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向娜:另辟蹊径开拓TMA在文物保护中的新应用

近年来,与文物和考古相关的电视节目很受大家喜爱,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都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大众对文物保护科技手段充满好奇,兵马俑出土后为何变色?极度脆弱的出土文物如何完整提取?如何对文物进行微损取样分析?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独特的“黑科技”。2022年开年之际,一篇题为《A Quasi-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agile Archaeological Wood with TMA: A Case Study of an 800-Year-Old Shipwreck》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台普通的TMA突破人们的认知,在考古材料检测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北京科技大学韩向娜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她将分享文物保护中的最新科学成果,以及日立分析热机械分......阅读全文

韩向娜:另辟蹊径-开拓TMA在文物保护中的新应用

近年来,与文物和考古相关的电视节目很受大家喜爱,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都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大众对文物保护科技手段充满好奇,兵马俑出土后为何变色?极度脆弱的出土文物如何完整提取?如何对文物进行微损取样分析?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独特的“黑科技”。2022年开年之际

移动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的“航母”

未来城一辆改装过的乳白色厢式卡车停在今年8月在重庆举办的中国首届智能博览会场馆里,车身上的黑色大字格外醒目——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在此排队的参观者们络绎不绝。这便是被称为“文物保护航母” 的移动实验室,它多次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考古发掘现场,为考古工作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并在第一时间对出土文物进

水下考古“潜”向深海:中国深海考古零突破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器布放入水 ▲提取水下文物标本 1987年3月,国家文物局牵头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成为中国水下考古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30多年来,我国的水下考古基本集中在40米以内的浅海。今天,中国载人深潜技术与水下考古“联姻”,终于实现了中国深海考古“

“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首次前往考古现场

  手拿洛阳铲和刷子,眼戴厚镜片,这是很多人眼中的考古学家形象。其实,现在高科技渗透至各个领域,考古学家也洋气着呢!近日,一个贴着“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的白色加长厢式货车停靠在了湖南澧县余家牌坊,众多路人的目光被它吸引。24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台实验车是国家正式下线的第一台针对考古发

高光谱成像技术助力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

2020年8月11日,易科泰SpectrAPP光谱成像应用创新项目技术人员,携高光谱成像设备前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文物保护及考古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交流和现场演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于1935年,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机构,承担完成

意大利考古学家宣称找到“蒙娜·丽莎”骸骨

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圣厄休拉修道院地板下发现的骸骨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7日报道,意大利考古学家日前在佛罗伦萨一个修道院地下发现了一具人类骸骨,他们认为它就是艺术大师达·芬奇(Leonardo's da Vinci)名作《蒙娜·丽莎》人物原型丽萨·格拉迪尼(Lisa Gherar

X荧光光谱仪分析在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应用

1、手持式光谱仪文物无损鉴定的数据库建立    目前文物鉴定的方法主要是靠“眼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眼学”就是借助考古和实践经验,用目测、手摸等方法来鉴定文物,这种方法经常会夹杂主观的因素。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文物鉴定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例如周伟强, 杨军昌对陕西西周遗址的一个清代墓

显微镜在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六)

五、三维视频显微镜   厂家:德国徕卡型号:DVM6   如果您从事质量控制/保证、故障分析、研发或取证工作,在显微镜下搜寻细节可能会占用您大量时间。徕卡最新视频显微镜LeicaDVM6快速、可靠且使用方便,适合所有用户。它结合了出众的光学器件、直观的操作和智能化的软件,是一项为您节省时间的

显微镜在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二)

 一、体视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又称为实体显微镜、立体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正像立体感的目视仪器,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农林等。它具有两个完整的光路,所以观察时物体呈现立体感。主要用途有:①作为动物学、植物学、昆虫学、组织学、考古学等的研究和解剖工具。②做纺织工业中原料及棉毛织物的检验。③在电子工业,做

显微镜在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五)

 四、金相显微镜   设备用途和基本要求:该设备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组织分析,用于研究金属中合金生成、冶炼、浇铸以及加工工艺等信息。同时观察样品的微观形态,表面结构,为文物保护提供帮助。   厂家:德国徕卡型号:DM4000M   *1、主机:智能型正置式全进口金相显微镜主机,

显微镜在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三)

二、倒置生物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是最常见的一种显微镜,在很多实验室中都可以见到,主要是用来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流质沉淀等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可以观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生物显微镜供医疗卫生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所用于微生物、细胞、细菌、组织培养

显微镜在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一)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与社会的告诉发展,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对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的特别是博物馆文物修复及文物保护方面的仪器设备也在不断增加,呈现出大好的发展气象。对于很多出土文物的鉴定与修复工作:比如陶器、瓷器、石器、金属、古文典籍等等,有很多大型分析仪器可以实现研究。比如体视显微镜、偏光

显微镜在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四)

 三、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是鉴定物质细微结构光学性质的一种显微镜。凡具有双折射性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法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能,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研究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一般具有双折射的物质都可以用这种显微镜进行观察。双折射性是晶

TMA是什么

热机械分析法热机械分析法(TMA)是以一定的加热速率加热试样,使试样在恒定的较小负荷下随温度升高发生形变,测量试样温度-形变曲线的方法。定义:以一定的加热速率加热试样。应用领域:浸渍实验,长期蠕变预估等分类:热膨胀法、静态热机械分析法、动态热机械分析法。

TMA是什么

热机械分析法热机械分析法(TMA)是以一定的加热速率加热试样,使试样在恒定的较小负荷下随温度升高发生形变,测量试样温度-形变曲线的方法。定义:以一定的加热速率加热试样。应用领域:浸渍实验,长期蠕变预估等分类:热膨胀法、静态热机械分析法、动态热机械分析法。

什么是TMA

TMA(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热机械分析 在加热过程中对试样进行力学测定的方法称为热—力法或热机械分析 根据测定内容,热-力法可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 1.静态热-力法 静态热—力法是对物质施加一定的负荷,测定其形变大小的方法。最初采用针入度法,用针状压杆触及试样,并

TMA是什么

热机械分析法热机械分析法(TMA)是以一定的加热速率加热试样,使试样在恒定的较小负荷下随温度升高发生形变,测量试样温度-形变曲线的方法。定义:以一定的加热速率加热试样。应用领域:浸渍实验,长期蠕变预估等分类:热膨胀法、静态热机械分析法、动态热机械分析法。

TMA的静态法

静态热—力法是对物质施加一定的负荷,测定其形变大小的方法。最初采用针入度法,用针状压杆触及试样,并施加负荷,随着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时,针状压杆急剧变动,此温度即作为试样的软化温度点。如果在棒、膜或丝状试样的延伸方向施以力偶使之旋转,可以测定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模量变化。采用拉伸法,也可以测定薄膜、纤维

TMA/SDTA-2+

TMA/SDTA 2+使用温度更加宽广,并且拥有在压缩和拉伸模式下更多样的力值参数选择,所以应用领域更广。 因此,TMA/SDTA 2+能够快速的表征多种形态样品的物性,如非常薄的图层、长的圆柱状样品、细纤维、膜、块状样品、软或者硬的聚合物和单晶物质。TMA是DSC的理想补充。 除了提供样品的膨胀系

曹操墓重新发掘时间待定-未用DNA技术测试遗物

  提要:陵园布局调查是重点,不存在商业开发可能;河南未委托任何单位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墓。   春节过后曹操墓何时开始重新发掘?今年的发掘研究重点在哪儿?普通百姓有无机会一睹曹操墓“真容”?昨日记者专访了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他表示,今年曹操墓的发掘重点是大面积开展曹操高陵

中国研制首个“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

  2012年6月 一辆加长的白色厢式货车静静地停在陕西省高陵县院张村外的荒野上,车身上的黑色大字格外醒目――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车旁十几米外蓝色挡板围起来的,是刚发现不久正在发掘中的明代家族墓葬。不时有研究人员从车上下来,带着各种仪器设备进入发掘现场。而车内,几位年轻的研究人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八、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  坚持公益属性,突出社会效益,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水平,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  (一)优化博物馆布局。  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支持省级、重要地市级博物馆特色化发展。盘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技术助力复制隋炀帝萧后冠

  谁也不会想到,两年多以前,从扬州隋炀帝墓地发掘现场带回实验室的“一坨土”,经过专家学者、考古人员的不懈努力,竟然复制出了国内考古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礼冠。   9月5日,扬州市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在西安召开了“扬州隋炀帝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项目完成验收会。与会专家除了惊艳于复原

考古学家陈贤一逝世,曾主持商代盘龙城遗址发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24.shtm 澎湃新闻记者从陈贤一先生多位友人处获悉,考古学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陈贤一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5日凌晨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公开资料显示,陈贤一

怼声再起!韩春雨向《自然》提交实验可重复性数据

  韩春雨无疑是2016年最受公众关注的中国研究者之一。从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论文发表的一鸣惊人,到被质疑学术造假的声讨笔伐,他所经历的舆论如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  近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关于“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论文的最新声明。声明中称期刊已经获得了与NgAgo系统

全链条布局文物科技创新,为文物穿上科技“铠甲”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次,文物领域发展规划首次升级为国家级专项规划,而且,“科技创新”一词首次直接写入了规划题目。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规划》设置了专门篇章,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链条”布局,提出了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在西工大成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365.shtm近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文保装备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大会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指导。中国文物

“考古中国”聚焦泥河湾考古新发现

  3月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议通报了《自然》在线发表的一项来自中国、德国、西班牙、法国等研究团队联合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泥河湾下马碑遗址发现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颜料加工与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关键证据。  泥河湾下马碑遗址第6层堆积距今4

四川大学成立考古科学中心

  日前,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以下简称考古科学中心)成立仪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该校举行。  据介绍,考古科学中心由考古测年实验室、分子考古实验室、考古材料与文物保护实验室、地学考古实验室以及囊括海内外超过一万件/套样本的考古资源库组成。重点聚焦古代文明起源与演化过程,区域史前社会与文明起源

韩将向核电站投入1万亿韩元-改善50种安全设施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5月6日,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为了韩国国内核电站能应对最恶劣的自然灾害,发布了完全防水处理等50项需改善的项目。  当日,韩国教科部召开了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宣布在今后五年间将通过韩国水力原子能(株)投资1万亿韩元,改善50项安全设施。  据悉,需改善的项目主要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