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的。他发现,原子光谱线在外磁场发生了分裂。随后洛仑兹在理论上解释了谱线分裂成3条的原因。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很多原子的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非常复杂,称为反常塞曼效应。完整解释塞曼效应需要用到量子力

什么是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是指原子在外磁场中发光谱线发生分裂且偏振的现象;历史上首先观测到并给予理论解释的是谱线一分为三的现象,后来又发现了较三分裂现象更为复杂的难以解释的情况,因此称前者为正常或简单塞曼效应,后者为反常或复杂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仪相关解释

  塞曼效应是指原子在外磁场中发光谱线发生分裂且偏振的现象;历史上首先观测到并给予理论解释的是谱线一分为三的现象,后来又发现了较三分裂现象更为复杂的难以解释的情况,因此称前者为正常或简单塞曼效应,后者为反常或复杂塞曼效应。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在1896年发现把产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

塞曼效应仪详细内容

  塞曼效应,英文:Zeeman effect,是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的。他发现,原子光谱线在外磁场发生了分裂。随后洛仑兹在理论上解释了谱线分裂成3条的原因。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很多原子的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非常复杂,称为反常塞曼效应。完整解释塞曼效应需要用到

塞曼效应的理论发展

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使用半径10英尺的凹形罗兰光栅观察磁场中的钠火焰的光谱,他发现钠的D谱线似乎出现了加宽的现象。这种加宽现象实际是谱线发生了分裂。随后不久,塞曼的老师、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应用经典电磁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认为,由于电子存在轨道磁矩,并且磁矩方向在空间的取向是量子化的,

塞曼效应校正背景的原理

当光源处于一定强度的磁场内时,光源发射出单一波长的谱线分裂为π,α±三种不同波长的谱线,π和α±偏振方向互相垂直π(可用P表示)保持原来波长,和磁场方向平行,α±(可用P⊥表示)为离开原波长0.1A以上的两条谱线,和磁场方向垂直。由于基态原子只吸收波长差在0.1A以下的共振线,而背景吸收波长范围从1

塞曼效应校正背景的特点

塞曼效应校正背景可在全波段进行,可校正吸光度高达1.5~2.0A的背景,而氘灯只能校正吸光度小于1A的背景,塞曼效应背景校正的准确度较高。采用恒定磁场调制方式,测定灵敏度比常规原子吸收法有所降低,可变磁场调制方式的测定灵敏度已接近常规原子吸收法。塞曼效应能在共振线同一波长处校正背景它不仅对连续背景具

塞曼效应原理和数据模型

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和空间取向量子化的现象,至今塞曼效应仍是研究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常塞曼效应可用经典理论给予很好的解释;而反常塞曼效应却不能用经典理论解释,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塞曼效应是物理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在1896年发现:把产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

塞曼效应实验仪的特点有哪些?

   塞曼效应实验是大学物理中的一个实验,许多院校都正在开设或准备开设。    以往塞曼效应实验仪的观测方法各有缺陷,因此我们重新设计了塞曼效应实验仪的光学部件和光路;    采用了CCD摄像头和图像采集卡与微机相连,构成微机化塞曼效应实验仪,不仅克服了以往实验方法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