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墨子号”何以激起空间量子科学热潮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陆朝阳、曹原应邀在国际物理学权威综述期刊《现代物理评论》上发表长篇综述论文《基于“墨子号”卫星的空间量子实验》。 据了解,由于在远距离量子通信特别是“墨子号”量子卫星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潘建伟等受邀为《现代物理评论》撰写的这篇46页的综述论文,全面介绍了国际空间量子科学研究近20年来取得的成就,重点阐述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从前期关键技术攻关,包括卫星系统、科学应用系统等六大系统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建设和研制,到卫星在轨运行后所取得的系统性科研成果,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现代物理评论》是国际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综述性期刊,每年仅发表约40篇学术论文。该期刊一般不接受自由投稿,主要是邀请在各领域卓有建树的物理学家执笔,旨在对当今物理研究的重大热点问题做历史总结、原理阐述、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此论文是潘建伟团队继2012年的《多光子纠缠和干涉度量学......阅读全文

中国“墨子号”领跑量子通信

  2018年3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次开启“委员通道”。当天中外记者云集,在通道前,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有“量子之父”之称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的话掷地有声:“在量子保密通信方面,我国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时间回到两年前,2016年8月16日凌

“墨子号”的成功体现科技创新底气

   日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研究团队的两篇文章;今年6月,研究团队的另一篇论文发表于学术期刊《科学》上。这三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墨子号”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预设在两年时间内实现的三大科学目标,不仅使我国继续保持在量子通信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还将为我国开展空间尺度

国外称赞“墨子号”实现破纪录量子纠缠

  继去年成功发射后,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再次引起世人关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团队的重要论文,称“墨子号”成功将纠缠光子传回地面并在相距1203公里的基地间保持纠缠不变,从而创造了量子纠缠距离的新纪录。《新科学家》《科学》《自然》以及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协会《光谱学

“墨子号”何以激起空间量子科学热潮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陆朝阳、曹原应邀在国际物理学权威综述期刊《现代物理评论》上发表长篇综述论文《基于“墨子号”卫星的空间量子实验》。  据了解,由于在远距离量子通信特别是“墨子号”量子卫星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潘建伟等受邀为《现代物理评论》撰写的这篇46

墨子号”成果获克利夫兰奖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克利夫兰

“墨子号”成果获克利夫兰奖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克利夫兰奖九十余

“墨子号”成果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12月22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团队主导完成的“墨子号”卫星完成洲际量子密钥分发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美国物理学会《物理》网站以“卫星量子密码”为题报道了该成果,认为这项成果为建设基于卫星的全球“量子互联网”带来了福音。  该成果于2018年1月19

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实现与“墨子号”天地对接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1米望远镜(图1)作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重要通信地面站承担了多项测试实验和天地一体化实验任务。8月16日凌晨“墨子号”发射成功后,卫星进入了在轨测试阶段。对全国布站的5个量子通信地面光学站而言,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五号卫星

  11月25日10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试验五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技术试验和环境探测。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5次发射。

“高分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26日中午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同时,此次任务还成功搭载了分别由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土耳其研制的3颗小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一箭四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