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马尼拉俯冲带演化模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明辉团队,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对南海东北部马尼拉海沟的俯冲碰撞过程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新认识。相关研究发表于《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 马尼拉俯冲带是南海现今惟一的俯冲汇聚边界,获得沿马尼拉海沟俯冲到吕宋岛弧之下的板片构造属性,对于南海与周边板块形成演化历史及构造重建至关重要。研究人员通过搭载国家基金委南海北部地球物理航次(NORC2015-08和NORC2016-08),在南海东北部21°N采集了一条长280 km、东西走向、穿过马尼拉俯冲系统的深地震测线OBS2015-2_OBS2016-1,包括南海北部陆缘、马尼拉海沟(MT)、增生楔(恒春海脊)、弧前盆地(北吕宋海槽)和火山弧(吕宋岛弧)等构造单元。 研究人员将多道地震、重力模拟、天然地震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有机融合,取得如下......阅读全文

新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马尼拉俯冲带演化模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明辉团队,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对南海东北部马尼拉海沟的俯冲碰撞过程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新认识。相关研究发表于《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 马尼拉俯冲带是南海现

研究提出亚洲鳞齿鱼演化研究新观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详细研究了我国贵州、云南2.4亿年前的兴义亚洲鳞齿鱼的解剖学特征,解决了该古鱼类半个多世纪来令人困惑的分类学问题,提出亚洲鳞齿鱼不是鳞齿鱼类而是近鲱形类弓鳍鱼目的近亲(预言鱼目)的新观点。  亚洲鳞齿鱼代表中国三叠纪预言鱼目最年轻的化石记录,其重新归

对俯冲带硫循环的新认识

  硫是自然界中的重要挥发分之一,其在岩浆的演化、金属矿床的形成、火山喷发以及环境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俯冲带相关的弧岩浆岩地幔源区中含有200-500 ppm硫,高于亏损地幔,这反映了板片在弧下深度脱水/熔融时会将大量的硫通过板片释放的熔/流体再循环入地幔中。熔/流体中硫的溶解度决定了其运移硫的能

《Cell》提出肿瘤演化新观点

  当癌细胞生长并扩散至全身时它们经历了广泛的遗传变异。一些“驱动”突变帮助刺激了细胞生长失控,而另一些“乘客”突变则只是搭乘了一下顺风车(延伸阅读:Nature:癌症的多个驱动子 )。   麻省理工学院Koch综合癌症研究所的生物学家以及来自Broad研究所的遗传学家们,现在对重编程形成癌症

新研究揭示造山带地壳热演化机制

“将今论古”是研究复杂地质过程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修政副研究员、王强研究员等利用青藏高原第四纪超高温(>1100℃)变质作用揭示造山带地壳热演化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Geology。热能够促进地壳发生熔融分异、元素迁移,并且

Lancet-Neurol:新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帕金森病分类模型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Lang博士及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学的全新模式来对帕金森病进行分类,这种模式被称为 SynNeurGe。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加拿大克雷姆比尔大脑研究所神经学家兼高级科学家Anthony Lang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帕金森病分类模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

Nature-Biotechnology提出一种新研究思路:ZL挖掘

  巴西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学,利用大数据工具开发可行的研究路线,他们已经在血友病研究分析中得到验证。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这组研究人员利用数据挖掘和网络分析等大数据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医药公司从世界各地的专利数据库中收集信息,识别技术路线和

研究人员厘定南海开始俯冲消亡的时间

  南海是中国的“母亲海”,控制着东亚的气候,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目前,南海正在沿着马尼拉海沟(Manila Trench,图1)俯冲消亡。然而,学术界对于南海开始俯冲的时间仍然存在争议,时间跨度为晚渐新世至中新世。南海沿着马尼拉海沟的俯冲形成了北起台湾省海岸山脉,南至菲律宾民都洛的一系列火山带,称之

提出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起始发育成熟新模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洪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和李翔博士,以及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Jeffrey G. Ryan、西北大学教授张超,研究提出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起始-发育-成熟新模型。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板块构造理论是固体地

国际团队提出一种新量子算法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介绍,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量子算法,有望推动量子计算在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据介绍,在复杂量子系统中存在能量较小的基态,还有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过去的量子算法只能对基态问题进行有效且精确求解。针对这个问题,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美国微软公司、

联合研究:提出后碰撞造山带钾质岩成因新模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特任研究员王煜、Jeremie Soldner博士和徐义刚院士,联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Stephen Foley教授、德国美因茨大学Stephan Buhre博士,提出后碰撞造山带钾质岩成因新模型。相关研究7月1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造山带岩浆作用的成因研

研究提出人兽共患隐孢子虫宿主适应性演化新观点

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合作,研究提出人兽共患隐孢子虫宿主适应性演化新观点。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微小隐孢子虫是常见寄生原虫,引起人和家畜水样腹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其中不同

研究生院最新研究设计提出碳的一种新结构

  最近,中科院研究生院苏刚教授及其博士生胜献雷等人基于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研究,设计提出了元素碳的一种新结构,该结构被命名为T型碳(T-carbon)。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X. L. Sheng et al., Physical Review Lette

俯冲带深部碳循环研究获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良团队在俯冲带深部碳循环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旗舰期刊《地球物理研究杂志-固体地球》。该研究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并结合热力学数值模拟,明确了俯冲带水对碳酸岩熔体出现的重要影响及其稳定存在的温压范围,揭示了俯冲带弧下深度含水碳酸岩熔体是迁移碳的重

新研究揭示苹果甜美风味演化史

    野苹果(左)与栽培苹果(右)果实大小 武汉植物园供图    苹果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大宗水果。既有研究发现,苹果酸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治疗尿毒症、高血压等疾病。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苹果风味性状的演化历程,表明酸度的选择在苹果风味品质的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果实大小的驯

植物所发现植物细胞器基因组新的演化模式

  质体和线粒体是内共生起源的细胞器,在高等植物中有不同的遗传特征,相较于动态复杂的线粒体基因组,质体基因组的结构和序列更保守。在基部维管植物石松类卷柏科植物中,这两种细胞器基因组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但是造成二者趋同演化的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宪春研究组从事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

科学家提出一种单质新原理开关器件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宋志棠、朱敏研究团队在集成电路存储器研究领域获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一种单质新原理开关器件,为海量三维存储芯片提供了新方案。这项研究成果12月10日发表于《科学》。  集成电路是我国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中存储芯片是集成电路的三大芯片之一,直接关系到国

新研究利用DNA序列追溯植物演化关键事件

  来自北美、欧洲和中国的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了地球植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过渡细节,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10月27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从外来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生长在潮湿热带雨林中的花草树木、人们食用的谷子、蔬菜到家中的观赏植物,地球上的现生植物共同经历了长达十亿多年的历史。 

新研究揭示绿藻类肺衣演化“前世今生”

  与绿藻共生的肺衣类,是大型叶状地衣的代表,有悠久的食药用历史,但弄清其物种划分和系统演化过程的问题却并不容易。1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王立松研究员与相关研究团队合作,首次较为清晰地揭示了绿藻类肺衣在喜马拉雅及横断山的演化过程。  与大自然各种争奇斗艳的植物相比,作为菌藻群

新研究观测到活跃黑洞的热气体演化细节

Nest200047系统中心活动超大质量黑洞的热气体。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观察到来自活跃黑洞的热气体的演化细节。这些结构让人强烈地联想到火山喷发产生的烟雾流。此类黑洞的活动对星系演化和黑洞所在的星系际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关结论发表在18日的《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Nest

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发表青藏高原考古研究新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61.shtm人类究竟是在何时、以怎样的适应性策略实现了高原的终年定居,并最终形成独特的人群与文化,是目前考古学与人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青藏高原的史前考古与DNA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Nat-Commun: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致癌机制

  战胜癌症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得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杨百翰大学里茨-B-伯恩斯癌症研究实验室的Josh Andersen博士及其研究团队。Andersen团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叫做TNK1的基因成为癌症中致癌驱动因子的机制。TNK1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但是当发生突变时,它变得危险

演化史新假说“撼动”恐龙演化谱系树

  英国《自然》期刊3月22日发表的一篇化石学论文,提出了一种与恐龙演化关系史相关的新假说。这一假设挑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固有观点,提出了将恐龙重新分为两大新类别这一根本性的新分类方式。如果这一假说得到确立,恐龙谱系树可能需要重写。  约130年来,恐龙一直被分为两大演化分支:骨盆与鸟类相似的鸟臀目

宁波材料所在环状聚酯低聚物研究中提出一种新的增韧方法

  环状聚酯低聚物(CBT)由美国Cyclics公司于2005年实现产业化,是一种兼具高流动、高浸润、高填充能力的复合材料用基体树脂。CBT熔融黏度低,加入催化剂后可在较低温度(如190°C)下聚合生成热塑性工程塑料PBT,反应时间可控制在几十秒到几十分钟,无反应热和VOC释放。CBT 几乎可以

研究揭示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新框架

  1月28日凌晨0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幼安、卢静、朱敏带领由中国、澳大利亚、英国和瑞典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关于4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盾皮鱼类脑腔、内耳和内淋巴系统精细解剖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对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框架的冲击

Science-Advances:俯冲带岩浆氧逸度研究新进展

  近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曾志刚课题组与美国康纳尔大学、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成果,揭示了俯冲蛇纹岩对全球弧岩浆的氧逸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研究表明,弧岩浆具有比洋中脊岩浆更高的氧逸度,或与氧化性的俯冲组分的输入有关

研究提出北半球夏季热浪事件新分类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春在团队提出了一种北半球夏季热浪事件新分类方法,更全面地考虑了北半球夏季热浪事件的不同特征。该研究以博士研究生王雨晴为第一作者、王春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发表在Climate Dynamics上。  1950年以来,北半球夏季

研究提出空间细胞类型组分解析新算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翟巍巍/马亮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ONAR enables cell type deconvolution with spatially weighted Poisson-Gamma model for spatia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差异性隆升过程和机制

作为青藏高原隆升的重要驱动因素,大陆碰撞-俯冲等深部圈层作用是新生代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 高原隆升显著影响了地表圈层—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的耦合作用过程,深刻影响了亚洲气候动力学、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现代水资源分布和大江大河的演化,高原隆升是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

我国在青藏班怒带洋壳榴辉岩热折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洋壳榴辉岩是经历几十甚至数百公里深俯冲的洋壳物质通过某种构造机制折返到地表的产物,对于研究板块构造运动以及地壳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多数洋壳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不同程度的低温退变作用(如,蓝片岩相或绿片岩相)改造(冷折返),而部分则会遭受高温变质作用(麻粒岩相)的强烈叠加(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