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尿游离皮质醇(UFC)的临床意义

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艾迪生(Addison病)、西蒙病(Sinmond病)、席汉病(Sheehan病)、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 增高是目前诊断库欣综合征(Cushing病)的可靠指标。也可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 正常有效排除高皮质醇血症。 特别说明库欣综合征,由于其它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导致一系列疾病。 结果偏低可能疾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结果偏高可能疾病: 库欣综合征。......阅读全文

尿游离皮质醇(UFC)的临床意义

  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艾迪生(Addison病)、西蒙病(Sinmond病)、席汉病(Sheehan病)、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  增高是目前诊断库欣综合征(Cushing病)的可靠指标。也可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  正常有效排除高皮质醇血症。  特别说明库欣综合征,由于其它各种

尿游离皮质醇(UFC)的注意事项

  1、各管加入3H或标准必须吹干,然后加抗体,因为3H或标准是乙醇配制,否则会损害抗体。  2、加定量的3H须根据实验情况而定(本文加7000cpm),在相应的范围内3H抗原加入量越少灵敏度就越高。

尿游离皮质醇(UFC)的检查过程

  1、尿样品测定:取万分之一的24h混合尿,用蒸馏水稀释至0.5ml,于10ml抽提管中,加二氯甲烷5ml和0.1mol/L NaOH 0.2ml,抽提5min,静止片刻弃去上层液,下层二氯甲烷抽提液用水洗2次,每次1ml,摇1min,离心1500r/min 3min,弃去水层,取二氯甲烷提取液双

尿游离皮质醇(UFC)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  正常值27.6~276.0nmol/24h。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临床意义  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艾迪生(Addison病)、西蒙病(Sinmond病)、席汉病(Sheehan病)、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  增高是目前诊断库欣综合征(Cushing病)的可靠指标

尿游离皮质醇(UFC)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临床意义  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艾迪生(Addison病)、西蒙病(Sinmond病)、席汉病(Sheehan病)、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  增高是目前诊断库欣综合征(Cushing病)的可靠指标。也可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  正常有效排除高皮质醇血症。  特别说明库欣综合征,

尿游离皮质醇(UFC)的注意事项及检查过程

  注意事项  1、各管加入3H或标准必须吹干,然后加抗体,因为3H或标准是乙醇配制,否则会损害抗体。  2、加定量的3H须根据实验情况而定(本文加7000cpm),在相应的范围内3H抗原加入量越少灵敏度就越高。  检查过程  1、尿样品测定:取万分之一的24h混合尿,用蒸馏水稀释至0.5ml,于1

尿游离皮质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尿游离皮质醇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大致同血皮质醇。因其不受血中类因醇结合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

尿游离皮质醇测定的简介

  正常人血中皮质醇的90%以上与蛋白质结合成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肾小球,仅少数游离状态的皮质醇可通过肾小球随尿排出。当血中总皮质醇浓度增高,超过结合蛋白质的饱和限度时,血游离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尿游离皮质醇浓度也随之大为增加,成为反映血皮质醇变化的敏感指标。

尿中游离皮质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减低、全身消耗性疾病、恶液质和肝硬化等。  增多:见于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部分单纯性肥胖者及先天性肾上腺增多症。后一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为:尿17-羟类固醇低于正常,而尿17-生酮类固醇和17-酮排出量增高。  现已公认UFC

什么是尿游离皮质醇测定

  尿游离皮质醇测定就是对尿游离皮质醇的测定,尿游离皮质醇是血中游离皮质醇的直接排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