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白垩世三突起类花粉研究取得系统性进展

三突起类花粉是一类形态独特、复杂的被子植物花粉,以具三个赤道位置的突起为特征。它主要繁盛于晚白垩世,现已完全绝灭。晚白垩世北半球孢粉植物群可分为正型粉区和以三突起类为代表的鹰粉区。我国东北地区便是属于鹰粉区,产出有大量的三突起类花粉化石。该类花粉形态特征明显、分异度高、地质延限短、演化迅速,在陆相上白垩统划分和对比、古生态、古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 然而,三突起类花粉复杂的形态特征使得观察变为困难,且形态描述和测量也极易混乱。因此,在系统学上造成了分类混乱、属种区分不清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其在地层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上的应用。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吴一笑与导师李建国研究员等,以松辽盆地松科1井上白垩统化石花粉材料为基础,对三突起类花粉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在形态学、系统分类、演化和分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相关成果相继发表于国际植物系统分类研究著名期刊Grana和地学综合研究期......阅读全文

晚白垩世三突起类花粉研究取得系统性进展

三突起类花粉是一类形态独特、复杂的被子植物花粉,以具三个赤道位置的突起为特征。它主要繁盛于晚白垩世,现已完全绝灭。晚白垩世北半球孢粉植物群可分为正型粉区和以三突起类为代表的鹰粉区。我国东北地区便是属于鹰粉区,产出有大量的三突起类花粉化石。该类花粉形态特征明显、分异度高、地质延限短、演化迅速,在陆相上

山东诸城发现晚白垩世具有独特坐骨的纤角龙类新属种

  12月23日出版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上,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贺一鸣、Corwin Sulliavan、徐星,山东诸城恐龙博物馆的王克柏和陈树清,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的Peter J. Makovicky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韩凤禄联合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新的晚白垩世琥珀生物群

  近年来,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化石,引起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些琥珀大多数产自缅甸北部克钦地区,地质时代为白垩纪中期(9900万年前)。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通过深入缅甸琥珀产地调查,发现一个不同于克钦琥珀的晚白垩世晚期(7200万年前)琥珀生物群。研究结果为了解缅甸地

青藏高原西部花粉记录揭示晚全新世亚洲季风移动路径

  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储存了地球上除两极以外的大部分冰川资源,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近年来,由于高原冰川的快速消融,其水汽的来源及影响因子等问题受到科学界的普遍关注。  青藏高原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以及西昆仑发育有许多大型冰川(如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川等)。近十年到百年

中国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研究获新进展

  和政羊(Hezhengia)是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员之一,头骨化石数量较多,并根据化石产地和政县的名字命名为和政羊。尽管和政羊的化石材料丰富,但相关研究并不充分,此前仅有一篇简单的报道及一篇食性研究论文。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临夏盆地的和政羊化石进

内蒙古发现小型伤齿龙科恐龙新属种

蝶猎龙蝴蝶形的背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内蒙古蝶猎龙的头骨右侧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伤齿龙科恐龙是一类中小体型的兽脚类恐龙,和鸟类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与鸟翼类、驰龙类共同构成了近鸟类,因此伤齿龙科恐龙的研究对理解非鸟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的具体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专家为晚三叠世国际年代标准建立提供关键证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黄春菊带领的中美科研团队9月1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质时代认识的精度提高了十倍,实现华南四川盆地与北美纽瓦克盆地的高精度国际对比,首次为晚三叠世国际年代标准的最终建立提供来自中国的关键证据。  据专家介绍

究竟什么导致恐龙灭绝?中国科学家提出恐龙灭绝新机制

6600万年前,雄霸地球的恐龙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是小行星撞地球,是气候变化,还是大面积火山爆发?  答案或许不这么简单——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机构的科学家对陕西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一种

缅甸琥珀中发现迄今最古老的蚂蚁模仿者

  奇翅科被认为是缅甸琥珀中最奇特的昆虫之一,最早仅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发现,在巴西早白垩世地层和美国始新世地层中有少量产出。然而,关于奇翅科的生活习性、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历史颇具争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罗慈航在研究员王博指导下,与副研究员梁昆、博士李丽琴等合作,基

辽宁阜新发现早白垩世晚期恐龙动物群

阜新恐龙群复原图 画师 神棘 海州露天煤矿原址。课题组供图 3月16日,《白垩纪研究》刊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者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对辽宁省阜新盆地产出的恐龙足迹的研究,发现了一个高度多样化的早白垩世晚期恐龙动物群。阜新组的足迹化石显示出了多元化的兽脚类足迹形态,而鸟脚类足迹

一亿年前真双子叶植物大爆发

  11月13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王鑫带领的团队于当日在《科学报告》上报道了一件命名为“静子花”的化石。该化石发现于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为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大量出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

科学家发现开在一亿年前的“神秘花”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团队在《科学报告》上报道了一件命名为“静子花”的化石。该化石发现于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为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大量出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现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他的理论,一切类群

古脊椎所在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系统古生物学》(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关于早白垩世反鸟类的研究工作,报道了一新属种:纤细上羊鸟(Shangyang graciles),为讨论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演化提供了新的

古脊椎所在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系统古生物学》(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关于早白垩世反鸟类的研究工作,报道了一新属种:纤细上羊鸟(Shangyang graciles),为讨论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演化提供了新的信

令达尔文“讨厌的谜团”终于解开

  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现,却又找不到它们的祖先类群和早期演化的线索,而将被子植物的起源称为“讨厌的谜团”。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团队,在《科学报告》上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当年达尔文在化石记录中看到的并不是“被子植物起源”,而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大爆发。

晚中新世至中上新世温暖期亚洲气候演化与动力过程研究

  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的大冰期气候塑造了第四纪以来的海洋和陆地环境格局,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群落,包括人类的出现和演化。在这之前的上新世和中新世,地球气候相对温暖,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地质温暖期,期间仅南极发育了大规模冰盖,而北半球仅发育了零星的小规模冰盖。这一情景与目前两极冰盖变化趋势颇为相似

被子植物的起源研究取得进展

  被子植物(有花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种类最丰富的植物大类群,在现今陆地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演化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然而,被子植物化石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地层中突然大量出现,似乎与进化论的观点——“生物演化是渐进的”相悖,达尔文对此感到困惑不解,称之为“讨

一亿年前最早的“采花贼”到底是谁?

大多被子植物(有花植物)通过昆虫进行传粉,昆虫传粉也被认为是白垩纪中期(距今约1亿年)被子植物大爆发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昆虫的授粉行为是什么时候在地球上出现的呢?2021年4月12日,《自然—植物》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蔡晨阳带领的一支国际合作团队的研究

我国学者补充中国早白垩世围场皇家螈的鉴定特征

  围场皇家螈(Regalerpeton weichangensis)是一类产自河北围场早白垩世的有尾两栖类。近期古脊椎所王原研究员课题组对新发现的8件化石材料进行研究,修订并补充了围场皇家螈的鉴定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报》(Vertebrata PalAsiatica)。图1 围场

古脊椎所发现恐龙化石保存1亿多年前禾本植物起源信息

  注重学科交叉,拓展研究方向,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宗旨之一。吴妍、尤海鲁和李小强三位研究人员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近日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从一亿多年前早白垩纪晚期发现的鸭嘴龙类恐龙(马鬃龙)牙齿周边保存的一种特殊结构中,成功提取到植物表皮和植硅体残留物。经过深入分析和对比研究,揭

我国学者阐述板块运动对陆生植物演化的驱动作用

  印度板块从冈瓦纳裂离并向北漂移、碰撞拼贴至欧亚大陆之上是地球晚中生代演化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现代欧亚大陆地质、地貌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关于这一板块漂移的证据过去多源自古地磁,古生物化石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建国研究员团队根据陆生植物易受海洋地理隔离

我国辽宁发现早白垩世的对齿兽类哺乳动物新属种

  5月24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临沂大学科研团队合作研究的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哺乳动物新属种——罗氏晚萌齿兽(Anebodon luoi)。化石是对齿兽类的基干物种,臼齿数目比之前发现的同属对齿兽的张和兽和毛兽少

古脊椎所在侏罗纪蜥蜴研究中获进展

  鳞龙形类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侏罗纪是有鳞类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有鳞类迅速地演化出它的几个主要的分支类群。但侏罗纪的有鳞类化石记录却十分有限,只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少数几个化石点,如美国的Morrison组、德国的Solnhofen灰岩、哈萨克的Karatau组中有记录。  在中国,白垩

侏罗纪蜥蜴研究获进展

  鳞龙形类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侏罗纪是有鳞类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有鳞类迅速地演化出它的几个主要的分支类群。但侏罗纪的有鳞类化石记录却十分有限,只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少数几个化石点,如美国的Morrison组、德国的Solnhofen灰岩、哈萨克的Karatau组中有记录。  在中国,白垩

我国科学家揭示中–晚奥陶世板块漂移历程

   奥陶纪时中国的大部分板块都位于冈瓦纳东北缘的低纬度热带地区,包括华南、华北、塔里木、喜马拉雅、拉萨、滇缅马苏(保山地区),这些板块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在奥陶纪时的漂移历程一直是研究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古生代研究团队博士方翔、研究员张元动等人,联合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教

恐龙蛋化石揭示恐龙与鸟类亲缘关系

  一项恐龙蛋的新研究表明:鸟类和白垩纪时期的非鸟兽脚类恐龙(non-avian theropods)可能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Nieves López Martínez是马德里康普大学(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一名已故的古生物学家,在2010年她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最早的有花植物昆虫传粉证据

  人类的大部分食物来自被子植物(开花植物),而90%以上的被子植物需要昆虫授粉。如此重要的授粉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地球上出现的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缅甸琥珀中的新发现,为最早的被子植物虫媒传粉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研究于11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揭示南海陆缘早白垩世至早新生代伸展事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构造与模拟学科组博士研究生孙李恒,研究员孙珍、张运迎,副研究员赵中贤等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67/368航次1504站位采集到的基底绿片岩相糜棱岩开展了显微构造、地球化学和碳酸盐U-Pb定年的研究,发现自早白垩世以来南海陆缘

早白垩世鸟类化石显示鸟类牙齿退化模式的多样性

  11月12日,英国《系统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邹晶梅、周爽、周忠和有关基干今鸟型类演化的工作,揭示了牙齿退化在原始鸟类中的多样性,甚至在姐妹群支系中呈现截然不同的模式。  今鸟型类(O

你知道最早的有花植物昆虫传粉是什么时候么?

  人类的大部分食物来自被子植物(开花植物),而90%以上的被子植物需要昆虫授粉。如此重要的授粉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地球上出现的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缅甸琥珀中的新发现,为最早的被子植物虫媒传粉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研究于11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