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

巨噬细胞(Macrophages)能够吞没、破坏受损伤组织,有助于启动康复过程。虽然它们在损伤位点发挥关键作用,但一旦任务完成,就需要尽快撤离,结束炎症反应,为再生过程开路。继续存在的巨噬细胞不利于组织恢复。尽管研究人员对于启动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比较透彻,但关于其退出损伤位点的过程还了解甚少。研究人员鉴别出一清除外周神经损伤位点巨噬细胞的关键环节,对弄清脊髓损伤、中风和多发性硬化中相似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已知Nogo细胞受体家族与神经细胞生长有关,Samuel David等观测Nogo家族成员NgR1的作用。NgR1类受体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开关,受到特异化学信号或配体刺激后,诱导细胞反应。 破坏大鼠、小鼠的大腿坐骨神经,观察NgR1在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巨噬细胞到达损伤位点后,细胞表面会表达NgR1。进一步研究发现,受损神经合成髓磷脂时,NgR1不仅阻止巨噬细胞与髓磷脂结合,而且直接排斥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阅读全文

巨噬细胞的作用

巨噬细胞的作用:①作为抗原提呈细胞;②杀伤肿瘤效应细胞;③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④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释放溶解细胞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⑤处理和呈递肿瘤抗原,激活T细胞以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⑥巨噬细胞表面上有FC受体,可通过特异性抗体介导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⑦活化

巨噬细胞介绍(一)

当100多年前俄罗斯科学家Ilya Metchnikoff*描述巨噬细胞和它的吞噬作用的时候,估计他也没想到巨噬细胞的作用其实是如此之多。它被大家所熟悉的功能就是作为机体抵御外来物质入侵的门户固有免疫防线,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入侵。但是其实它在其他生理活动中也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巨噬细胞有着不同

巨噬细胞培养

巨噬细胞属免疫细胞,有多种功能,是研究细胞吞噬、细胞免疫和分子免疫学的重要对象。巨噬细胞容易获得,便于培养,并可进行纯化。巨噬细胞属不繁殖细胞群,在条件适宜下可生活2-3周,多用做原代培养,难以长期生存。巨噬细胞也建有无限细胞系,大多来自小鼠,如P331、S774A.1、RAW309Cr.l等,均获

巨噬细胞的分离

 一、从小鼠、豚鼠或家兔腹腔中分离巨噬细胞1.取6周左右的小鼠(或600克左右的豚鼠,或3公斤左右的家兔),剃去腹部的毛并消毒。腹腔注射1ml(豚鼠20ml,家兔200ml)无菌的液体石蜡或巯基乙酸肉汤或4%淀粉肉汤。3~4天以后收集腹腔细胞。2.如要收集腹腔静置巨噬细胞,不注射刺激物,直接从这一步

什么是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英语:Macrophages,缩写为mø[1])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血球,源自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皆为吞噬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防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防卫(细胞免疫)。巨噬细胞有白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它可以吞噬异

小鼠巨噬细胞的活化

巨噬细胞的活化经历两个阶段:致敏阶段和激活阶段。活化巨噬细胞的方案多采用一 步 法 (致敏并且激活),本方案则明确区分巨噬细胞活化的这两个阶段。经过一段时间 诱 导 后 (48〜72h) ,可 检 测 巨 噬 细 胞 对 病 原 体 (如寄生虫或细菌;单 元 6. 5 和 6. 6)的杀伤作用或所合

小鼠巨噬细胞的分离

基 本 方 案 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材料小鼠,洁 净 环 境 中 饲 养(最好置层流柜中饲养)7 3 % (m /V ) 豚 蛋 白 胨 或 者 3 % (W V r) Brewer 硫 基 乙 酸 盐 肉 汤(Brewerthioglycollate medium,分离炎性腹腔巨嗤细胞用)7

巨噬细胞的培养方法

巨噬细胞也建有无限细胞系,大多来自小鼠,如P338D1、S774A.1、RAW309Cr.l等,均获恶性,培养中呈巨噬细胞形态和吞噬功能,易于传代和瓶壁分离,但难以建株。培养巨噬细胞可用各样方法和各种来源来获取细胞,以小鼠腹腔取材法最为实用,其法如下:1、实验前三天,向每只小鼠腹腔内注入无菌硫羟乙酸

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人巨噬细胞可从外周血或经斑蝥激发的皮疱液中获取,也可从肺灌洗液或患者腹膜透析液中分离,但操作繁锁,得量不多。许多实验室在进行基础或配合临床研究巨噬细胞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或筛检免疫增强药物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时,常选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常用的检测方法如下。 (一)炭粒廓清试验 正常小鼠肝

巨噬细胞的培养方法

  巨噬细胞也建有无限细胞系,大多来自小鼠,如P338D1、S774A.1、RAW309Cr.l等,均获恶性,培养中呈巨噬细胞形态和吞噬功能,易于传代和瓶壁分离,但难以建株。培养巨噬细胞可用各样方法和各种来源来获取细胞,以小鼠腹腔取材法最为实用,其法如下:  1、实验前三天,向每只小鼠腹腔内注入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