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鱼类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科组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隶属于鲤科裂腹鱼亚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典型高原咸水湖泊—青海湖中,是维持青海湖“水-鸟-鱼”生态链稳定的核心物种。青海湖裸鲤是鲤科鱼类中唯一一种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的自然群体,是研究高原鱼类适应进化的良好素材。青海湖裸鲤为同源四倍体,基因组复杂度较高,因此长期以来一直缺乏高质量的青海湖裸鲤基因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鱼类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科组通过运用二代(illumina)、三代测序技术(PacBio),并结合Hi-C互作图谱技术辅助基因组组装,获得了一个高质量青海湖裸鲤基因组。青海湖裸鲤基因组共2.03G,挂载到46条染色体,包含56397基因,共线性分析显示基因组加倍发生在7.14 Mya,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青海湖裸鲤可能起源于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利用构建的青海湖裸鲤基因组与鲤鱼和斑马鱼基因组进行......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野生鱼类汞富集显著

  日前,中科院青藏高原所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开展了青藏高原野生鱼类汞含量调查研究,发现在高原水体汞含量非常低的背景下,野生鱼体的汞含量相对较高,具有显著的富集作用。这与我国其他地区相对高汞污染环境中鱼体汞含量相对较低的结果形成鲜明对照。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  汞是一种可在

高原鱼类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科组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隶属于鲤科裂腹鱼亚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典型高原咸水湖泊—青海湖中,是维持青海湖“水-鸟-鱼”生态链稳定的核心物种。青海湖裸鲤是鲤科鱼类中唯一一种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的自然群体,是研究高原鱼类适应进化的良好素材。青海湖裸鲤

水生所揭示裂腹鱼类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机制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面积250万平方公里,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由于海拔高,青藏高原的空气干燥、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氧气含量低,这些极端环境对于世代生存在青藏高原上的生物来说是很大的考验。近年来,由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基因组水平对高原生物

消失40多年后再次现身-青海重现青藏高原濒危珍稀鱼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354.shtm近日,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获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鱼类——细尾鮡,在我国三江源澜沧江流域消失40多年后重新现身。据了解,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玉树藏

血氧系统分子层面揭示高原鱼类低氧适应的新机制

  氧对生物的生存、繁殖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生物的特异性血氧传递系统为实现其同环境之间的氧交互提供了保障。血氧系统的复杂性体现了生物在生理调节上的多样性,也反映了该物种对不同氧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生物能够通过不同层次的生理水平调节来适应环境氧浓度的变化,但基于自然选择压力下的遗传水平改

科学家首次揭示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鱼类繁殖物候的影响

  我国科学家通过前后20年的深入研究,首次揭示出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鱼类繁殖物候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裸鲤的繁殖物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幼鱼的生长季节共增加了约17天,增加的速率约为每10年3天。  其中,1970年到19

WWF发布湄公河鱼类报告:大坝威胁巨型珍稀鱼类

  中国环境报记者 曹俊 北京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新报告指出,如果湄公河水力发电大坝计划进一步实施,湄公河标志性物种――巨型野生鲶鱼的种群数量将濒临灭绝。   这份名为《野生生物之河:湄公河里的巨型野生鱼类》的报告指出,在湄公河里生活的野生鱼类中,有4种属于

鱼类芯片扫描仪在鱼类管理中有什么优势?

  1,提高鱼的存活率,提高产量。  2,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鱼类的定位跟踪,进行每条鱼的一对一管理。  3,及时掌握鱼的生长情况。  4,增加收益。  现代化渔场管理,成为了一个常见的管理手段,为广大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面孔倒置-鱼类“傻眼”

   你是不是擅长记住人脸?日本稻田鱼也是——至少如果脸正放的话,是这样的。和人类一样,这种小型鱼类在识别按常规朝向放置的脸部方面没有问题。然而,也和人类一样,当面孔被颠倒时,稻田鱼会出现认知困难。此项发现表明,稻田鱼可能进化出针对面孔认知的独特大脑通路,就像人类一样。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elife杂

鱼类也会“相面”

你看上去很熟悉  一种生活在东非坦噶尼喀湖岩石之间的小型条纹鱼拥有意想不到的识别单个面孔的能力。它们利用这种能力,使造成威胁的陌生者保持在视野范围之内。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动物行为学》杂志。  研究人员发现,云斑尖嘴丽鱼通过观察不熟悉个体眼睛周围的模式而非鳍片、躯干等其他身体部位来识别它们。  

解析真骨鱼类基因组解析鱼类恒温起源之谜

  在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中,温度对生命体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陆地上的鸟类和哺乳类能够适应各种生境,其恒温能力功不可没。相比陆生环境,水生环境的生物获得恒温能力更为艰难,它们必须面对水体高比热,热量易丢失的挑战。然而,根据观测,至少有40种鱼类克服了这些困难,具备类似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恒温能

昆明动物所进一步阐明裂腹鱼属鱼类在云贵高原的演化过程

  裂腹鱼属为特产于亚洲高原地区的一类鲤科鱼类。所谓“裂腹鱼”因其腹部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排较大的排列整齐的鳞片(臀鳞),两排鳞片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裂缝,初看起来象是肚子裂开一样,故名裂腹鱼。  裂腹鱼类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特有鱼类,它们是随着青藏高原的形成而出现的,裂腹鱼的演化过

江源科考首次记录长江南源“第六种鱼类”

  2023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24日在长江南源当曲展开科考。当日,来自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在当曲采集到斯氏高原鳅样本,研究证实斯氏高原鳅是记录到的长江南源“第六种鱼类”,长江南源已知鱼类种类由5种增至6种。  麻利地套上下水裤,手持抄网沿着河畔打捞,没过多久,科考队员刘晗就捕获

鱼类也知“和而不同”

  国际研究人员最近在南美洲发现一些内部关系特殊的鱼群,它们的外表非常相似,在一个群落里和谐共处、共御天敌,但它们却是不同的物种,在选择食物时各有偏好,与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理念不谋而合。   英国《自然》杂志1月6日刊登报告说,英国班戈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巴西同行在南美洲发现具有上述特点的甲

鱼类交流靠“嘘嘘”

动物使用的一些通讯信号路人皆知,例如鸟儿唱歌和狮子咆哮。但也有一些动物出其不意,使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暗号。研究人员近日就发现,一种丽鱼在竞争中会使用尿液向对手输送化学信号。

鱼类疫苗不那么神通

  一项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的最新研究表明,商业渔民使用的疫苗并不能保护鱼类免于疾病。  这项研究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研究表明,接种疫苗的鱼在感染疾病时往往表现出更多的症状,其对健康的影响和最终死亡情况显得就像它们从未接受过疫苗一样。  “现

追踪鱼类的好方法

减轻渔业危机的新希望——MlT小组报道发现了沙炜追踪鱼类的好方法    长期以来,全世界的渔业也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颇为重要而又富有争议的问题:海洋中还剩下多少鱼?    2006年2月初,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声呐技术来“照亮”海洋中的鱼

裸鲤耳石解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全球水循环的加剧,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加速了冰川退缩和湖泊扩张。然而,这种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环境变化,会对水生生物和食物网造成怎样的影响,高原鱼类又对气候变化如何响应,我们却不清楚。  最近,中

青藏高原新生代生态演变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特别是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以来,古生物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紧密合作,于藏北渐新统地层中发现的大量保存精美的高度多样化的动植物化石更是首次呈现了高原隆升前古近纪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近日,古脊椎所邓涛等在《科学

水生所发现海拔最高的鱼类冰期避难所

  更新世以来,以冰期—间冰期回旋为主的气候波动,对生物演化产生影响,是决定现生生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以最近一次的末次冰盛期的影响最为深远。冰期避难所是生物在冰期退守的栖息场所,也是冰期后物种重新扩散的起点。研究冰期避难所,对揭示不同生物区系之间的关系、了解物种的形成机制和进行生物多样性保

新铰齿鱼类被发现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美国《PeerJ》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云南贵州三叠纪鱼类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描述了一种生活在2.4亿年前的新铰齿鱼类,并将它命名为王氏富源鱼,这是在我国滇东南中三叠世拉丁期地层中的首次发现。   据介绍,该所研究员徐光辉等人开展的此项研究,基于22块完整化

稀有鱼类重现松花江

  “松花江治污,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进入攻坚阶段了。”5月22日,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题会议在松花江畔的吉林省吉林市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会上表示。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松花江流域休养生息的关键五年,松花江流域总体水

中科院西北高原所:扎根西北-守望高原

  西北高原所的一个定位集中体现在针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有一座标本馆,这里拥有来自青藏高原的生物标本,数量多、种类全,颇具青藏高原特

破解奶牛高原反应难题,拉萨建起高原奶都

  拉萨市城关区白定村的藏民查果一家三口没有背井离乡去打工,但五年来,他们的收入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年收入从八千元涨到了十万元。图片来源网络  查果一家也从个体农户变成了当地最大产业园区的“上班族”。  五年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政府成立了“城关区净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城关区的农业插上了科

西北高原所等揭示高原鼠兔适应青藏高原低氧环境新机制

 哺乳动物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结构和组成成分对维持肺气体交换和机体免疫发挥重要作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分异常和结构变化与高原肺水肿、各类呼吸综合症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哺乳动物,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应急培训基地”揭牌成立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应急培训基地”11日在青海师范大学揭牌成立。这个培训基地有望助力提升我国高原地区防范重大灾害、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的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王月云说,近年来,青海着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鱼类包装顶空分析仪

  现在我国交通运输越来越方便了,住在内陆的居民也能经常吃到海鲜了,那么长时间的运输这些生活在海里的鱼类可能会不适应环境而导致死亡,等到了目的地餐馆或者是鱼市上很可能大部分已经死了。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究出了气调包装从而延长存活率。那么气调包装肯定离不开顶空分析仪,成都久尹科技自主研发生的手

筛选免疫“卫士”-抵抗鱼类病毒

肖武汉正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鱼类病毒性疾病,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威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对于鱼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既缺乏有效药物,又缺乏可生产应用的疫苗。培育抗病毒鱼类新品种或将成为确保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研究揭示海洋变暖对鱼类影响

到2100年,在温和(左)和更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每个专属经济区的物种数量将发生变化。  图片来源:GRAPHIC COURTESY OF KIMBERLY OREMUS  随着海洋变暖,鱼类开始向原先较冷的水域迁移,以追逐它们偏爱的栖息环境。这样一来,许多依赖商业鱼类作为其经济组成部分的国家

筛选免疫“卫士”-抵抗鱼类病毒

肖武汉正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鱼类病毒性疾病,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威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对于鱼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既缺乏有效药物,又缺乏可生产应用的疫苗。培育抗病毒鱼类新品种或将成为确保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