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的主要作用

破伤风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须注射抗毒素预防,但也应同时开始类毒素预防注射,以获得持久免疫。......阅读全文

破伤风抗毒素的主要作用

破伤风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

破伤风抗毒素的作用与用途

本品含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合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可用于破伤风梭菌感染预防。

​破伤风抗毒素的定义

破伤风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

破伤风抗毒素的性状介绍

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含少量防腐剂,久置可析出少量能摇散的沉淀。

破伤风抗毒素的接种对象

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有感染破伤风危险者。

破伤风抗毒素的用法用量

  接种部位:皮下或肌肉。  接种途径:皮下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中部或臀大肌外上部。  剂量: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1500~3000IU,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伤势严重者可增加用量1~2倍。经5~6日,如破伤风感染危险未消除,应重复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的用法用量

接种部位:皮下或肌肉。接种途径:皮下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中部或臀大肌外上部。剂量: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1500~3000IU,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伤势严重者可增加用量1~2倍。经5~6日,如破伤风感染危险未消除,应重复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的功能特色

破伤风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简介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Purified tetanus ntitoxin) (精破抗) 液体制剂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液体,久置可析出少量能摇散的沉淀。冻干制剂为白色或乳白色疏松体,加定量注射用水后呈无色或淡黄色澄明液体。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对某种物质

破伤风抗毒素的成分介绍

本品主要组成成分:经胃酶消化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本品系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辅料:氯化钠、间甲酚。成品剂型:注射剂

​破伤风抗毒素的注意事项

1.本品为液体制品。制品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能使用。安瓿打开后应一次用完。2.每次注射须保存详细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的反应情况、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毒素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3.注射用具及注射部位应严

破伤风抗毒素的适应症

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

​破伤风抗毒素的不良反应

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适用症状

  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  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楚者,须注射抗毒素预防,但

破伤风抗毒素的注意事项

  1.本品为液体制品。制品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能使用。安瓿打开后应一次用完。  2.每次注射须保存详细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的反应情况、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毒素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  3.注射用具及

​破伤风抗毒素的适应症

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

破伤风抗毒素的适应症

  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

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注意事项

1.本品为液体制品。制品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能使用。安瓿打开后应一次用完。2.每次注射须保存详细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的反应情况、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毒素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3.注射用具及注射部位应严

破伤风抗毒素的基本内容介绍

  破伤风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试验的介绍

  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 lO倍(0.1m1抗毒素加O.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O.05m1,观察30分钟。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者,即为阴性,可在严格观察下直接注射抗毒素。如注射局部出现皮丘增大、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如注射局部反应

使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不良反应

  一、过敏休克  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或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须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

使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注意事项

  1. 每次注射时须保存详细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的反应、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毒素生产单位及批号。  2.注射用具及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专用注射器。  3.使用前详细询患者的既往过敏史和本人及直系亲属的过敏性疾病等情况。  4

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不良反应

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

关于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药理毒理介绍

  给患者注射抗毒素使机体内短时间获得被动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但其效果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密切关系。  1.注射时间:抗毒素只能中和血液中游离的毒素,若毒素已与组织细胞结合,尽管尚未发展到出现临床症状,也不能被抗毒素中和。故无论预防或治疗时必须尽早给药。  2.给药剂量:机体内一定量的抗

关于破伤风抗毒素的不良反应的介绍

  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

关于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用法用量的介绍

  一、剂量  预防: 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1500-3000IU。儿童和成人相同,伤势严重者可增加用量1-2倍。经5-6日,如破伤风危险未消除,应重复注射。  治疗:第 1次肌内或静脉注射50000~2000001U,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以后视病情决定注射量与间隔时间。同时还可将适量抗毒素注射于伤口

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TAT)的临床意义

  阳性注射后15~30min内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硬肿大于1cm);或皮肤出现皮疹、发痒、皮炎、结合膜炎、口腔炎、喉头水肿、恶心、头晕、心悸甚至血压下降,严重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迷、发绀、呼吸困难,乃至惊厥死亡。  结果阳性可能疾病:  皮炎

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TAT)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注意: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开始,先皮肤瘙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故应做好抢救准备,如常备盐酸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  所以皮试前应听从医生嘱咐

免疫学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TAT)介绍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前需进行皮内试验防止注射时出现过敏反应。

免疫学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TAT)介绍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前需进行皮内试验防止注射时出现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