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态势进一步巩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98.shtm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记者陈晨)27日,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1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态势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向好,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较2020年减少1.85万平方公里。各强度等级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中度、强烈及以上等级侵蚀面积分别为172.28万、44.52万、50.62万平方公里,其中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比例下降到18.93%,较2020年下降0.55个百分点。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中,水力侵蚀面积较2020年减少1.42万平方公里,减幅1.27%;风力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65%,较2020年......阅读全文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

  8月15日,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近期,水利部组织完成了2022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5.34万km2,较2021年减少2.08万km2,减幅0.78%,年际减少量和减幅均较上年度有所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

农村水土流失不容忽视

  近年来,农田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宅基地复垦开展得如火如荼,农田有效利用面积增加,交通运输条件得以改善。然而,滥砍滥伐、不合理矿石开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然灾害,给农田、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依然严峻,如水库边缘堆积大量泥沙,乡村公路和机耕道滑坡严重,农田被沙石堆满等。

京大规模建设加剧水土流失-十一五人为水土流失700万吨

  在当前极端天气不断出现的背景下,水土保持与水资源短缺、污水治理、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雾霾、沙尘暴之间的联系更加凸显。昨天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北京市实施办法》实施情况报告。报告称,大规模建设导致北京人为水土

西藏地区水土流失有加剧危险

  来自中科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沿西藏中东部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开展了土壤侵蚀调查。他们发现,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过程复杂多样,而伴随着该地区气候环境暖湿化的发展,水土流失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水土保持通报》。  据了解,

打造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标准”

  在福建晋江,因民营经济发展的独特价值,诞生了为人熟知的“晋江经验”。同在福建境内、距晋江400多公里的龙岩市长汀县,一个看似寂寂无闻的山区县,也正创造着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宝贵样本经验。   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长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曾一度高达979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有效控制

  日前,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长江流域片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面积达到3585.03万公顷,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很多区域水土情况有所好转。   长江委新闻发言人徐德毅称,普查工作耗时3年,范围包括长江流域、西南诸河(澜沧江以西)和西北诸河(西藏境内),内容包括流

去年全国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

从水利部召开的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国开展全覆盖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加快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5个,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102个。 会议强调,要锚定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目标,202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

菌草技术成中国治理水土流失“新武器”

   由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以草代木的菌草成果,在治理黄河水土流失上成效显著,并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推广。这是记者从18日在福州举行的“菌草工程技术保护黄河流域生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当日的发布会吸引了来自泰国、巴西、马来西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布会现场宣布,清华大学与福建农林大学将共

侵蚀沟导致水土流失-“保卫”黑土亟须科技支撑

  侵蚀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全国大于100米以上的侵蚀沟有100万条,而东北黑土区就占了29万条。对此,专家们表示——  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东北地区的黑土面积达10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凭借黑土资源优势,东北地区的农业在我国经济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然而,随

我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色调由“黄”变“绿”

  草木馥郁、瓜果飘香,在福建省长汀县,曾经草木不存,红壤遍露的荒山,如今已郁郁葱葱。  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之一,1985年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当地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1.5%。2020年底,这一数字下降到31.52万亩,水土流失率降低到6.78%。昔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将限双高产业

  环保部30日发布《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保护和管理要求,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区域产业环境准入标准,制定发布各类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和禁止发展产业名录,提出更严格的生态保护管理规程与要求,提高各类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城镇化、工业化和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准入

论径流水蚀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水蚀是我国分布广、危害严重的水土流失类型,其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降雨或冰雪冻融导致的地表径流是水蚀的主要途径。径流水蚀监测系统用于地表径流和水蚀监测,可应用于小流域水土保持研究、生态修复监测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与水土流失监测分析等,可以自动监测纪录降雨量及其动态变化、土壤水分、径流

我国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批复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是水土流失防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据。  水土流失占到国土面积1/3,大规模开发建设是主因  全国水土流失状况如何?为何要出台国家级规划?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

减少47.2%-三峡重庆库区水土流失管理效果明显

  重庆市最新发布的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18年重庆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2.58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峡重庆库区水土流失面积1.61万平方公里,相比1999年减少了47.2%,区域蓄水保土能力得到提高,减沙、拦沙效果明显。  重庆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持“一江碧水、两岸青山”,重庆市依托国家水土

我国首次修改水土保持法-遏制严峻水土流失状况

  中国的水土保持法在实施近20年后首次进行了修订。12月25日闭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法律。相关人士表示,修改水土保持法的目的是通过法律形式,遏制中国日益严峻的水土流失状况,保住秀美山川。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

水土保持法修订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23日首次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规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草案对水土保持规划、预防、治理、监测和监督等作出修订。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周英表示,水土保持规划方面,草案规定水土流失调查制度,县级以上

中国主要水蚀区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研究年度总结

会场  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国主要水蚀区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研究”于1月16日至20日期间,分别在杨凌和北京召开了2010年度总结会。会议邀请了科技部“973”项目咨询专家、项目指导专家组成员和领域专家,科技部和主管部门以及水保所领导莅临指导。

水利部:推进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在3月19日召开的2013年水土保持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今年将从多方面推进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继续推进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并将出台一系列税费和工程管理办法等。   刘宁表示,2012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防治高效提速,新《水土保持法》全面实施,重点地区生

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获得多项重要成果

   近日,福建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方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长汀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现场验收。该项目由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承担,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和经济技术指标,植被覆盖因子遥感估算等部分领域在全国同类研究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1990年减少近五成

  截至2020年底,我国黄河流域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较1990年减少了48%,强烈及以上侵蚀强度等级面积下降83%,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  这是记者13日在陕西西安召开的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第四次会议上了解到的。 

我国蓄水量最大淡水湖遭别墅围困-水土流失严重

  在江川县,“仙湖锦绣”休闲康体旅游度假区项目的高尔夫球场紧挨湖岸。   轰鸣的推土机、光秃秃的山体、流失的红土,伴随着豪华别墅和高尔夫球场,你会不会以为这是哪个人造度假村?   事实令人震惊。这是云南省第三大湖泊,也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抚仙湖。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探访抚仙湖,发现湖区红

干旱和水土流失是全球耕地退化最重要原因被揭示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牵头开展的全球耕地退化跨学科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环境研究》及欧盟土壤数据中心(ESDAC)平台上,引起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的关注。  该研究首次在协同和跨学科背景下从耕地系统的5个主要退化过程来研究全球耕地的退化。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统计技术,研究

草地退化导致的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问题存在区域差异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队员25日向记者介绍,他们开展的一项模拟试验发现:草地退化土壤裸露将导致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风险大幅增加,并呈现明显区域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将为长江源区水土流失差异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江源综合科考22日启动后,来自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的科考队员深入长江源区。每到一个科

径流水蚀监测系统有哪些功能特点?

  功能特点  可自动测量分析径流与水土流失,测量参数包括降雨径流事件及其降雨量、径流量、降雨径流的时间分配,土壤水分,水土流失量及其时间分配等。  全自动径流采样系统,可以设定自动采集样品过程分配,自动间隔采样,用于实验室径流物和沉淀物的浓度和粒度分析。  可选配H-Flume流量监测系统用于自动

中国力争用15到20年使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

  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在西安出席“土地退化防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年会”时表示,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将力争用15到20年左右时间,使全国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或修复,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演替。  刘宁说,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

昆明6.5万人受地质灾害威胁 采矿致水土流失严重

小江河床因泥石流频发而淤塞,不远处就是东川城区。 一个巨大的塌陷坑离元宝村委会深沟村民小组一户人家不足百米。 四五年间,10余米深的山谷就被泥石流填平。   长达两千多年的采铜史,在昆明市东川区185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留下了大量采空区、塌陷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6.5万群众需要搬迁

2009年全国环境监测结果公布

  2009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显示 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全国环境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有所上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与上年持平。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247个“十一五”总量削减责任书确定的水质

西部水土流失和瘠薄干旱中低产田改良技术集成会议召开

“西部水土流失和瘠薄干旱中低产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课题工作会   3月1日至2日,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苏以荣研究员参与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低产田改良科技工程”项目中“西部水土流失和瘠薄干旱中低产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课题2012年度总结及2013年实施方案研讨会在长沙召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威胁生态安全

  新《水土保持法》的审议通过,是我国水利和水土保持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新时期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是实现水土资源可

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史无前例的重大调水工程,举世瞩目。陕南秦巴山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在保证京津地供水中占据重要位置。水源区的水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调水安全和工程的成败。近期来,我们有针对性地就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了调研,虽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