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下丘脑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病史 有颅内炎症、肿瘤、创伤、手术、放射治疗或某些先天性疾病。 2.内分泌功能障碍 肥胖;性早熟;闭经、溢乳、性欲减退、阳痿;怕冷、少汗、脱发、黏液性水肿、无力;多饮、多尿等。上述改变不能用单一垂体或靶器官损害来解释。 3.摄食障碍 贪食致肥胖,厌食致消瘦或贪食—厌食交替发作。 4.睡眠障碍 嗜唾、失眠或二者交替出现。 5.体温调节异常 可出现高温、低温或变异性体温。 6.精神障碍 过度兴奋或抑制、哭笑无常、定向力障碍、幻觉等。 7.导致下丘脑受累的原发病的表现 妇颅内肿瘤等引起的高颅压表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野缺损、昏迷等。......阅读全文

下丘脑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病史  有颅内炎症、肿瘤、创伤、手术、放射治疗或某些先天性疾病。  2.内分泌功能障碍  肥胖;性早熟;闭经、溢乳、性欲减退、阳痿;怕冷、少汗、脱发、黏液性水肿、无力;多饮、多尿等。上述改变不能用单一垂体或靶器官损害来解释。  3.摄食障碍  贪食致肥胖,厌食致消瘦或贪食—厌食交替发作。  

下丘脑综合征的病因

  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器质性和功能性等病因,归纳如下:  1、先天性或遗传因素如性发育不全和嗅觉丧失症群;下丘脑激素缺乏如下丘脑甲状腺功能低下、下丘脑性腺功能低下、多发性激素缺乏。  2、肿瘤颅咽管瘤、星形细胞瘤、漏斗瘤、垂体瘤向鞍上伸长、异位松果体瘤、脑室膜瘤、神经节细胞瘤、浆细胞瘤、神经纤维瘤、

下丘脑综合征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下丘脑、垂体及其靶腺激素分泌异常及相应的生化异常。  (2)下丘脑、垂体的储备能力试验异常如TRH兴奋试验、GnRH兴奋试验等。  2.影像学检查  (1)颅骨X线平片颅咽管瘤、松果体瘤病人在中线位可发现钙化灶。  (2)CT、MRI等检查对确定颅内病变性质及定位有重要价

下丘脑综合征的诊断

  1.初步诊断  (1)诊断下丘脑综合征的前提是:已排除单一靶器官或垂体自身的病变以及全身性疾病后,才能考虑下丘脑。  (2)下丘脑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性功能紊乱、尿崩症、多食肥胖、精神失常,因而若有其中3项共存时,应高度怀疑此病。  (3)内分泌功能及代谢障碍是下丘脑综合征的最主要表现,对诊

下丘脑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1.内分泌系统疾病  腺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功能低下等病均有其典型的临床和生化改变,可定位,而下丘脑综合征出现的内分泌代谢障碍多伴有多个系统的损害,不能用单一靶器官或单一垂体损害来解释。  2.神经衰弱综合征  可出现全身多个系统受损的表现,但查体、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往往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pSS属全球性疾病,在中国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1:20。发病年龄多在40岁~50岁,也见于儿童。  疾病症状  本病起病多隐匿,大多数患者很难说出明确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多数会有

特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主要特征有:①躯体发育异常;②身材矮小;③第二性征不发育和不孕;④染色体核型异常。  1)特殊面容:面部多黑痣、内眦赘皮、眼距过宽、颈蹼、后发际低,偶有上眼睑下垂,有时耳轮突出,腭弓高尖,易反复发作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传导性耳聋。  2)骨骼改变:生长迟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身材矮小(发生率10

马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骨骼肌肉系统 主要有四肢细长,蜘蛛指(趾),双臂平伸指距大于身长,双手下垂过膝,上半身比下半身长。  马方综合征  马方综合征  长头畸形、面窄、高腭弓、耳大且低位。皮下脂肪少,肌肉不发达,胸、腹、臂皮肤皱纹。肌张力低,呈无力型体质。韧带、肌腱及关节囊伸长、松弛,关节过度伸展。有时见漏斗胸、

X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  X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既可表现为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又可表现为非典型胸痛,既可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持久的静息型胸痛。对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胸痛持续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相当一部分患者诱发体力活动的阈值不恒定,可于凌晨痛醒,也有些患者表现为持续

雷诺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雷诺病的典型发作过程为当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及精神紧张时,手指皮肤出现苍白和紫绀,手指末梢有麻木、发凉和刺痛,经保暖后,皮色变潮红,则有温热和胀感,继而皮色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消失。疾病早期,上述变化在寒冷季节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持续时间长,而在温热季节则反之。如病情较重,则一年四季均可频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