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发展过程介绍

自从ECD问世以来,人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它,使其结构和性能更加理想。几十年来,最实用的两大进展是用63Ni 放射源代替了 3H放射源和用固定基流脉冲调制电压供电代替了其它供电方法。采用63Ni源主要优点是可使检测器温度在350~400℃下工作,从而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提高了检测限。采用固定基流脉冲调制电压供电,使线性范围扩展到104,动态范围扩展到105,并增加了检测器的稳定性。......阅读全文

关于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发展过程介绍

  自从ECD问世以来,人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它,使其结构和性能更加理想。几十年来,最实用的两大进展是用63Ni 放射源代替了 3H放射源和用固定基流脉冲调制电压供电代替了其它供电方法。采用63Ni源主要优点是可使检测器温度在350~400℃下工作,从而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提高了检测限。采用固

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发展过程

  自从ECD问世以来,人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它,使其结构和性能更加理想。几十年来,最实用的两大进展是用63Ni 放射源代替了 3H放射源和用固定基流脉冲调制电压供电代替了其它供电方法。采用63Ni源主要优点是可使检测器温度在350~400℃下工作,从而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提高了检测限。采用固

关于核裂变的发展过程介绍

  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和奥托·哈恩(Otto Hahn)同为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Kaiser Wilhelm Institute)的研究员。作为放射性元素研究的一部分,迈特纳和哈恩曾经奋斗多年创造比铀重的原子(超铀原子)。用游离质子轰击铀原子,一些质子会撞击到铀原子核,并粘

关于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分类介绍

  用于ECD的分类方法很多,熟悉这些分类方法,可以更加了解它们的操作特性,以便在不同分析需要时合理选用。  1.按使用离子源分类  用于ECD的电离源,有放射性同位素源和无放射性两大类。非放射性ECD虽然已有商品,并有无放射性的优点,但在操作中要用高纯度的He以及加添某些稀有气体作载气,ECD结构

关于电子捕获检测器的简明机理介绍

  ECD是放射性离子化检测器的一种,它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放射的具有一定能量的β-粒子作为电离源,当只有纯载气分子通过离子源时,在β-粒子的轰击下,电离成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在所施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和电子都将做定向移动,因为电子移动的速度比正离子快得多,所以正离子和电子的复合机率很小,只要

关于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基本信息介绍

  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简称ECD。 电子捕获检测器也是一种离子化检测器,它是一个有选择性的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它只对具有电负性的物质,如含卤素、硫、磷、氮的物质有信号,物质的电负性越强,也就是电子吸收系数越大,检测器的灵敏度越高,而对电中性(无电负性

关于连接酶链反应的发展过程介绍

  连接酶链反应(Ligase chain reaction,LCR),是Backman1997年为检出靶基因序列中的点突变而设计发明,并申报了专利.1988年Landegren也进行了该项研究。1988年Backman等又因分离热稳定的连接酶,而申报专利,1991年Backman和Barany分别

冰箱的发展过程

  但早在1800年,一位有发明天赋的马里兰农场主———托马斯·莫尔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他拥有一个农场,离华盛顿约20英里,那里的乔治镇村庄是集市中心。当他用自己设计的冰箱运送黄油去市场时,他发现顾客们会走过装在竞争者桶里那些迅速融化的黄油而给他比市价更高的价格买他仍然新鲜坚硬,整齐地切成一磅一块的黄

XRF的发展过程

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 Roentgen WC) 发现了 X射线。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乔治( Georgs S) 发现了 X射线荧光。1948 年,弗利德曼( Friedman H. ) 和伯克斯( Birks L S)首先研制了第一台商品性的波长色散 X射线荧光( WDXRF) 

概述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过程介绍

  1970年,埃克森的M.S.Whittingham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首个锂电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锰或氯化亚砜,负极是锂。电池组装完成后电池即有电压,不需充电。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是锂电池发展而来。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

液相色谱仪发展过程详细介绍

  早在古代罗马时期,人们已知道将一滴含有混合色素的溶液滴在一块布或一片纸上,通过观察溶液展开产生的同心圆环来分析染料与色素。实际上,这种简单操作已经采用了现代色谱学的基本原理。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Runge对古罗马人的这种方法作了重要的改进,使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定量能力,使盐溶液

SR技术的发展过程

在达到今天SR技术水平的过程中,承载了许许多多研究人员辛勤劳动的汗水,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以上这些光学SR成像技术中有两种技术——受激发射减损显微镜(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microscopy, STED)和饱和结构光学显微镜(saturated

简述脂肪醇的发展过程

  脂肪醇最早是由鲸蜡制取的,所得的混合脂肪醇经磺化中和后成为硫酸盐,是最早的一种阴离子洗涤剂。其后开发利用来源比较丰富的椰子油、棕榈油和牛油为原料。水解所得脂肪酸再还原为醇。统称为天然脂肪醇。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后,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生产的脂肪醇称为合成脂肪醇。生产脂肪醇的方法比较重要的有高压加氢法、

电流表的发展过程

  进行研究,他发明了许多 电磁仪器。1841年发明了既可测量地磁强度又可测量电流强度的绝对 电磁学单位的双线电流表;1846年发明了既可用来确定电流强度的电动 力学 单位又可用来测量 交流电 功率的 电功率表;1853年发明了测量地磁强度垂直分量的地磁感应器。韦伯在建立 电学单位的绝对测量方面卓有

乙醇酸的研究发展过程

羟基乙酸是最简单的羟基酸。1848年通过用亚硝酸处理甘氨酸,首次得到了羟基乙酸,到1851年被确认。羟基乙酸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如甘蔗、甜菜及未成熟的葡萄汁等中都含有少量的羟基乙酸,但其含量较低,而且与其他有机酸共存,难以分离回收。在工业中都采用合成法生产。1974年,意大利首次提出以甲醛、一氧化碳为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过程

1953年,沃森(Watson JD)和克里克(Crick FHC)首次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假说。1966年,美国科学家尼伦伯格(Nirenberg MW)等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随着DNA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的相继发现,为体外遗传操作提供了便

乙醇酸的发展过程简介

  乙醇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4O3,无色易潮解的晶体。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醚,不溶于烃类。兼有醇与酸的双重性,加热至沸点时分解。用于有机合成等。  羟基乙酸是最简单的羟基酸。1848年通过用亚硝酸处理甘氨酸,首次得到了羟基乙酸,到1851年被确认。羟基乙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过程

1953年,沃森(Watson JD)和克里克(Crick FHC)首次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假说。1966年,美国科学家尼伦伯格(Nirenberg MW)等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随着DNA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的相继发现,为体外遗传操作提供了便

显微镜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是亚斯·詹森,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

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分类

  用于ECD的分类方法很多,熟悉这些分类方法,可以更加了解它们的操作特性,以便在不同分析需要时合理选用。  1.按使用离子源分类  用于ECD的电离源,有放射性同位素源和无放射性两大类。非放射性ECD虽然已有商品,并有无放射性的优点,但在操作中要用高纯度的He以及加添某些稀有气体作载气,ECD结构

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清洗

电子捕获检测器中有放射源,通常为H3或Ni63,因此要特别小心。先拆开鉴定器中有放射源箔片,然后用2:1:4的硫酸、硝酸及水溶液洗鉴测器的金属及聚四氟乙烯部分。当清洗液已干净时,再用蒸馏水清洗,然后用丙酮洗,再置于100度左右的烘箱中烘干。 对H3源箔片,先用己烷或戊烷淋洗,绝不能用水洗。废液要

电子捕获检测器的特点

  1. ECD在1961年问世,它与FID、色谱程序升温分析称为色谱仪发展中三大突破;  2. 它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器,对电负性物质特别敏感;  3. 最小检测量可达10-13克( γ —666),对四氯化碳和正己烷灵敏度的比为4×108倍;  4. 它主要用于分析测定卤化物、含磷(硫)

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介绍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是灵敏度最高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器,又是最早出现的选择性检测器,其应用仅次于TCD和FID,一直稳居第三位。一、结构:1、电离室:ECD的主体是电离室,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圆筒状同轴电极结构。阳极是外径约2mm的铜管或不锈钢管,金属池体为阴极。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加一直流或脉冲极化电压。

冷冻电镜发展过程

冷冻电镜发展过程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利用冷冻电镜研究病毒分子的结构,首次提出了冷冻电镜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流程的概念。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冻传输装置、场发射电子枪以及CDD成像装置的出

多管漩涡混合仪的发展过程

  国内一般的涡旋器一般是微型的,一台机器往往只能处理一个试管样品,处理多个样品时往往要轮替,一个样品处理结束方能处理接下来的一个,对于同时进行的几个或者几十个样品,则不能操作。大大限制了实验的过程。  进口的多管漩涡混合仪能够一次处理多个样品,但由于价格较高,使用及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针对此种现象

露点湿度计的发展过程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全面革新露点技术奠定了基础。在Regnault露点仪的基础上,人们对制冷方法、镜面温度的测量、露的检测技术和冷镜材料等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并对露层的结构、机理及光电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把露点湿度计的性能和测量准确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采用热电制冷、自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

膜萃取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膜萃取的研究始于1984年,Kiani A等提出膜萃取分离技术。在膜萃取过程中,萃取剂和料液不直接接触,萃取相和料液相分别在膜两侧流动,其传质过程分为简单的溶解-扩散过程和化学位差推动传质,即通过化学反应给流动载体不断提供能量,使其可能从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输送溶质,后者在冶金过程中有重要意义。膜

ATP生物发光技术的发展过程

  ATP生物发光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83年,Moyer等最早提出细胞内源性ATP的含量可以反映细胞的活性和活细胞的数量。同年Gronroos等也证实该技术是一种可靠、灵敏度高的确定细胞活性度的检测方法。20世纪80年代,英国人首先研制出ATP检测仪检测系统,随后发展到欧洲、美国和日

质谱的发展过程小史

1 电喷雾解吸电离技术(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2004 年,Cooks 等报道了基于电喷雾解吸电离(DESI)对固体表面进行非破坏性检测的新型质谱分析方法。电喷雾产生的带电液滴及离子直接打到被分析物的表面,吸附在表面的待测物受到带电离子的撞击从表面解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