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壳ATP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脱壳ATP酶英文名称uncoating ATPase定 义编号:EC 3.6.4.10。一种多功能的ATP水解酶。在受体介导的细胞胞吞过程中,催化降解包被于小泡周围的网格蛋白,使小泡与小泡相互融合。ATP与网格蛋白的结合和水解是实现此反应的必要条件。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阅读全文

脱壳ATP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脱壳ATP酶英文名称uncoating ATPase定  义编号:EC 3.6.4.10。一种多功能的ATP水解酶。在受体介导的细胞胞吞过程中,催化降解包被于小泡周围的网格蛋白,使小泡与小泡相互融合。ATP与网格蛋白的结合和水解是实现此反应的必要条件。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

脱壳ATP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脱壳ATP酶英文名称uncoating ATPase定  义编号:EC 3.6.4.10。一种多功能的ATP水解酶。在受体介导的细胞胞吞过程中,催化降解包被于小泡周围的网格蛋白,使小泡与小泡相互融合。ATP与网格蛋白的结合和水解是实现此反应的必要条件。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

脱壳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脱壳酶英文名称uncoating enzyme定  义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催化降解病毒外壳蛋白质的酶类。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脱壳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脱壳酶英文名称uncoating enzyme定  义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催化降解病毒外壳蛋白质的酶类。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线粒体ATP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线粒体ATP酶英文名称mitochondrial ATPase定  义编号:EC 3.6.3.14。定位于线粒体膜上的催化ATP水解的酶,通过水解ATP为细胞提供主要能源。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线粒体ATP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线粒体ATP酶英文名称mitochondrial ATPase定  义编号:EC 3.6.3.14。定位于线粒体膜上的催化ATP水解的酶,通过水解ATP为细胞提供主要能源。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钙ATP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钙ATP酶英文名称Ca2+-ATPase定  义编号:EC 3.6.3.8。肌质网膜钙ATP酶(SERCA)及质膜钙ATP酶(PMCA)的统称。前者催化将钙从肌质主动转运至肌质网囊泡内;后者可将1~2个Ca2+穿膜转移到胞外,同时以1:2的比例将H+转运到细胞内。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钙ATP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钙ATP酶英文名称Ca2+-ATPase定  义编号:EC 3.6.3.8。肌质网膜钙ATP酶(SERCA)及质膜钙ATP酶(PMCA)的统称。前者催化将钙从肌质主动转运至肌质网囊泡内;后者可将1~2个Ca2+穿膜转移到胞外,同时以1:2的比例将H+转运到细胞内。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钙ATP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钙ATP酶英文名称Ca2+-ATPase定  义编号:EC 3.6.3.8。肌质网膜钙ATP酶(SERCA)及质膜钙ATP酶(PMCA)的统称。前者催化将钙从肌质主动转运至肌质网囊泡内;后者可将1~2个Ca2+穿膜转移到胞外,同时以1:2的比例将H+转运到细胞内。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ATP合成酶的基本信息

ATP合成酶,又称FoF₁-ATP酶在细胞内催化能源物质ATP的合成。在呼吸或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电子传递链释放的能量先转换为跨膜质子(H+)梯差,之后质子流顺质子梯差通过ATP合酶可以使ADP+Pi合成ATP。ATP合酶(ATP synthase)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异养菌和光合菌的

钠钾ATP酶的基本信息

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简称钠泵,即Na+,K+-ATP酶为细胞膜中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并利用此能量进行Na+、K+的主动转运,即能逆浓度梯度把Na+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把K+从细胞外转运入细胞内,ATP酶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细胞膜内外的K+,Na+

钠钾ATP酶的基本信息

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简称钠泵,即Na+,K+-ATP酶为细胞膜中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并利用此能量进行Na+、K+的主动转运,即能逆浓度梯度把Na+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把K+从细胞外转运入细胞内,ATP酶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细胞膜内外的K+,Na+

P型ATP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P型ATP酶英文名称P-type ATPase定  义分布于各种生物细胞质膜中的ATP动力泵的一类,含有两个相同的催化性α亚基,转运时至少有一个α亚基被磷酸化(phosphorylated)故名。包括有植物、真菌和细菌的H+泵和高等真核生物中的钠钾ATP酶、钙酶等。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

液泡质子ATP酶的基本信息

液泡膜质子泵由液泡膜H+-ATP酶及液泡膜焦磷酸酶组成。其中液泡膜H+-ATP酶有以下特点:分子量400KD,水解ATP的活性位点在液泡膜的细胞质一侧。H+/ATP计量约为2~3。Cl-、Br-、I-等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该酶可被硝酸盐抑制,但不被钒酸盐抑制。液泡膜H+-ATP酶与跨液泡膜的物质转运有

依赖ATP的蛋白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依赖ATP的蛋白酶英文名称ATP-dependent protease定  义依赖ATP的丝氨酸蛋白酶(ATP-dependent serine protease, EC 3.4.21.53)、依赖ATP的Clp蛋白酶(ATP-dependent C1p protease, EC 3.4.2

依赖ATP的蛋白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依赖ATP的蛋白酶英文名称ATP-dependent protease定  义依赖ATP的丝氨酸蛋白酶(ATP-dependent serine protease, EC 3.4.21.53)、依赖ATP的Clp蛋白酶(ATP-dependent C1p protease, EC 3.4.2

关于ATP合成酶的基本信息介绍

  ATP合成酶,又称FoF₁-ATP酶在细胞内催化能源物质ATP的合成。在呼吸或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电子传递链释放的能量先转换为跨膜质子(H+)梯差,之后质子流顺质子梯差通过ATP合酶可以使ADP+Pi合成ATP。  ATP合酶(ATP synthase)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异养菌和

ATP合成的部位——ATP酶的相关介绍

  质子反向转移和合成ATP是在ATP酶(腺苷三磷酸酶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上进行的。叶绿体内囊体膜上的ATP酶也称偶联因子(coupling factor)或CF1-CF0复合体。叶绿体的ATP酶与线粒体、细菌膜上的ATP酶结构十分相似,都由两个蛋白复合

钾ATP酶的组成

Na—K 泵由α、β两亚基组成。α亚基为分子量约 120KD 的跨膜蛋白,既有Na、K 结合位点,又具 ATP 酶活性,因此 Na—K 泵又称为 Na—K—ATP 酶。β亚基为小亚基,是分子量约 50KD 的糖蛋白。一般认为 Na—K 泵首先在膜内侧与细胞内的 Na 结合,ATP 酶活性被激活后,由

钾ATP酶的组成

Na—K 泵由α、β两亚基组成。α亚基为分子量约 120KD 的跨膜蛋白,既有Na、K 结合位点,又具 ATP 酶活性,因此 Na—K 泵又称为 Na—K—ATP 酶。β亚基为小亚基,是分子量约 50KD 的糖蛋白。一般认为 Na—K 泵首先在膜内侧与细胞内的 Na 结合,ATP 酶活性被激活后,由

ATP合酶的组成

ATP合酶主要由F₁(伸在膜外的水溶性部分) 和Fo(嵌入膜内)组成(图1)。不同物种来源的 ATP合酶含的亚基和数目不尽相同。以牛心线粒体 ATP合酶为例,它的F₁含有仅α3、β3、γ、δ、ε共9 个亚基,Fo含a、b2、C10共13个亚基,F₁与Fo之间有OSCP柄相连接,还有抑制蛋白。线粒体F

ATP酶的作用机制

关于ATP酶催化ADP氧化磷酸化成ATP的机制,先后提出过几种假说 1、化学偶联假说;2、构象假说;3、化学渗透假说。目前流行的是化学渗透假说,由英国生物化学家P.Mitchell于1961年提出。该学说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ADP磷酸化的关系,并具有大量的实验支持,得

ATP酶的应用特点

ATP合成酶是一类线粒体与叶绿体中的合成酶,它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原核藻、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关键酶。ATP合成酶可以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利用ADP和Pi催化合成生物体的能量“通货”——ATP。一般来说,机体所需的大多数ATP都是由ATP合酶产生的。据估计,人体每天进行

ATP合酶的组成

ATP合酶主要由F₁(伸在膜外的水溶性部分) 和Fo(嵌入膜内)组成(图1)。不同物种来源的 ATP合酶含的亚基和数目不尽相同。以牛心线粒体 ATP合酶为例,它的F₁含有仅α3、β3、γ、δ、ε共9 个亚基,Fo含a、b2、C10共13个亚基,F₁与Fo之间有OSCP柄相连接,还有抑制蛋白。线粒体F

ATP酶的反应机制

ATP酶与ATP水解反应耦合的转运是一个严格的化学反应,即每分子ATP水解能够使一定数量的溶液分子被转运。例如,对于钠钾ATP酶,每分子ATP水解能够使3个钠离子被运出细胞,同时2个钾离子被运入。跨膜ATP酶需要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因为这些酶需要做功:它们逆著热力学上更容易发生的方向来进行物质运

什么是ATP酶?

ATP酶又称为三磷酸腺苷酶,是一类能将三磷酸腺苷(ATP)催化水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根离子的酶,这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量可以通过传递而被用于驱动另一个需要能量的化学反应。这一过程被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广泛利用。

液泡质子ATP酶的组成

液泡质子ATP酶由液泡膜H+-ATP酶及液泡膜焦磷酸酶组成。

钾ATP酶的生物现象

静息电位产生静息电位指安静时存在于细胞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其形成原因是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及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能力。细胞内K+浓度和带负电的蛋白质浓度都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Na+和Cl-浓度大于细胞内),但因为细胞膜只对K+有相对较高的通透性,K+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到细胞外,而膜内带负电的蛋白

钾ATP酶的工作原理

Na+-K+泵 ——实际上就是Na+-K+依赖式ATP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质膜上,它有大小两个亚基,大亚基催化ATP水解,小亚基是一个糖蛋白。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大亚基以亲Na+态结合Na+后,触发水解ATP。每水解一个AT

ATP酶的反应机制介绍

  ATP酶与ATP水解反应耦合的转运是一个严格的化学反应,即每分子ATP水解能够使一定数量的溶液分子被转运。例如,对于钠钾ATP酶,每分子ATP水解能够使3个钠离子被运出细胞,同时2个钾离子被运入。  跨膜ATP酶需要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因为这些酶需要做功:它们逆著热力学上更容易发生的方向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