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酸碱离子理论的理论具体内容

酸碱定义布朗斯特(Brönsted)和劳莱(Lowry)在1923年提出的质子理论认为,凡是给出质子(H+)的任何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接受质子(H+)的任何物质都是碱。简单地说,酸是质子的给予体,而碱是质子的接受体。酸和碱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酸 =质子(H+)+ 碱按照酸碱质子理论,属于酸的有:HCl、HAc、NH4+、[Al(H2O)6]3+、H2PO4-、HPO42-等。属于碱的有:NH3、[Al(H2O)5OH]2+、Cl-、Ac-、HPO42-、PO43-等。同时还可以看出,酸和碱是统一在对质子的关系上:酸放出质子后变成了碱,而碱接受质子后就变成了酸。为了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常把酸碱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共轭酸碱对。酸放出质子后形成的碱,叫做该酸的共轭碱;碱接受质子后形成的酸,叫做该碱的共轭酸。我们把相差一个质子的对应酸碱,叫做共轭酸碱对。酸碱强弱根据酸碱的质子理论,容易放出质子(H+)的物质是强酸,而该物质放出质......阅读全文

酸碱离子理论的理论具体内容

酸碱定义布朗斯特(Brönsted)和劳莱(Lowry)在1923年提出的质子理论认为,凡是给出质子(H+)的任何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接受质子(H+)的任何物质都是碱。简单地说,酸是质子的给予体,而碱是质子的接受体。酸和碱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酸 =质子(H+)+ 碱按照酸碱质子理论,属于酸

酸碱离子理论的局限性

酸碱离子理论是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根据他的电离学说提出来的 [2]  。他认为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并且不产生其它阳离子的物质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并且不产生其它阴离子的物质叫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这个理论很经典,但由于它对酸碱的描述仅限于水溶液,所以

酸碱电离理论

酸碱电离理论由阿伦尼乌斯提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为了弥补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的不足,丹麦化学家布伦斯惕和英国化学家劳里于1923年分别提出酸碱质子理论。要点如下: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都是碱。酸碱共轭关系:酸=碱+质子 (酸越强,其共轭碱就越弱)PH的定义:PH= -lg[ 氢离子浓度](由丹麦生理学家索仑生提出)

关于酸碱萃取的理论介绍

  酸碱萃取的基础理论是应用了盐是离子化合物的一种,因此可溶于水,而大部分中性的物质则不溶于水这一点。 当把酸加入一有机酸和另一盐基中时,该酸不会产生变化,该碱会被质子化。如果那有机酸,例如是一些羧酸,足够强的话,其自电离作用会被加入的酸所抑制。

酸碱质子理论的研究历史

酸碱质子理论(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是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J.N.Brønsted)和英国化学家汤马士·马丁·劳里(T.M.Lowry)于1923年各自独立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是在酸碱离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共轭酸碱对的酸碱质子理论

根据布朗斯特德和劳莱的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酸失去质子,变成该酸的共轭碱碱得到质子后变成该碱的共轭酸,有这种关系的酸碱称共轭酸碱对。根据酸碱的质子理论,酸或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既有酸的性质又有碱的性质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同理,具有酸的性质

路易斯酸碱理论

路易斯酸碱理论路易斯(Lewis)给出了更为广泛的酸碱理论,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都是碱。硼酸能接受水中氢氧根上的电子而呈酸性,为典型的路易斯酸,氨分子上有孤对电子,为路易斯碱。

“酸碱体质理论”是科学还是谎言?

  近日,一则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被判赔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北青报记者从美国圣地亚哥高等法院了解到,该赔偿金额由当地陪审团决定,该案件审理已达1045天,目前尚未结案。不少网友表示,自家老人曾听信保健品销售人员关于“酸性体质有害身体健康”的说法,花了不少钱购买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的相关理论

T-ICR与回旋加速器(cyclotron)的物理学原理十分相似,至少在第一近似值方面二者相差无几。在最简单的理想状态下,回旋频率和质荷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表示:看第三个公式ω c =回旋频率(一般测量角频率)z =离子电荷 B =磁场强度 m =离子质量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用了一个四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