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在化妆方面的应用

任何二氧化钛都具有一定的吸收紫外线功能,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无毒性等性能。超细二氧化钛由于粒径更小(呈透明状)、活性更大,因此吸收紫外线的能力更强,此外,如消色力、遮盖力、清晰的色调、较低的磨蚀性和良好的易分散性,决定了二氧化钛是化妆品中应用最广的无机原料。二氧化钛在化妆品行业世界年消费量80年代估计在3500t—4000t,2010年估计在5000t以上10000t以下。根据其在化妆品中的功能不同,可选用不同品质的二氧化钛。 利用钛白的白度和不透明度这两种性能,可使化妆品的颜色范围很宽广,钛白作为一种白色添加剂时,主要用锐钛型钛白,但考虑到遮盖力和耐晒时,还是应采用金红石型钛白为好。 化妆品用的钛白,纯度要求高,对有害杂质的含量要求甚严。例如:欧共体食品添加剂法规(它适用于化妆品) 规定,化妆品用钛白的酸溶性物< 0.35%,As<5×10-6,Pb< 20×10-6,Sb< 100×......阅读全文

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在化妆方面的应用

  任何二氧化钛都具有一定的吸收紫外线功能,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无毒性等性能。超细二氧化钛由于粒径更小(呈透明状)、活性更大,因此吸收紫外线的能力更强,此外,如消色力、遮盖力、清晰的色调、较低的磨蚀性和良好的易分散性,决定了二氧化钛是化妆品中应用最广的无机原料。二氧化钛在化妆品行业世界年消

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在喷漆方面的应用

  将纳米级二氧化钛(T20Q)与铝粉混合颜料或纳米二氧化钛包覆的云母珠光颜料添加于涂料中,其涂层能产生神秘而富有变幻的随角异色效应,主要是因为当入射光射到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时,由于粒径小,蓝色光会发生较强散射,结果除掉蓝色光的绿色光和红色光(呈黄相)被铝片反射成为正反射光,即散射光为蓝相强的光,反射

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特性

  1、对入射可见光基本无散射作用,具有很强的屏蔽紫外线能力和优异的透明性,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涂料、油漆等产品中。  2、用于塑料、橡胶和功能纤维产品,它能提高产品的抗老化能力、抗粉化能力、耐候性和产品的强度,同时保持产品的颜色光泽,延长产品的使用期  3、用于油墨、涂料、纺织,能

简述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技巧

  (1)在气相法纳米二氧化钛中加入有机染料敏化剂或过渡金属元素,可以增大利用光波长范围。  (2)将气相法纳米二氧化钛附着在活性炭上,其催化性能将大大提高。  (3)在气相法纳米二氧化钛中加入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其催化性能也可得到提高。

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的作用机理

  气相法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数、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着粒径的下降急剧增加,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导致纳米微粒的热、磁、光、敏感特性和表面稳定性等不同于常规粒子。由于TiO2电子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使其受光时生成化学活泼性很强的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和氢氧

简述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的毒性

  纳米二氧化钛毒理报告(2013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报告)  急性口毒:5000mg/kg  皮肤刺激性:阴性  慢性毒性:0.15mg/m3(呼吸)  生殖与发育毒性:无法判断(现实生活无法实现试验中的投毒方式和高浓度)  遗传毒性(致癌):阳性(可能是由自由基产生)

概述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的功能

  纳米TiO2具有十分宝贵的光学性质,在汽车工业及诸多领域都显示出美好的发展前景。纳米TiO2还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超亲水性、非迁移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抗紫外材料、纺织、光催化触媒、自洁玻璃、防晒霜、涂料、油墨、食品包装材料、造纸工业、航天工业中、锂电池中。

纳米二氧化钛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特点

  1、在锂电池中,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极好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快速充放电性能和较高的容量,脱嵌锂可逆性好等特点,在锂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纳米二氧化钛能有效降低锂电池的容量衰减,增加锂电池稳定性,提高电化学性能。  2)提高电池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  3)降低了LiCoO2在充放

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的其它功能介绍

  纳米二氧化钛对某些塑料、氟里昂及表面活性剂SDBS也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还有人发现,TiO2对有害气体也具有吸收功能,如含TiO2的烯烃聚合物纤维涂在含磷酸钙的陶瓷上可持续长期地吸收不同酸碱性气体。  鉴于以上功能,纳米二氧化钛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对它的研究和利用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简述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很多,基本上可归纳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又称为机械粉碎法,对粉碎设备要求很高;化学法又可分为气相法(CVD)、液相法和固相法。  物理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法(PVD)是利用电弧、高频或等离子体等高稳热源将原料加热,使之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冷使之凝聚成纳米粒子。其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