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染色介绍

菌体大小为(0.3~0.8μm)×(1~5μm),细长稍弯,粗细不一,菌体一端或两端排列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常呈L、V、X、T等字形或排成栅栏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荚膜、鞭毛,不产生芽胞;用美兰液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常呈着色深的颗粒;用奈瑟氏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一端或二端染成蓝色或深蓝色颗粒,称为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其主要成分是磷酸盐和核糖核酸,是本菌形态特征之一。......阅读全文

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染色介绍

  菌体大小为(0.3~0.8μm)×(1~5μm),细长稍弯,粗细不一,菌体一端或两端排列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常呈L、V、X、T等字形或排成栅栏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荚膜、鞭毛,不产生芽胞;用美兰液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常呈着色深的颗粒;用奈瑟氏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一端或二端染成蓝色或深蓝色颗粒,称

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异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Albert(阿培特)染色。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异染颗粒(浓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

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异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Albert(阿培特)染色。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异染颗粒(浓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

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特征

菌体为细长弯曲的杆菌,粗细不一,常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为棒状杆菌。直径为0.3~0.8μm,排列不规则,呈栅栏状、V字形或L字形;无荚膜,无鞭毛,不产生芽孢;革兰染色呈阳性,用美蓝或奈瑟染色后,菌体两端或一端可见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有鉴定意义。

白喉棒状杆菌形态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白喉棒状杆菌属革兰阳性杆菌,有异染颗粒且呈特殊排列。实验步骤观察白喉棒状杆菌革兰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标本片。白喉棒状杆菌培养特征观察:观察白喉棒状杆菌在吕氏血清斜面和亚碲酸钾血平板上的菌落特点。异染颗粒染色法:奈瑟染色法奈瑟染色法:取培养于吕氏血清斜菌的白喉棒状杆菌培养物用生理盐水混合制片

白喉棒状杆菌形态观察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白喉棒状杆菌属革兰阳性杆菌,有异染颗粒且呈特殊排列。实验步骤 观察白喉棒状杆菌革兰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标本片。白喉棒状杆菌培养特征观察:观察白喉棒状杆菌在吕氏血清斜面和亚碲酸钾血平板上的菌落特点。异染颗粒染色法:奈瑟染色法奈瑟染色法:取培养于吕氏血清斜菌的白喉棒状杆菌培养物用生理盐水混合

白喉棒状杆菌特点

(一)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1.形态和染色:白喉棒状杆菌的菌体细长略弯,末端膨大呈棒状,常分散排列成"V"或 "L"形,无菌毛、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孢(胞)。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应用亚甲蓝染色或奈瑟氏染色,可见深染色异染颗粒。  2.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致病物质主要为白喉外毒素。白喉外毒素

白喉棒状杆菌简介

1 生物学性状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细菌常排列成 V 、 L 等文字形。革兰染色阳性。用美蓝或奈瑟( Neisser )染色可见异染颗粒,有鉴定意义。 营养要求较高。在含凝固血清的吕氏斜面上生长迅速,异染颗粒明显。在含 0.03~ 0.04% 亚碲酸钾的血碲盐平板上, 菌落

白喉棒状杆菌检验

1 生物学性状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细菌常排列成 V 、 L 等文字形。革兰染色阳性。用美蓝或奈瑟( Neisser )染色可见异染颗粒,有鉴定意义。 营养要求较高。在含凝固血清的吕氏斜面上生长迅速,异染颗粒明显。在含 0.03~ 0.04% 亚碲酸钾的血碲盐平板上, 菌落呈黑色,可用

白喉棒状杆菌简介

  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是引起小儿白喉的病原菌,属于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棒状杆菌种类较多,包括白喉杆菌和类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为非致病菌,常见的有假白喉杆菌,结膜干燥杆菌、溃疡杆菌和痤疮杆菌等。本章介绍白喉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