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铜合金纳米团簇的组装和磁性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团队、曾雉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赵纪军团队合作,在金属纳米团簇的线性组装和磁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主编选为亮点工作。 近年来,金属纳米粒子的组装不仅能丰富和增强纳米粒子性能、发展出新型功能材料,而且能帮助理解催化、荧光等方面的构效关系和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如电子的耦合等),引起广泛的关注。传统的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纳晶)通常是多分布的,且无法获得原子精确的组成结构,因而难以实现组装结构的精准调控或构筑,为后续深入研究带来困难。而金属纳米团簇可看作超小的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精确的组成结构,为纳米粒子的精准组装提供可能。 科研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金属纳米团簇组装研究,例如,同种金属纳米团簇在无联结剂下的自组装、异种金属纳米团簇间的组装、团簇与其他材料的组装、具有联结剂的同种金属纳米团簇的组装......阅读全文

银铜合金纳米团簇的组装和磁性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团队、曾雉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赵纪军团队合作,在金属纳米团簇的线性组装和磁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主编选为亮点工作。 近年来,金属纳米粒子的组装不仅能丰富和

银铜合金纳米团簇的组装和磁性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团队、曾雉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赵纪军团队合作,在金属纳米团簇的线性组装和磁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主编选为亮点工作。  近年来,金属纳米粒子的组装不仅能丰富

固体所金属纳米团簇荧光与结构关联方面获重要进展

  近期,固体所伍志鲲研究员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智能所、中国科大等单位合作,在金属纳米团簇的结构与荧光性能关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工作已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1567 -11571)。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后甘自保。

合肥研究院发现第四种晶相最密排列方式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与国内多个单位合作,在金属纳米团簇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一种新的晶相最密排列方式,相关研究结果以The fourth crystallographic closest packing unveiled in the gol

合肥研究院在团簇结构调控和性能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带领的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杨金龙带领的课题组合作,在金属纳米团簇的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Kernel Tuning and Nonuniform Influence on Optical and Ele

合肥研究院在金属团簇研究中取得进展

  金属纳米团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其特殊的尺寸范围、确定的组成结构、独特而又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能激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兴趣。然而,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也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如精准合成、结构解析等)。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进行了不懈

金纳米团簇合成以及结构与荧光性能关联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固体所伍志鲲研究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教授等合作,在金纳米团簇合成以及结构与荧光性能关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以Fcc versus Non-fcc Structural Isomerism of Gold Nanoparticles with Kernel Atom Packi

科学家在“反伽伐尼还原”单原子掺杂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与复旦大学教授翁林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杨金龙合作,在“反伽伐尼还原”(anti-galvanic reduction, AGR)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no-cadmium vs Mono-mercury Doping

黄金为什么能变成酒红色?150年谜题解开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伍志鲲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金荣超教授合作,通过精选配体,构筑适当的团簇间/内弱相互作用力,生长出高质量的单晶,成功解析出Au144(SR)60的团簇结构,其结构此前困扰科学界多年,是金纳米团簇结构研究的“圣杯”。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

X射线晶体衍射揭示金属纳米粒子中的同分异构现象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伍志鲲研究员课题组与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合作,发现了金属纳米粒子的同分异构现象,相关研究结果以“Structural isomerism in gold nanoparticles reveal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小不点”金属纳米团簇的“变心”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认识材料的尺寸不断扩展,从宏观到介观,再到100纳米以下,当尺寸进一步减小(图1),进入“量子尺寸”范围,组成材料的原子或分子会采取什么新的排列方式?会导致一些什么新颖的性能?结构和性能如何关联?如何从原子水平理解“量子尺寸”效应?这些问题催生了一系列前沿研究领域,包括由此应

研究亚纳米尺度Cu3金属团簇抗菌催化材料获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阳、博士研究生孟凡池等,与北京大学教授马丁、辽宁大学教授夏立新、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宁、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姜政、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温晓东等合作,精准调控亚纳米尺度Cu金属团簇结构,构建出亚纳米尺度下原子级分散且全暴

合肥研究院等发现金属纳米粒子的同分异构现象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与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合作,发现了金属纳米粒子的同分异构现象,相关研究结果以Structural isomerism in gold nanoparticles reveal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簇发光与团簇发光区别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与多个课题组合作,在发光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团簇间距离相关的激发电子非辐射转移机制,能够解释晶体诱导发光减弱现象、聚集诱导发光淬灭(ACQ)和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  研究材料发光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长期得到

簇发光与团簇发光区别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与多个课题组合作,在发光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团簇间距离相关的激发电子非辐射转移机制,能够解释晶体诱导发光减弱现象、聚集诱导发光淬灭(ACQ)和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  研究材料发光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长期得到

中国科大等在金属团簇发光领域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周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教授王泉明团队合作,在溶液中实现了金属团簇>99%量子产率的近红外发光,并揭示了其三重态发光机制,解决了这一方向的难题。1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以Near-unity NIR phosphorescent quantum yield from a room

大连化物所李杲副研究员访问合肥研究院

   10月17日,应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室伍志鲲研究员邀请,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杲副研究员访问固体所,并做了题为《金纳米团簇在催化中的应用》(Catalysis Application of Gold Nanoclusters)的学术报告。  李杲

亚纳米尺度Cu3金属团簇抗菌催化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最近,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洪阳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孟凡池等人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辽宁大学夏立新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王宁教授、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姜政研究员以及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温晓东研究员等团队合作,通过对亚纳米尺度Cu金属团簇结构的精准调控,成功构建亚纳米尺度下原子级分散且全暴露Cu3团

合肥研究院在团簇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对物质结构的掌握为理解和改善物质性能提供了根本条件,因而结构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金荣超合作,通过精选配体,构筑适当的团簇间/内弱相互作用力,生长出高质量的单晶,成功解析出Au144(SR)6

福建物构所金属有机π团簇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原子冷却、量子信息存储、光子飞轮和光开关方面的应用展现了广阔前景。团簇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结构单元,但是现有的团簇理论大多侧重于对几何构型的解释,对其性能特征的描述相对较少,探索团簇结构特征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芳香性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对于揭示分子体系的几何结构、稳定性、电子离

福建物构所金属有机π团簇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原子冷却、量子信息存储、光子飞轮和光开关方面的应用展现了广阔前景。团簇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结构单元,但是现有的团簇理论大多侧重于对几何构型的解释,对其性能特征的描述相对较少,探索团簇结构特征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芳香性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对于揭示分子体系的几何结构、稳定性、电

质谱分析在金属团簇配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质谱大会)在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体育馆盛大开幕。厦门大学化学系 郑兰荪  来自厦门大学化学系的郑兰荪院士带来了题为《质谱分析在金属团簇配合物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  郑兰荪介绍到金属(团簇)配合物的表征几乎完全依赖于单晶的X射

郑州大学王朝阳JACS发文:超原子银纳米簇研究获突破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近日,《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影响因子为13.18)报道了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臧双全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原子尺寸精确的超原子银纳米簇的精准修饰与定向组装》(Atomically P

大连化物所等贵金属合金团簇合成及其催化应用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催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家辉与上海科技大学副教授李涛、燕山大学教授孙科举合作,在贵金属合金团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相比单组分金团簇,金银合金团簇

科研人员述评富勒烯金属团簇结构、光谱与性质

近日,受《化学研究述评》主编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侯高垒教授等人对课题组近年来在富勒烯-金属团簇结构、光谱与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述评。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侯高垒教授与合作者利用双样品靶双束溅射激光团簇束源技术耦合惰性气体标记的红外光解离光谱技术,首次测量了气相富勒烯-金属复合物的高分辨红外光

双金属纳米簇催化剂“1+1>2”

  金(Au)是公认的惰性金属,但纳米金却具有很高的活性,是非常优异的催化剂。这就是其作为第四代催化剂的独特之处。金钯双金属纳米簇催化剂更可能高效实现氢气、氧气直接合成过氧化氢。在近日由北京化工大学主办的2013年首届中欧双金属纳米簇国际研讨会上,记者领略了双金属纳米簇催化剂的神奇之处。这种具有“1

亚纳米Fe团簇和单原子协同催化高效合成亚胺新策略

  近年来,非贵金属氮掺杂碳基单原子催化剂(M-N-C)因其原子利用率高、结构可调性强、稳定性好等优势,在能源存储与转化、生物医学、有机催化转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高温热解法仍是最为普遍采用的M-N-C催化剂制备方法,但在高温热解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金属纳米颗粒(NPs)或亚纳米团簇(NCs)的形

铁磁性Ru金属团簇的原位构造及催化应用方面获进展

  众所周知,金属在处于体态或团簇状态下因尺寸效应而展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进而具有不同的应用。对于3d金属如Fe、Co和Ni来说,小尺寸团簇使得能带变窄、电子局域增强、磁性会较体态显著增强。而对于4d金属如Ru等来说,其团簇倾向处于非結晶学的对称(non-crystallographic symme

我国学者在三种发光机制研究中获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与多个课题组合作,在发光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团簇间距离相关的激发电子非辐射转移机制,能够解释晶体诱导发光减弱现象、聚集诱导发光淬灭(ACQ)和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  研究材料发光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长期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项公布

自然科学奖30项,技术发明奖34项,科技进步奖214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8月2日发布公告,公布了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项目(通用项目)。  1.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项目目录(30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