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问天舱测控任务远望5号船即将起航

已至傍晚,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上,灯火慢慢亮了起来。远望5号船船长张红旺从船上下来,快速走近船头,再次查看船舶吃水线——随着油、水和其他物资补给上船,船逐渐被压实,吃水刻度比前几日高了数米。 7月11日,是第18个中国航海日。今年,这个节日对远望5号船的船员来说意义非凡——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海上测控任务在即,全体船员正紧锣密鼓地为13日的出航做着最后的准备。 首次以远望5号船船长的身份驾船出航,张红旺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万无一失”是他许下的郑重承诺。 张红旺快步回到驾驶室内,打开船舶导航屏幕中的电子海图,反复放大缩小,细细研究着设计航线。 从起航点到预定测控海域,直线距离在电子海图上不过一臂长,但张红旺足足看了10几分钟,然后又拿来纸质版海图比对研究,“上周的航海改正通告,都在电子海图上更新了吧?”他问道。 “是,第一时间更新完毕。”航海值班员向他汇报道。在远望5号船上,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万无一失! ......阅读全文

圆满完成任务!远望3号船、远望6号船返回母港

  昨天(12日)下午,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远望3号船与远望6号船相继返回位于江苏无锡的母港。在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两船圆满完成了2020年度试验任务。 2020年度,远望3号船累计出航120天,航行约3.5万海里,圆满完成了5次各类型试验任务。 特别是本航次任务中,远望3号船全体

远望3号船起航执行海上测控任务

远望3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航天测控船,主要担负对火箭高中低轨卫星和飞船及空间站等目标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今天(8月22日)上午9时许,远望3号船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任务海域执行新测控任务。停靠码头期间,科技人员完成了远望3号船载测控设备全面检修测试,并扎实开展针对任务的各项实际操

新航程!远望3号船奔赴任务海域

今天(12月18日)上午9时许,远望3号船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任务海域,正式开启全新航程。 本次航行,远望3号船的船员们将在海上迎来新的一年,度过元旦、春节两个节日。为确保此次任务万无一失,出航之前,全体船员认真做好船载测控设备全面检修测试,扎实开展任务针对性演练,为顺利出航打下

远望3号船扬帆起航-开启年度收官之旅

短暂休整补给20天后,远望3号船再度扬帆。11月11日上午9时许,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远望3号船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任务海域,正式开启本年度的收官之旅。 年初以来,远望3号船已累计出航近120天,圆满完成了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为代表的4次海上测控任务,安全航行25000余海里

远望21号船完成火箭运输任务顺利返回母港

  2023年1月5日上午9时许,远望21号船顺利完成火箭运输任务,安全返回母港。  一心向党魂不变,船行江海不迷航。此次任务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首次任务,该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思想发动,科学组织实施,狠抓质量管控,稳妥抓好航行值班、吊装作业、火箭产品保障以及疫情防控等工作,确

除夕夜-远望7号船在海上全速前进

  海浪拍打船舷,发出哗哗水声。春节期间,远望7号船成了最后一艘还在海上航行的远望号船,其他所有船只均已顺利返回母港,安全停靠码头。自2021年12月出航以来,远望7号船依然航行在大洋之上。  时间回到十几天前——  “任务推迟了,我们不能回家过年了。”春节前夕,远望7号船的三副赵梦龙低声告诉船员朱

执行问天舱测控任务-远望5号船即将起航

  已至傍晚,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上,灯火慢慢亮了起来。远望5号船船长张红旺从船上下来,快速走近船头,再次查看船舶吃水线——随着油、水和其他物资补给上船,船逐渐被压实,吃水刻度比前几日高了数米。  7月11日,是第18个中国航海日。今年,这个节日对远望5号船的船员来说意义非凡——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

开启新航程!远望7号船新年度首航奔赴大洋

今天上午9时许,随着一声汽笛响彻江畔,远望7号船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大洋执行海上测控任务,正式开启2023年度全新航程。据了解,在远望7号船离港后不久,远望3号、5号船也将相继出航。至此,远望号船队全面开启全年高密度海上测控任务之旅。

远望3号船圆满完成海上测控任务安全返航

今天(9日),圆满完成“中星1E”卫星海上测控任务的我国第二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3号,平安返回停靠母港。今天上午8点,累计航行了15000多海里的远望3号船在拖船的牵引下缓缓停靠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作为我国海上测控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年以来,远望3号船已经累计海上作业超过120天。远望3号船

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7号起航-执行海上测控任务

10月19日上午9时,远望7号船解缆起航,赴预定海域执行海上测控任务。此次出航前,远望7号船针对疫情防控要求严、设备维护难度大、海域气象变数多等特点,开展防疫和任务准备,提前熟悉电子海图、更新气象数据、制定主备用航线,进行人员集中隔离、全船防疫消杀、设备检修维护、备品备件补充和物资补给等,确保船舶顺

远望3号船出航-赴太平洋执行多次海上测控任务

  远望3号船安全顺利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赴太平洋某海域执行北斗三号等4次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8月7日,该船圆满完成北斗二号IGSO-7、北斗三号MEO-05组卫星海上测控任务停靠码头。在短短不足2个月时间内,他们科学统筹工作安排,制定了详细周密的码头工作计划和各类设备维护、检修

185天航行近4万海里-远望5号船返回母港

今天上午,圆满完成遥感三十四号03星等2次海上卫星测控任务的远望5号船,顺利停靠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返航途中,远望5号船持续2天进行了大风浪航行,途经海域风力达8至9级,浪高3.5米左右,远望5号船科学合理调整航线,确保了航行安全。自2022年出航以来,远望5号船年度海上作业185天,安全航行近

圆满完成3次海上测控任务-远望3号船安全返航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亓创 蒋涛)北京时间7月25日上午,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等3次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3号船顺利返航,平安停靠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上午8时许,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在码头举行接船仪式,连续出航60天、累计航行16000余海里的远望3号船在拖船的牵引下缓缓停靠中国卫星海上测

三艘远望号测量船凯旋-完成嫦娥二号测控等任务

  记者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12月25日9时30分,出航142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的远望六号测量船平安回到祖国。至此,顺利完成嫦娥二号卫星等海上测控任务的3艘远望号测量船全部凯旋,标志着我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最大规模的测控行动圆满结束。  今年7月19日起,远望三号、远望五号、远望六号

远望3号船圆满完成天链二号03星海上测控任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86.shtm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 (亓创 王雪岩)北京时间7月13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3星送入太空。远望3号船作为海上唯一测控点,高标准完成

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一号退出航天舞台

  记者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一号船在圆满完成32年海上测控任务后,光荣退出海上测控舞台,并由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于10月22日正式赠予其诞生地上海江南长兴造船集团,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向公众开放。  远望一号测量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

我国第三代远洋航天测量船将于明年亮相

  今天凌晨3时4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远望3号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成功测控,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远望号船队2017年全年度海上测控任务全部完成。图片来源网络  远望号船队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万里大洋之上,该船队用无线电

远望7号船首次开赴印度洋

今天上午9时许,远望7号船再次解缆起航,开赴印度洋预定海域单船执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等海上测控任务。这是远望7号船继今年上半年完成嫦娥四号中继星等任务后第二次年度出海,也是该船入列远望号船队两年多来,首次前往印度洋海域执行任务。 远望号船队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万里大洋之上,该船

远望7号船首次开赴印度洋

  本报北京8月14日电(魏龙 杨林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今天上午9时许,远望7号船再次解缆起航,开赴印度洋预定海域单船执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等海上测控任务。这是远望7号船继今年上半年完成嫦娥四号中继星等任务后第二次年度出海,也是该船入列远望号船队两年多来,首次前往印度洋海域执行任务

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队返航

  20日下午,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两艘测量船“远望3号”“远望7号”,在完成长征五号遥三火箭、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等3次海上测控任务后,顺利停靠码头。至此,包括远望5号、6号在内的4艘在役测量船全部凯旋。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远望号船圆满完成17次海上测控任务、1次

“远望号”上科技工作者:海上科学城“追星族

  1月20日上午,圆满完成第26、27颗北斗导航卫星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6号船停靠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这也意味着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远望七号船。胡金辉在操纵雷达。 田英国(中)在测试设备。雷国建在检修设备。  “远望号”测量船被誉为“海上科学城”。2017年,“远望号”船队圆

远望5号再出航-将赴大洋执行海上测控任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96.shtm 7月13日上午,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5号,按计划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母港,奔赴预定海域执行海上测控任务。 此次出航前,远望5号船收集整理了历年同类任务

青年船员挑大梁-远望号火箭运输船队将择机启航

  “控制室船态。”  “船正。”  “收到,2号上升。”  5月4日上午,远望21号船吊装演练如火如荼。组织此次全仿真演练的是三副张喆,今年刚满27岁的他,在演练场上显得成熟稳重。在张喆的指挥下,船载起重机吊臂不断变换方位,将舱口盖板有序吊装下船。  远望号火箭运输船是我国建造的首型专用火箭运输船

陆海天基测控网首次携手为天宫一号保驾护航

  记者10月2日从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获悉,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和建设的陆海天基三位一体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第一次正式携手为天宫一号及后续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保驾护航。中继卫星的加入,使天宫一号测控覆盖率大幅提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表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

未来几年全球LNG船船市场需求如何

1、LNG船新船需求有望低位回升LNG船新船需求可分为新增需求和更新需求,其中,新增需求来自于LNG海运量增长带来的运力需求,更新需求来自老旧LNG船拆解带来的运力更新升级。具体来看,新增需求方面,根据LNG海运贸易发展趋势测算,2022年国际LNG海运量将接近4.4亿吨(约9.3亿立方米),并且未

研究显示多数大型船是无法追踪的“暗船”

   近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工业渔船没有被公开追踪,3/4的大型渔船、1/4的运输和能源船是没有公开分享位置的“暗船”。  这一发现来自使用人工智能对卫星图像的分析,这种方法有助于更好跟踪影响海洋的人类活动。  美国华盛顿非营利组织“全球渔业观察”的Fernando Paol

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船“科学”号交船

  由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9月29日上午在青岛交付,这标志着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科学”号斥资5.5亿元,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打造,核定总吨位4711吨,总长99.80米,型宽17.80米,型深8.90米,续航力15000海里,

东方红3号科考船用上了轻质船燃

  3月12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获悉,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近日在山东青岛大港码头首次为东方红3号科考船供油,首单供应605吨轻质船用燃料油,助力其完成海洋科考任务。 东方红3号科考船是国内顶尖海洋综合科考船,也是全球最大的静音船,曾多次完成在东海、黄海、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科考任务。今年1月,

全球最大太阳能船变身气候变化科考船

全球最大的太阳能船TüranorSolarPlanet在完成环球航行之后,开始了它的新使命。今后,它将被用于研究全球变暖和墨西哥湾暖流之间的关系。   据英国《卫报》报道,太阳能船――MS TüranorSolarPlanet在去年仅凭太阳能和电池组所提供的能量完成了环游世界的壮举。如今这艘1

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完成13项船载实验探测设备招标

  日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完成了13项船载实验探测设备的招标工作。   受海洋所的委托,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和国信招标集团有限公司于5月10日至11日分别采用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公开招标方式对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13项船载实验探测设备进行开标与评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