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黄嘌呤氧化酶的化学反应和结构介绍

化学反应 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的是如下反应: 次黄嘌呤 + H2O + O2 → 黄嘌呤 + H2O2 黄嘌呤 + H2O + O2 → 尿酸 + H2O2 黄嘌呤 + H2O + 2O2 → 尿酸 + 2O2-(超氧阴离子) + 2H+(氢离子) 结构 黄嘌呤氧化酶的分子量较大,约27万,并含有两分子FAD、两个钼原子和八个铁原子。酶中的钼以钼蝶呤辅因子的形式存在,是酶的活性位点。铁原子则为 [2Fe-2S] 铁氧还蛋白铁硫簇的一部分,参与电子转移反应。 黄嘌呤氧化酶是一种黄素蛋白酶,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可催化体内的嘌呤底物形成尿酸。黄嘌呤氧化酶的晶体结构已经被解析,它由1330个氨基酸构成,其氨基酸序列在鼠和人之间具有90%的同源性,它是由两个完全对称的结构单元构成,每一个结构单元为145 ku,其催化中心包括一个钼蝶呤中心、两个铁-硫中心和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其中钼蝶呤中心是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生成尿酸......阅读全文

黄嘌呤氧化酶的化学反应和结构介绍

  化学反应  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的是如下反应:  次黄嘌呤 + H2O + O2 → 黄嘌呤 + H2O2  黄嘌呤 + H2O + O2 → 尿酸 + H2O2  黄嘌呤 + H2O + 2O2 → 尿酸 + 2O2-(超氧阴离子) + 2H+(氢离子)  结构  黄嘌呤氧化酶的分子量较大,约27

关于黄嘌呤氧化酶的特点介绍

  1、黄嘌呤氧化酶外观呈浅黄色液体,系结晶悬浮于2.3mol/L硫酸铵、l0mmol/L磷酸钠缓冲溶液中,含1mmol/L EDTA、1mmol/L水杨酸钠,pH值约为7.8,是含铁-钼的黄素蛋白。  2、能氧化次黄嘌呤、黄嘌呤和醛等,作用的最适pH值为8.2,等电点为5.3-5.4。  3、激活

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机理 介绍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位点中钼蝶呤辅因子的钼原子另外与一个端氧、多个硫原子以及一个端羟基相连。在黄嘌呤至尿酸的反应中,钼上的氧先是转移至黄嘌呤分子上,然后,水分子与活性中间体进行加成,使活性的钼中心得到再生。  与其他已知的含钼氧还酶类相同的是,产物中新引入的氧原子是来自于水分子中的氧,而非氧气分子。

黄嘌呤氧化酶的简介

  黄嘌呤氧化酶是一种专一性不高,既能催化次黄嘌呤生成黄嘌呤,进而生成尿酸,又能直接催化黄嘌呤生成尿酸的酶,是一种含钼、非血红素铁、无机硫化物、FAD的黄素酶,存在于牛乳、动物(特别是鸟类的肝脏与肾脏)、昆虫、细菌中。  黄嘌呤氧化酶分子量10几万-30几万,底物专性较广,除以嘌呤衍生物为电子供体外

关于黄嘌呤氧化酶的应用

  1、参与机体内核酸的分解代谢  人体的尿酸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尿酸是核酸的组成成分即腺嘌呤与鸟嘌呤在人体内进行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是尿酸的直接前体,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次黄嘌呤氧化为黄嘌呤,黄嘌呤氧化为尿酸。  2、促

黄嘌呤氧化酶作为抑制剂相关介绍

  黄嘌呤氧化酶的结构非常复杂,因此很多物质都可抑制其活性。如嘌呤、嘧啶和其它杂环的物质可与底物竞争结合到酶的活性部位,称之为竞争性抑制剂;而亚砷酸盐、氰化物、甲醇等化合物则可与钼原子作用,使酶失活。其它抑制剂包括磷酸盐、咪唑、钠、氯化钾、苯甲酸盐、硼酸盐、铜、抗坏血酸和二硝基苯酚。其中抗坏血酸对黄

细胞化学基础--黄嘌呤黄嘌呤类药物介绍

黄嘌呤类药物生物碱结构是由咪唑和嘧啶相骈合的二环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四个氮原子。典型药物有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和平滑肌松弛药茶碱。

黄嘌呤氧化酶(xanthione oxidase, XOD)试剂盒使用说明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 2-3 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测定意义:XOD(EC 1.17.3.2)催化黄嘌呤氧化生成尿酸和超氧阴离子,是活性氧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核苷酸代谢的关键酶之一。XOD 主要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心,肺,肝脏等组织中,当肝功能受损时,XOD 大量释放到血清中,对肝损害的诊断具有特异

关于黄嘌呤的基本内容介绍

  黄嘌呤(英语:xanthin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器官及体液内的一种嘌呤碱,常用作温和的兴奋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特别用于治疗哮喘症状。咖啡因、茶碱及可可碱(主要在巧克力中发现)等常见的温和兴奋剂均由黄嘌呤衍生出来。  黄嘌呤也是嘌呤代谢後的产物,并会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转换为尿酸

细胞化学基础--黄嘌呤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33.292、摩尔体积(m3/mol):92.83、等张比容(90.2K):276.24、表面张力(dyne/cm):78.25、极化率(10-24cm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