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吴亚生副研究员:我的科研之痛

吴亚生在四川盘龙洞进行地质考察■吴亚生 对于一个科学研究者而言,创新就是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的自然现象,例如发现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或者创立新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理论,如创立勾股定理、创立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揭示和认识未知现象以求有所发现,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基本目的,是一种本能! 我是一个从事古生物学、沉积学研究的学者,1994年被特批为中科院的副研究员。在至今的18年中,我一直探索,在洒下汗水的同时,也有所收获。亿年前“沧海桑田”的定量计算 我得到的第一个值得记忆的成果,是建立定量计算亿年前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的方法。 地质学家发现,从地球上有海水以来的几十亿年里,全球海平面一直在升升降降地变化着,正所谓“沧海桑田”。恢复这种变化的历史,特别是定量确定某个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幅度,自然成为地质学家的兴趣和使命。 遍查文献,你会发现人们找到了定量确定新生代全球海平面变化幅......阅读全文

吴亚生:科研投入如何推动创新

  国家的科研投入多了,这是好事。但如何使用才能推动创新,这是个很大的事情,一个好像很深奥的事情,一个引人高度关注的事情,一个事关国家科技发展与未来命运的事情。   相信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有话想说,但怕人轻言微,所以没有发声。最近我偶看了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小传,发现这两个伟人给出了答案

吴亚生副研究员:我的科研之痛

吴亚生在四川盘龙洞进行地质考察■吴亚生  对于一个科学研究者而言,创新就是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的自然现象,例如发现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或者创立新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理论,如创立勾股定理、创立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揭示和认识未知现象以求有所发现,是我们

吴亚生:吃草,马儿如何跑得好

  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没有人认同这种使用马儿的做法。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人这样要求我们的科研人员。   2013年10月15日,《扬州晚报》发表了《岂能坐视科研经费被当工资》一文,隐含的逻辑就是科研经费不能用于给科研人员发放工资或者增加工资。发放工资指项目聘用的无薪人员发放

吴亚生:为“85%SCI论文是垃圾”辩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曾有“我国发表在SCI上的论文85%是垃圾”的言论,并且该言论引起一些读者的意见反弹。一些读者批评钟院士说话随意。更有读者要求钟院士拿出“85%是垃圾”的定量数据来源。   在我看来,钟院士的话乍听突兀,似乎伤人,但实际上是有一定认识基础的。根据我对自己熟

吴亚生:摈弃唯SCI评价体系的呼声与思考

  笔者刚在关于研究评价的旧金山宣言(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DORA)上签上自己的名。这是一种参与,是一种态度,虽然不知道大家努力的结果是不是一定能够达到。   在2012年12月举行的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旧金山宣言

指导本科生科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86.shtm

袁亚湘院士:科研需要童心

  他年过五十,却仍保有一颗“童心”,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爬山,每两周要约上几个好友打一场桥牌;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却从不拿“埋头苦读”说事儿,从不强迫孩子去学奥数、英语等不感兴趣的事。   他叫袁亚湘,在管理过一个所(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和一个实验室(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亚平、吴东东Cell Res解析高原适应遗传机制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以低氧、强辐射、气温低等著称。随着人类的迁徙定居,一批家养动物也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世代繁衍,各自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高原适应特征,为科学家解析物种对高原快速适应进化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吴东东研

谈谈工科研究生选题

研究生在校期间,研究做得好不好,成果多不多,除了个人的努力以外,其实跟选什么类型的题目,也有一定关系。科研课题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一、按课题性质分类即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及工程应用型。不同性质的课题,在不同的发展时段,也会有以下第二种分类。二、按发展时段分类即经典、热点及前沿类课题。对于

袁亚湘:建议试点科研人才“特区”

   3月14日原本被称作圆周率日,因为π=3.14……三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这一天确定为“国际数学日”。  据说在π里,能找到任何一串数字。“这个数学家们还没有证明,但很多人认为可能是真的。”中科院院士、数学家袁亚湘,曾因一段对π的描述而为人所知:  “有一个网友,要求我查一查1314,我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