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泥盆纪肺鱼化石新属种揭秘肺鱼取食新模式

会泽滇双翼鱼生态复原图 (罗彦超、马萌绘,罗彦超供图) A,会泽滇双翼鱼犁骨细节;B,会泽滇双翼鱼副蝶骨细节;C,会泽滇双翼鱼翼骨与齿板细节。比例尺为5mm。(罗彦超供图) 有一类非常特殊的鱼,它们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通过类似于肺的鱼鳔直接呼吸空气,因而得名“肺鱼”。肺鱼起源于早泥盆世早期,随后快速分化,其多样性在晚泥盆世达到了顶峰。但在泥盆纪以后,肺鱼的多样性和演化速率逐渐降低,现在仅剩下三个属:非洲肺鱼、南美肺鱼和澳洲肺鱼。 产自云南曲靖的志留纪和泥盆纪鱼类化石种类丰富、保存精美、原始类型多,填补了早期鱼类演化树上的大量“缺失环节”。 近日,《系统古生物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文报道了产自云南曲靖会泽县中泥盆世(约3......阅读全文

泥盆纪肺鱼化石新属种揭秘肺鱼取食新模式

会泽滇双翼鱼生态复原图 (罗彦超、马萌绘,罗彦超供图) A,会泽滇双翼鱼犁骨细节;B,会泽滇双翼鱼副蝶骨细节;C,会泽滇双翼鱼翼骨与齿板细节。比例尺为5mm。(罗彦超供图) 有一类非常特殊的鱼,

动物能量代谢与体温心率相互关系的研究案例

心肺相互作用是指动物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间复杂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一般认为该作用受迷走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关系微妙且复杂,研究心肺作用最直观的观测方法莫过于观测动物的心率和呼吸速率/能量代谢的变化关系。下面是几个研究呼吸速率和心率关系的实例,供参考。案例一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动

中国化石新属种支持巨蜥科亚洲起源说

 杂志封面李氏始祖巨蜥(Archaeovaranus lii)复原图(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所供图)李氏始祖巨蜥(Archaeovaranus lii)正型标本(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所供图)  2月7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丽萍、王元青、赵祺、王原与英国、瑞士同行合作在《英国皇家学会自

寒武纪化石揭示节肢动物早期取食模式

  来自云南大学的消息,该校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教授、杨杰副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首次发现了节肢动物系统演化中基节发生实质性变革的最早化石记录。   自寒武纪大爆发以来,节肢动物始终是化石和现生动物群的“强势”群体。因拥有能广泛适应不同生境的外骨骼,敏锐的视觉神经系统,灵活分节的躯干与附肢以及

张弥曼:在古生物学领域求索60余载

   “我的古脊椎动物研究生涯始于大概60年前”。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家张弥曼22日晚在巴黎参加颁奖典礼时风趣地说,自己最初选择专业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响应国家号召,但做起研究后“发现非常有意思”,如同“先结婚后恋爱”。   张弥曼和另外4名女科学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获颁今年的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愿更多拔尖女性出现

  22日在巴黎颁授的这一奖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1998年设立,每年表彰全球五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82岁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是中国第五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  “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颁奖

多肉植物大戟属新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开展的《肯尼亚植物志》编研项目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在肯尼亚发现一个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新种,并正式对其进行命名和发表。  大戟属包含约2000种,为植物界最大的属之一,几乎遍布全球,且种间形态特征高度趋同,是系统分类研

我国科学家发现原始鸟类化石新属

    刚刚出版的英文版《地质学报》(Acta Geologica Sinica)发表了由古鸟类学专家、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胡东宇领导的课题组首次发现的一个原始鸟类化石的新属种——“原始沈师鸟” (Shenshiornis primita)。这一新发现为揭示鸟类可动性头骨的早期演

中科院最新Nature子刊文章

  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处的研究人员在云南地区发现了距今4.09亿年的基干四足动物化石,填补了基干四足动物早期化石记录的空白,将四足动物支系的演化历史前推了1千万年,为了纪念我国泥盆纪脊椎动物的早期研究者、已故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先生,这一化石被命名为 “

张弥曼院士古鱼类研究贺献专集在德国出版

  《鱼类化石的形态、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分布:张弥曼贺献专集》一书,系四位国际古生物学家编辑,新近由德国慕尼黑法伊尔出版社出版发行。专集英文书名为Morphology, Phylogeny and Paleobiogeography of Fossil Fishes  -Honoring Me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