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组蛋白抗体在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患者中检出率为30%-70%,在无并发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sm articular,RA)患者阳性率15-50%,但与病情是否活动及临床表现无关;而在Felty综合征患者可达83%,RA相关的血管炎患者阳性率为75%,青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患者阳性率为20%。 在非风湿性自身免疫病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约有76%抗组蛋白抗体阳性,且大部分是抗H1抗体。很多药物可诱发类似SLE的综合征,称为药物性狼疮,病情较SLE轻,停药后症状可消失。药物性狼疮患者抗组蛋白的检出率很高(>95%)。普鲁卡因酰胺诱导的狼疮患者,主要出现抗H2A-H2B组蛋白二聚体的抗体,肼苯达嗪诱导的狼疮患者,主要出现抗H2、抗H4抗体。服用普鲁卡因酰胺1年以上的患者中,发生药物狼疮的高达20%;服用肼苯达嗪的也有5%-10%的患者可诱发狼疮。除这两种药物外,心得宁、D青霉胺、异烟肼、喹尼丁......阅读全文

抗组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在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组蛋白抗体检出率为30%-70%,但与病情是否活动及临床表现无关;在无并发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sm articular,RA)患者阳性率15%,而在Felty综合征患者可达83%,RA相关的血管炎患者阳性率为75%,青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组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组蛋白抗体在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患者中检出率为30%-70%,在无并发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sm articular,RA)患者阳性率15-50%,但与病情是否活动及临床表现无关;而在Felty综合征患者可达83%,RA相关的血管炎患者阳性率为75%,青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

抗组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在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组蛋白抗体检出率为30%-70%,但与病情是否活动及临床表现无关;在无并发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sm articular,RA)患者阳性率15%,而在Felty综合征患者可达83%,RA相关的血管炎患者阳性率为75%,青年型类

抗组蛋白抗体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  正常人抗组蛋白抗体为阴性。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在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组蛋白抗体检出率为30%-70%,但与病情是否活动及临床表现无关;在无并发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sm articular,RA)患者阳性率15%,而在Felty综合征患者可达83%,RA

什么是抗组蛋白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antibodies,AHA)又称组蛋白反应性抗核抗体,其靶抗原是细胞核染色质中的组蛋白,是一组高度保守的位于真核细胞核的基本蛋白。AHA可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不具有疾病特异性诊断,在药物性狼疮中的阳性率为33%~95%,SLE中的阳性率为30%~80%

什么是抗组蛋白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aha)的检查,抗组蛋白抗体的英文简称就是aha,它的靶抗原是染色质基本蛋白成分组蛋白,可以和五种组蛋白发生反应,主要是用于协助诊断药物性狼疮疾病,和它相关的项目检查包括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标本要求是静脉采血正常的参考区间是阴性就可以。  主要是用于评价一次药物诱导性狼疮,

抗组蛋白抗体有那些症状

  血吸虫导致的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

抗组蛋白抗体的相关症状介绍

  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印染技术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抗总组蛋白及组蛋白亚单位抗体测定。  相关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红斑狼疮,类癌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葡萄膜炎,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狼疮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脊髓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相关症状

抗组蛋白抗体的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一般无特殊人群  检查前禁忌: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配合好医生做好

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查过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印染技术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抗总组蛋白及组蛋白亚单位抗体测定。

抗组蛋白抗体有哪些相关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红斑狼疮,抗体,类癌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葡萄膜炎,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狼疮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脊髓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组蛋白抗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组蛋白是核内最丰富的蛋白质,它与DNA构成的复合物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最基本的亚单位结构是核小体(nucleosome),它由146个碱基对组成的DNA链缠绕8个组蛋白分子(2个H2A-H2B杂二聚体之间夹着2个杂二聚体H2-H4)2圈构成的核心和核心外的组蛋白H1与连结DNA(约60个碱基对)组

抗组蛋白抗体的注意事项介绍

  检查前禁忌: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配合好医生做好各项检查。

免疫学实验抗组蛋白抗体介绍

抗组蛋白抗体介绍:  组蛋白是核内最丰富的蛋白质,它与DNA构成的复合物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最基本的亚单位结构是核小体(nucleosome),它由146个碱基对组成的DNA链缠绕8个组蛋白分子(2个H2A-H2B杂二聚体之间夹着2个杂二聚体H2-H4)2圈构成的核心和核心外的组蛋白H1与连结DNA(

抗组蛋白抗体AHA弱阳性说明什么

  抗组蛋白抗体AHA弱阳性,说明患者可能有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例如红斑狼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抗组蛋白抗体如果是弱阳性,还要警惕是否是检查前的不合理生活习惯影响的。例如在检查前吃的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所以,如果出现抗组蛋白抗体弱阳性,最好充分准备后再去重

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查过程及相关疾病

  检查过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印染技术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抗总组蛋白及组蛋白亚单位抗体测定。  相关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红斑狼疮,抗体,类癌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葡萄膜炎,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狼疮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脊髓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抗组蛋白抗体介绍

抗组蛋白抗体介绍:  组蛋白是核内最丰富的蛋白质,它与DNA构成的复合物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最基本的亚单位结构是核小体(nucleosome),它由146个碱基对组成的DNA链缠绕8个组蛋白分子(2个H2A-H2B杂二聚体之间夹着2个杂二聚体H2-H4)2圈构成的核心和核心外的组蛋白H1与连结DNA(

抗核仁抗体的临床意义

  阳性: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及其他风湿病可呈阳性。

抗磷脂抗体的临床意义

(1)SLE:根据检测方法及其分析灵敏度的不同,抗磷脂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可达15%-70%。该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与动脉及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Coombs阳性的溶血性贫血和某些罕见的症状相关,但其相关程度和各种检测方法对这些症状的临床灵敏度和特异性,各家报道并不一致。高滴度的抗心

抗rnp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核RNP抗体见于近32%的SLE患者,这一自身抗体几乎见于所有MCTD患者。在SLE中,抗核RNP自身抗体仅是很大的抗原和抗体谱中的一个抗体,而在MCTD中则以核RNP(U1RNP)抗原抗体系统为主。

抗ENA抗体的临床意义

  1.抗Sm抗体  抗Sm抗体仅发现于SLE患者中,是SLE的血清标志抗体。此抗体阴性不能排除SLE的诊断。  抗Sm抗体水平不与SLE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亦不与SLE的任何临床表现相关,抗Sm抗体的检测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治疗后的回顾性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2.抗核RNP抗体  抗核RNP抗体

抗sm抗体的临床意义

  目前认为,抗Sm抗体和抗dsDNA一样,对SLE有高度特异性,且不论是否活动期,抗Sm均可阳性,故可作为SLE的标志性抗体。但SLE患者中抗Sm阳性者仅占30%左右(20%~30%),故抗Sm阴性时不能排除SLE诊断。抗Sm抗体与临床症状和疾病转归之间的关系迄今尚无一致意见。

抗Ku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若血清中抗Ku抗体呈阳性,可导致全身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干燥综合征。  需要检查的人群:肌肉无力,肌肉压痛,关节滑膜病变等症状的,怀疑为多发性肌炎症,结缔组织病等的患者。

抗组蛋白抗体的注意事项及检查过程

  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一般无特殊人群  检查前禁忌: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配

抗隐球菌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抗隐球菌抗体检查对临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阳性新型隐球菌感染(阴性亦不可排除)。  需要检查人群: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肺部感染、皮肤和黏膜损害患者。

概述抗磷脂抗体的临床意义

  (1)SLE:根据检测方法及其分析灵敏度的不同,抗磷脂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可达15%-70%。该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与动脉及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Coombs阳性的溶血性贫血和某些罕见的症状相关,但其相关程度和各种检测方法对这些症状的临床灵敏度和特异性,各家报道并不一致。高滴度的

概述抗ENA抗体的临床意义

  1、抗Sm抗体和抗dsDNA一样,对SLE有高度特异性,且不论是否活动期,抗Sm均可阳性,可作为SLE的标志性抗体。但SLE患者中抗Sm阳性者仅占30%左右(20%-40%),故抗Sm阴性时不能排除SLE诊断,抗Sm抗体与临床症状和疾病转归之间的关系迄今尚无一致意见。  2、抗U1-RNP自身抗

简介抗线粒体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由于抗M1抗体即抗心磷脂抗体,目前不列入抗线粒抗体中。抗M2见于90%的PBC患者,常用作该病的重要实验室诊断指标,但AMA与PBC的病期、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均无相关性。除PBC外,抗M2也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CAH)、HBsAg阴性的肝病。抗M2 AMA见于吡唑酮(pyrazol

关于抗心肌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由于抗原未纯化,方法的非特异反应高,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得的抗心肌抗体主要见于活动性风湿热(阳性率40%-80%)、风湿性心脏病(阳性率15%-60%)、细菌性心内膜炎(83%)、心脏手术后(60%-100%)、心肌梗死(65%)、全身性红斑狼疮(35%)、类风湿性关节炎(33%)、甲亢

抗红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冷凝集素病、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急性特发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Lederer贫血)、慢性特发性温暖型抗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状性温暖型抗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抗红细胞抗体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联系密切,可为自发性、原发性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继发性A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