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极新站环评报告将发布

鲜为公众所知的是,任何一个国家现在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必须拿到一系列破土动工的“许可证”,其中就包括综合环境评估,只有完成环评,才有可能通过所有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审查。为中国南极第四座科考站(维多利亚地科考站)做前期环评的,正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所的杨海真教授团队。这也是该团队第二次接受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委托,为南极建站做环评。 继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后,第4个科考站的选址调研工作已随着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出征而正式启动。 2008年,杨海真教授团队曾完成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填补了我国在南极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方面的空白。 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 的独家采访后,杨海真教授团队第一次进入公众视线。 正夜以继日地完善报告 杨海真教授科研团队成员、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陆志波介绍,如果能成功在目前的选定位置建站,将对我国极......阅读全文

南极•南极洲•南极大陆

  根据《南极条约》的界定,南极或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0度以南的海洋、冰架和陆地,即南极洲和南大洋的总称,面积约5200万平方千米。   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大洋又名南极洋,包括南纬60度以南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面积约3800万

欧洲环境卫星显示南极冰架正迅速消失

欧洲环境卫星。(来源:欧洲空间局)赫尔穆特?罗特(Helmut Rott)教授。(来源:澳大利亚因斯布鲁克大学)2002年守护神B冰架断裂。(来源: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  欧洲空间局日前称,已在轨飞行十年的欧洲环境卫星持续观测到南极一座冰架正由于气候变化而迅速消退。  

西藏纳木错大气环境质量堪比南极

  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如今在大气环境质量上也能与南极相媲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近期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位于西藏羌塘草原南部的纳木错湖流域拥有接近南极的大气清洁度。   “纳木错地区大气颗粒物含量很低,太阳光度计的长期监测数据显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年均值为0.029,是全

资源环境审计应重视绩效评估

  当前,各地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保证了资金安全运行,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但笔者认为,资源环境审计不应只着眼于保证资金安全,还应该转变审计模式,使其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由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发展。传统审计往往注重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

环境损害评估国际经验及启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不久前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第六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当前,我国环境损害评估现状如何?国际上有哪些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本期特邀专家撰写此文,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环境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土壤与地下水》(以下简称《指南》),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环境规划院负责人就《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土壤与地下水》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指南》发布的意义和编制依据?  答:一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

南极极区空间环境实验室投入使用

  首次独立建成南极永久性验潮站   考察队在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建立了一座数据实时传输永久性验潮站,这是我国首次独立建成的南极永久性验潮站,为我国监测南极海平面变化、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     首次应用无人机开展大范围南极海冰观测   考察期间,科考队员首次在

水与环境卓越中心通过评估

  近日,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公布了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卓越中心评估结果及意见。水与环境卓越中心(CEWE)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   专家认为,CEWE已经在国内实现较大影响,国际合作战略有重点,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方面阶段成效显著。该卓越中心探索了新的创新体

我国环境风险评估专业人才缺乏 制约环境事故预防

  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能有效预防环境事故的发生,但科技日报记者近期在江苏无锡、云南昆明等地采访时发现,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中,环境风险评估缺乏实用型人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试点工作推广和环境事故的预防。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其宗旨是利用商业保险体制分散风险,保障对受害人

解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

图为5月26日,河南省“2015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现场。  “直接经济损失”、“区域生态功能丧失程度”,作为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重要依据,目前评估缺乏统一的量化依据,给突发环境事件定级和责任追究工作带来困难,也是造成环境案件“立案难、审理难、判决难”的重要原因所在。  环境保护部前不久印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