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乙琥胺的药典标准介绍

......阅读全文

乙琥胺的药典标准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本品为3-甲基-3-乙基-2,5-吡咯烷二酮。按无水物计算,含C7H11NO2不得少于98.0%。性状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色蜡状固体;几乎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本品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水中易溶。熔点本品的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C第二法)为43~47℃(以液

关于乙琥胺的基本信息介绍

  乙琥胺化学名为3-甲基-3-乙基-2,5-吡咯烷二酮,为白色至微黄色蜡状固体;几乎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水中易溶。常用于失神发作。治疗癫痫小发作。  中文名称:乙琥胺  中文别名:柴郎丁;2-乙基-2-甲基丁二酰亚胺;2-乙基-2-甲基琥珀酰亚胺;  英文名称:e

关于乙琥胺的合成方法介绍

  由2-乙基-2-甲基丁二酸用氨水环合而得。将氨水(20%)加入2-乙基-2-甲基丁二酸,至pH为10以上。加热至200-220℃,反应20min。冷至50℃以下,加入氯仿。过滤,滤饼经氯仿洗涤后弃去合并洗、滤液,分取氯仿层。回收氯仿后减压蒸馏,收集150-160℃(2.13kPa)馏分,得乙琥胺

乙琥胺的生理用途

是一类较新的抗癫痫药,主要用于癫痫小发作。毒性较小,效果好,为小发作的首选药,应用较普遍。乙琥胺能加重大发作,因此对混有大发作有病人,该品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苯马比妥或苯妥英纳合用。

乙琥胺的用法用量

1.小于6岁儿童,每天1g;大于6岁儿童及成人,每天1.5g。通常为每4~7天增加250mg。2.3~6岁每日为250mg。6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每日为500mg,1次口服。以后可酌情渐增剂量。一般是每4~7日增加250mg,直至满意控制症状而不良反应最小为止。如6岁以上儿童日剂量超过0.75~1g

简述乙琥胺的用途

  是一类较新的抗癫痫药,主要用于癫痫小发作。毒性较小,效果好,为小发作的首选药,应用较普遍。乙琥胺能加重大发作,因此对混有大发作有病人,该品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苯马比妥或苯妥英纳合用。

乙琥胺原料药—乙琥胺的测定—非水滴定法

方法名称乙琥胺原料药—乙琥胺的测定—非水滴定法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乙琥胺原料药中乙琥胺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乙琥胺原料药。方法原理供试品加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后,加偶氮紫指示液2滴,用甲醇钠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乙琥胺的含量。试剂1.二甲基甲酰

乙琥胺的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2.氢键供体数量:13.氢键受体数量:2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5.互变异构体数量:5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6.27.重原子数量:108.表面电荷:09.复杂度:188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13

乙琥胺的合成方法

由2-乙基-2-甲基丁二酸用氨水环合而得。将氨水(20%)加入2-乙基-2-甲基丁二酸,至pH为10以上。加热至200-220℃,反应20min。冷至50℃以下,加入氯仿。过滤,滤饼经氯仿洗涤后弃去合并洗、滤液,分取氯仿层。回收氯仿后减压蒸馏,收集150-160℃(2.13kPa)馏分,得乙琥胺。

乙琥胺的药理作用

乙琥胺为琥珀酰胺类抗癫痫药,主要用于失神性发作和阵挛性发作,而对强直阵挛性和部分性发作无效。可与其他抗癫痫药一起用于混合型的癫痫发作。用于治疗失神性癫痫持续状态,有较好疗效。乙琥胺的优点是安全、有效、无镇静作用,消除半衰期较长,每天单次用药即可控制发作。主要缺点为有一些偶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