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有哪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技术:1.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组织、细胞或血清 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方法。由于荧光抗体具有安全、灵敏的特点,因此已 广泛应用在免疫荧光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领域。根据荧光素标记的方式不同,可 分为直标荧光抗体和间标荧光抗体。间标荧光抗体中一抗并不直接连接荧光素, 而是先将一抗结合到蛋白,然后带有荧光素的二抗再结合至一抗。通过二抗的结 合,能将信号进行放大,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是随之带来 的高背景也降低了检测的特异性。近年来,随着荧光素和荧光检测技术的不断进 步,荧光检测的灵敏度已经接近同位素检测的水平,直接标记的荧光抗体逐渐取 代间接标记抗体。这些标记了荧光素的抗体直接结合至抗原,大大提高了检测的 特异性,使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荧光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免疫荧光技术 在传染病诊断上有广泛的用途,如在细菌、病毒、螺旋体感染的疾病,检查IgM 抗体,做......阅读全文

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有哪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技术:1.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组织、细胞或血清 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方法。由于荧光抗体具有安全、灵敏的特点,因此已 广泛应用在免疫荧光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领域。根据荧光素标记的方式不同,可 分为直标荧光抗体和间标荧光抗体。间标荧光抗体中

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有哪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技术:1.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组织、细胞或血清 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方法。由于荧光抗体具有安全、灵敏的特点,因此已 广泛应用在免疫荧光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领域。根据荧光素标记的方式不同,可 分为直标荧光抗体和间标荧光抗体。间标荧光抗体中

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有哪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技术:1.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组织、细胞或血清 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方法。由于荧光抗体具有安全、灵敏的特点,因此已 广泛应用在免疫荧光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领域。根据荧光素标记的方式不同,可 分为直标荧光抗体和间标荧光抗体。间标荧光抗体中

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有哪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技术:1.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组织、细胞或血清 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方法。由于荧光抗体具有安全、灵敏的特点,因此已 广泛应用在免疫荧光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领域。根据荧光素标记的方式不同,可 分为直标荧光抗体和间标荧光抗体。间标荧光抗体中

江苏大学-检验医学专业实验临床免疫学检验

  抗血清的制备  【原理】:用抗原刺激机体可以产生抗体,抗原的性质、纯度和活性影响其免疫动物后获得的抗体的的特异性和效价。在体外有目的的制备抗原,经初次、再次免疫的过程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抗体。  【注意事项】  ①制备佐剂时,一定要顺着同一方向用劲磨。  ②检查油包水的方法:培养皿内加水,滴入混匀液

免疫学检验中的酶免疫技术

  20世纪中期,以放射免疫技术为代表的标记免疫技术相继问世,它将某种可微量或超微量测定的物质(如放射性核素、荧光素、酶、化学发光剂等)标记于抗原(抗体)上制成标记物,加入到抗原抗体的反应体系中与相应的抗体(抗原)反应,以检测标记物的有无及含量间接反映被测物的存在与多少。这些将标记技术与抗原抗体反应

免疫学检验中的酶免疫技术

 目前,免疫学检验中的标记技术主要包括酶免疫技术、荧光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金免疫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等。其中酶免疫技术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催化底物反应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作为经典的三大标记技术之一,酶免疫技术在检验医学中得到广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检查作用

  对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极具诊断价值。对于患有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流行性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免疫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EQA)

1. 目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室内质控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并帮助校正,使具有可比性。2.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规范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3. 基本概念【质量控制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检查前禁忌

  1、阿司匹林、潘生丁、肝素、华法林等药物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采血前一段时间不应服用此类药物。  2、病人应避免疾走、跑步等剧烈运动,并应静坐半小时以上后再采集标本。

免疫学实验C反应蛋白检验(CRP)介绍

  C-反应蛋白检验(CRP)介绍: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其分子量为104160u(105000)道尔顿),是由5个结构相同的未糖基化多肽亚单位连接而成,其亚单位由187个氨基酸组成,电镜下呈环状对称的五面体,不溶于水,结晶为菱形,可能被硫酸钠沉淀,不耐热(66C3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  1、阿司匹林、潘生丁、肝素、华法林等药物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采血前一段时间不应服用此类药物。  2、病人应避免疾走、跑步等剧烈运动,并应静坐半小时以上后再采集标本。  检查时要求:  1、脑脊液细胞计数应及时进行,一般应在1小时内进行。如放置过久,细胞会破坏或沉淀与纤维蛋白凝集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  1、阿司匹林、潘生丁、肝素、华法林等药物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采血前一段时间不应服用此类药物。  2、病人应避免疾走、跑步等剧烈运动,并应静坐半小时以上后再采集标本。  检查时要求:  1、脑脊液细胞计数应及时进行,一般应在1小时内进行。如放置过久,细胞会破坏或沉淀与纤维蛋白凝集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的正常值

  一、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正常人反应阴性或低效价。  二、血液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正常人反应阴性或低效价。  三、血液和脑脊液中抗Ach受体抗体测定正常人为阴性反应。  四、脑脊液化脓性脑膜炎病原抗原抗体测定 正常人为阴性反应。  五、脑脊液结核免疫试验正常人为阴性反应。  六、血液和脑脊

转基因食品检验分析技术介绍免疫学方法

免疫学方法主要是利用抗体可以特异地与抗原分子(GMO 蛋白成分)结合,因此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来进行检测,是一种特异而简便的检测程序。目前,人们发明了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检测抗体与其目标抗原的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在酶联免疫测定的过程中,抗体上通常还连接有一种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一、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各种急性化脓炎症、菌血症、组织坏死等情况时,CRP均可增多,较起它急性反应相物质出现为早,且更明显,故有助于早期诊断。CRP对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炎症也有参考价值,前者多呈强阴性反应,后者多为阳性反应。脑脊液CRP试验有助于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脑膜炎

免疫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操作规范

1. 目的:保证ELISA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充分发挥其方法学的优点。2.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规范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3. 方法3.1 分析前质控3.1.1 人员培训 ⑴   实验是人操作的,因此检验人员需经过培训,熟练掌握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的临床意义

  一、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各种急性化脓炎症、菌血症、组织坏死等情况时,CRP均可增多,较起它急性反应相物质出现为早,且更明显,故有助于早期诊断。CRP对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炎症也有参考价值,前者多呈强阴性反应,后者多为阳性反应。脑脊液CRP试验有助于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脑膜炎。  二、血液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的正常值

  一、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正常人反应阴性或低效价。  二、血液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正常人反应阴性或低效价。  三、血液和脑脊液中抗Ach受体抗体测定正常人为阴性反应。  四、脑脊液化脓性脑膜炎病原抗原抗体测定 正常人为阴性反应。  五、脑脊液结核免疫试验正常人为阴性反应。  六、血液和脑脊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的检查过程

  一、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  【鉴别诊断在各种急性化脓炎症、菌血症、组织坏死等情况时,CRP均可增多,较起它急性反应相物质出现为早,且更明显,故有助于早期诊断。CRP对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炎症也有参考价值,前者多呈强阴性反应,后者多为阳性反应。脑脊液CRP试验有助于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脑膜炎

生化检测项目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介绍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介绍: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包括临床血清学检验和免疫功能检验,对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极具诊断价值。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正常值:  (1) 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正常人反应阴性或低效价。  (2) 血液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正常人反应阴性或低效价。  (3) 血液和脑脊液中抗Ac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凝集反应知识点

【知识点名称】凝集反应【进阶攻略】凝集反应主要分为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针对这两种反应类型的原理和应用是考查的方向。【知识点详情】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一、凝集

临床免疫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临床免疫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临床免疫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免疫功能检验:1、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7.6-16.6g/L。[临床意义]  血清IgG增高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门静脉性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温性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IgG

免疫学检验——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分离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将2份6%聚蔗糖蒸馏水溶液与1份34%泛影葡胺生理盐水溶液混合,其比重为1.077±0.002,可作为常规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即Ficoll分离液。  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其分布由上到下依次为:稀释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介绍:  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包括临床血清学检验和免疫功能检验,对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极具诊断价值。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正常值:  (1) 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正常人反应阴性或低效价。  (2) 血液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正常人反应阴性或低效价。  (3) 血液和脑脊液中抗Ac

免疫学词汇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体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的检测。正常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有益,可产生抗感染、抗肿瘤等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也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和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

免疫学实验免疫学检测介绍

免疫学检测介绍:  免疫学检测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体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的检测。正常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有益,可产生抗感染、抗肿瘤等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也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和结果,

免疫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2)

【酶标仪校正程序】1.滤光片波长精度检查:将不同波长的滤光片从酶标仪上卸下,用UV-22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精度±0.3nm)于可见光区对每个滤光片进行扫描,其检测值与标定值之差为滤光片波长精度。一般酶标仪无585nm滤光片,可选用550nm或630nm滤光片。450nm 滤光片的检定选

免疫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保证ELISA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充分发挥其方法学的优点。【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方法】【分析前质控】1. 人员培训实验是人操作的,因此检验人员需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专业如下几方面的技术知识:[

免疫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3)

4. 显色[1] HRP催化底物的一步呈色反应,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2] 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温度(一般为37°C,10-15分钟)恒定反应后终止[3] 或根据临界值质控血清吸光度值达0.2左右使的时间而恒定反应时间.5. 酶标仪判读结果1.显色反应终止后应立刻比色(30分钟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