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胆碱的基本介绍

胆碱是带正电荷的四价碱基,是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胆碱能神经元中的乙酰胆碱的前体,化学式为C5H14ON+。胆碱在胞浆中的浓度为8~25微摩尔/升,在脑中浓度为25~50纳摩尔/升。机体内胆碱的获取或者通过肝,卵之类的食物〔主要以磷脂酰胆碱(PC)和卵磷脂的形式存在〕,或者由内源性合成的PC而来〔通过磷脂酰乙醇胺(PE)的连续甲基化过程〕。机体除了从作为大分子PC的一部分而取得胆碱以外,不能通过其他途径生成胆碱。然而,所有的细胞显然都通过PE甲基化而合成PC,并且所有的细胞都能在磷脂酶D或其他磷脂酶类催化下使食物和内源性PC中的胆碱游离出来。......阅读全文

胆碱的基本介绍

  胆碱是带正电荷的四价碱基,是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胆碱能神经元中的乙酰胆碱的前体,化学式为C5H14ON+。胆碱在胞浆中的浓度为8~25微摩尔/升,在脑中浓度为25~50纳摩尔/升。机体内胆碱的获取或者通过肝,卵之类的食物〔主要以磷脂酰胆碱(PC)和卵磷脂的形式存在〕,或者由内源性合成的PC而来

源于乙酰胆碱的基本内容介绍

  乙酰胆碱,分子式CH3COOCH2CH2N+(CH3)3在神经细胞中,乙酰胆碱是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移位酶(胆碱乙酰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的。由于该酶存在于胞浆中,因此乙酰胆碱在胞浆中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  进入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生理作用后(乙酰胆碱可引起

乙酰胆碱酯酶的基本介绍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高,选择性水解Ach的必需酶,能使乙酰胆碱(ACh)水解成胆碱和乙酸。胆碱酯酶中的I型(即true choli-neesterase)底物特异性高,因为只分解以乙酰胆碱为中心的狭窄范围的底物,故特此这样称呼。  乙酰胆碱酯酶是生物神经传导中的一种关键性酶,在胆碱能突触间,该酶能

胆碱酯酶的基本性质

  胆碱酯酶蛋白分子表面的活性中心有两个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部位,即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部位和酯解部位。酯解部位含有一个由丝氨酸的羟基构成的酸性作用点和一个由组氨酸咪唑环构成的碱性作用点,两者通过氢键结合,增强了丝氨酸羟基的亲核活性,使之易于与乙酰胆碱结合  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①乙

胆碱酯酶的基本性质

  胆碱酯酶蛋白分子表面的活性中心有两个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部位,即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部位和酯解部位。酯解部位含有一个由丝氨酸的羟基构成的酸性作用点和一个由组氨酸咪唑环构成的碱性作用点,两者通过氢键结合,增强了丝氨酸羟基的亲核活性,使之易于与乙酰胆碱结合  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①乙

关于乙酰胆碱的作用机理介绍

  在动物细胞中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一方面直接影响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第二信使影响各种生理过程的进行。在植物界中,虽然乙酰胆碱的受体还没有在生化上最后确定,但是一系列药理学的证据表明植物中确实存在着乙酰胆碱的受体。关于植物中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的事件了解甚少。有关乙酰胆碱在植物细胞中

关于胆碱酯酶的临床诊断介绍

  在临床中,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是协助诊断有机磷中毒和评估肝实质细胞损害的重要手段。脂肪肝患者除有三酰甘油明显增高及胆固醇和apo-B明显升高外,血清胆碱酯酶也明显升高,有推断:高脂血症时脂肪酸合成和转换增加,导致肝中酰基CoA积累,继而产生酰基胆碱等,因此胆碱酯酶活性升高可能系过多底物诱导肝合成

乙酰胆碱的信号转导相关介绍

  原生质体膨胀  红光可以刺激黄化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体积膨胀,这种刺激作用可为随后的远红光照射所逆转,说明这一反应是在光敏素控制下进行的。红光对原生质体体积膨胀的刺激作用要求介质中含有Ca2+。乙酰胆碱可以代替红光在黑暗中引起原生质体的膨胀。与红光引起的反应不同,乙酰胆碱不仅可以在含Ca2+的介

关于胆碱酯酶的临床症状的介绍

  正常范围:①比色法:130~310U/L;②酶法: 儿童和成人男性、女性(40岁以上)5410~32000U/L;女性(16~39岁)4300~11500U/L。  检查介绍:胆碱酯酶有两类,它们都能水解乙酰胆碱。一类是乙酰胆碱酯酶。另一类是羟基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是一种水解酶,它的作用是水解乙酰

关于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的介绍

  胃肠道  ACh可明显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其收缩幅度、张力、蠕动增加,并可促进胃、肠分泌,引起恶心、嗳气、呕吐、腹痛及排便等症状。  泌尿道  ACh可使泌尿道平滑肌蠕动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缩,使膀胱最大自主排空压力增加,降低膀胱容积,同时膀胱三角区和外括约肌舒张,导致膀胱排空。  其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